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 6,511 贴子: 39,331

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
    希望吧友们好好遵守
    梵聲 8-28
  • 0
    吧友们想讨论什么都可以,只要在吧规允许的范围内。像“反孔斗士”这种屡次违反吧规情节严重的,以给予最大限度的封禁处理。本人绝对不会乱删帖、封人,有时也会加入吧友们的讨论。
    梵聲 8-28
  • 1
    见英文社交网站 FB 推特微博的 #MengChurch 标签, 孟教堂(又名 梦教堂)我们建立的
  • 2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这里的“气”,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紧跟现实的人将它视作呼吸系统里的气,追求抽象的人将它解释为另一种东西:即他人(或他物)的威仪,言语,行为在被自己接受到后,心里有了某种感触,就会认为此人或此物有对应的气。本文主要集中于这种抽象的气: 1.和气,即中和之气,是才得兼备的君子,在明五经、通六艺之后焕发的气象,就像颜回先生那种,平常如羔羊般温顺,危难时又有承担大任的气力。散发的是勃勃
    苏复礼 8-14
  • 1
    请问一下,汉字有多少个?
    苏复礼 8-14
  • 3
    作者:秦顺天 孟子提倡尊“礼”,讲究礼节,有一次因为妻子的坐姿不端,竟要与之离婚。 据记载,孟子的妻子田氏独自一人在内室,随意坐着休息。突然进屋的孟子看见妻子岔开两腿的坐相,就退了出来。 然后,孝顺的孟子对母亲说:“这个妇人不懂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为什么呢?” 孟子说:“她岔开两腿坐着。”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说:“我一进房间就看见了。” 孟母说:“那是你不懂礼仪,不是你媳妇不
    苏复礼 8-14
  • 48
    最喜欢孟子的一句话。每个人一句
    弗迷 8-13
  • 3
    本人已參加吧主競選,望吧内諸位支持。
    弗迷 8-13
  • 0
    申请人:@優缽羅 申请感言:我一定管理好孟子吧!
    梵聲 8-12
  • 14
    诸位作为孟子吧的人,对孟子深恶痛绝的墨子有何看法?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也。《孟子·滕文公下》
    梵聲 8-12
  • 0
    聖人之德,萬古不滅
    梵聲 8-12
  • 0
    開帖供吧友討論。
    梵聲 8-12
  • 0
    性也?欲也?
    梵聲 8-12
  • 0
    儒释道三家皆是性命之学。 其中儒家精髓,乃是天理人伦,天人相感,与道合真。 现在很多人用现代人的某些z治主张,去批驳儒学,殊为可笑。比如,用马去批驳孔孟,这两者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风马牛不相及,这种人可笑至极。
  • 0
    踩孔捧孟,非蠢即壞。以馬貶儒亦同之。
    梵聲 8-10
  • 0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
    梵聲 8-10
  • 1
    有人说墨家主张【义,利也