孔子吧 关注:124,665贴子:817,446

孔子提倡恢复周礼是一种制度诉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13-01-10 15:54回复

    孔子对周礼还有那些损益呢?首先是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界限,提出对庶民不能只用刑罚统治,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富之然后教之,实行“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理念,提高民众素质,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其次把‘礼’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如“不知礼,无以立也”(民民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关系),“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君民关系)等。三是把周礼中鬼神化的祭祀仪式世俗化,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无神论思想,并使后世儒家让‘各路神仙’无用武之地,使得华夏文明2千多年来有效抵御各种宗教的全面侵染,其功莫大焉。
    综合以上,我认为孔子提倡周礼并非僵化地照搬周礼,而是一种制度诉求,因为坏制度(比如商鞅的变法)可以使人变成鬼,好制度(比如周礼)可以使鬼变成人。社会秩序的稳定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普通大众所需要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的乱臣贼子,不愿回到秩序井然的周礼治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把当时乱世描绘成为时代潮流,讥讽圣人不识时务,妄图恢复周礼,显然是不对的。


    IP属地:四川4楼2013-01-10 15:56
    收起回复
      就算周朝也不一定有周礼,武王伐纣,厉王防民之口,幽王烽火嬉诸侯。有些事要认清现实,然后再宿舍。只是没看出孔丘有改革的意向来。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1-10 17:37
      收起回复
        这个礼,到底指什麽呢?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1-10 17:57
        收起回复
          把自己的王,赶跑的制度?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1-10 18:46
          收起回复
            这么多天,凡是赞扬周代礼制的,都是泛泛一说仁德啊,实际与商制比较了吗?周有哪些是创新?是进步?是道德体现?具体讲讲也能为自己的说法找点依据,不然怎能让人信服?


            8楼2013-01-10 20:03
            收起回复
              “礼不下庶民”,确实是不要用“礼”来要求庶民的意思。至于“刑不上大夫”,“刑”主要就是指肉刑,从各种私刑,到各种伤害身体的惩罚,割鼻子、脸上刺字,等等。先秦的时候可能没有徒刑,至少我没见到哪里说过。
              不过呢,从《礼记》等文字来看,除了这句“刑不上大夫”,其实有不少地方都是刑上大夫的,实际上,在《礼记王制》中,就非常详细地讲了杀天子亲属的“礼”:天子要先说“不能赦免吗?”主持的官员说:“不能赦免”。天子再问:“不能赦免吗?”主持官员说:“不能赦免。”天子第三次说:“我看还是赦免了吧?”主持官员说:“已经去执行了,来不及了。”
              这虽然是杀人的“礼”,你可能还是会觉得有点有趣,这看起来好像是在演戏?其实,儒家经典中的很多礼就是这样的,就是要让各方都能做到心安。比如,在这个礼中,天子把亲情表达了,甚至把徇私枉法的想法都表达了。而执行的官员呢?既坚持了法律,也对天子这个罪犯亲属表达了一定的同情。
              人们当然不会相信这些礼会在现实生活中被遵守,但是,这些“礼”还是传达出了某种“义”,也就是“礼”的“义”。至少,受这种文化熏陶的天子,他们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大义凛然,而作为执行官,也要遵守职责,对犯罪者的家属以礼相待。这就是“有文化”!


              12楼2013-01-10 21:55
              收起回复
                儒家的“礼”,范围较广泛,制度是其中的一面。
                先秦记录的“礼”到底是什么样,我们也没法弄清楚。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汉代的人搜集的。不过,后世的文献,甚至儒家人物本身,都是不太看好这些“礼”的,觉得太繁琐,而且,让人们改变习惯也很难。其实,对儒家一个很重要的批评就是这些礼太繁琐。
                作为过去的一个中国人,比如朱熹,他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因为他们那个时代的礼,本就比近代繁琐很多,你让他更繁琐一点,他也不愿意。
                作为今天的中国人,可以用稍微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因为我们今天的“礼”已经很简单了。
                实际上,《礼记》的内容,很大一部分,不是“礼”,而是“礼义”,也就是关于“礼”的“义”,因此,不管我们如何看待那些具体的“礼”,那些“义”是很重要的,因为他反映了古人的思考,他们被什么样的问题所困惑,他们做出了何种原则性的回答,等等。
                比如,关于“制度”,这就很多了。比如,关于封建制的“礼”,这里的“义”,其实就很重要,倒不是说这些“礼”有多少可行性,而是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封建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在中国讨论了上千年。
                今天的西方国家,多少都有点联邦制的意思,这与郡县制是不同的,其实也有封建制的影子。传统中国的郡县制,就跟今天一样,地方goverment,只负责征税和维持治安(其实后者也不太管),实际上,上面是不敢让他们擅自征税和花钱的,怕控制不住,引起地方动乱。因此,到了1840年之后,中国就坚持不住了,因为地方是没法“发展”的,他没有征税和使用税收的权利,地方goverment等于不存在。而为了让地方有“活力”,那就只好引入某种民主制度,让地方上的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规定如何收税,如何用于地方的“发展”,当然也自我监督。清政府,就是在引入这种改革的时候垮台的,因为没有人再需要他了。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倒不能说前人就一定给我们以何种直接的启示,但是,他们确实在讨论这些问题。如何既保持地方的主动性,又保持和谐,互相之间减少矛盾,尊王攘夷,一致对外,等等。
                与这些有关的,就是朝聘之礼,地方如何向中央表示效忠,中央如何尊重地方,又如何限制地方的权力范围,地方诸侯之间如何相互沟通,等等。当然,在后人看来,这些“礼”都是概念性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诸侯跑到几百里外去和另一个诸侯“聘”一次,没准半路上得个感冒就死了。诸侯去几百里的外的天子之城去“朝”一次,也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大家并不太把这些“礼”当真,尤其秦以后,诸侯都没了,也就没有什么“朝聘”了。


                13楼2013-01-10 23:11
                收起回复
                  儒家的礼还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如果从《礼记》来看,这些礼,既有一定的原始氏族时代的影子,又有在今天看来也非常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
                  比如井田制,再比如家庭产权,这可能是远古时代的影响,另一方面,儒家强烈反对任何增值税,也就是按照货物的当前价格按比例纳税,这很有趣,今天恐怕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实行这么激进的自由主义。这都很有趣。


                  14楼2013-01-10 23:19
                  收起回复
                    什么是制度?制度就是一套有强制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和惯例。也就是一个社会群体或阶层所遵行的行为准则。周公有没有废除过人殉,不知道,史籍和青铜器都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可以认定周公制礼后,人殉现象没有杜绝,只是减少了。《左传》昭公十年记述鲁国伐营献俘,“始用人于亳社”;《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述冬十一月楚子灭蔡后,以隐太子作为人牲用于冈山。这类记载有很多,说明周公没有以周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不许人殉。
                    什么是礼,规范。周人承袭了殷人的礼,《周书。洛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君奭》:“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礼的功能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礼的目的在于“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礼为什么不下庶人?《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笺云“凡百君子,谓众在位者,各敬慎汝之身,正君臣之礼。”因此在位者要“式礼莫愆”,即法礼无差过,严守这一规范。由此可见礼是规范上等人行为的。再从宗法制度分析,“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家在周代是奴隶单位,“赏令臣十家,鬲百人”;“赐汝臣五家”“归我卫贡五百家”等等。从‘士爱其家’上溯,可以说是一种逐级管理,礼是规范那些人的。而庶人归属于大宗、小宗,其宗主有权使用宗法对庶人进行内部判决与处罚,所以礼不下庶人。为什么刑不上大夫?周代刑罚注重对血亲关系的维护,亲亲。对血缘关系近的族群有特殊宽宥的政策,如三宥之法:过失、弗知、遗忘、三赦之法:一曰幼弱、二曰老耄、三曰蠢愚,可以减免刑罚;如赎刑,对疑难案件可以交青铜抵罪。只要不是谋反、不孝等大罪,都可以设法逃脱刑罚,即便刑罚,也要隐秘,因此可以理解为刑不上大夫。


                    15楼2013-01-10 23:42
                    收起回复
                      西周刑罚具体有《康诰》《吕刑》《九刑》等篇,规定如‘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有赐死无戮辱’、‘公族无宫刑’等。西周刑罚是有肉刑的,《吕刑》的五刑即墨、劓 、刖、宫、大辟。同时还有五罚,即根据罪行轻重缴纳不同的罚金抵罪。这种礼、刑分野实际上是立法的不公平,试想,就算庶人也可以适用五罚,他们交得起吗?


                      16楼2013-01-11 00:09
                      回复
                        刚看见这个贴,楼主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很好!
                        不过,有些自认大儒的,把儒家思想给扭曲得不成样儿了。


                        IP属地:重庆18楼2013-01-11 11: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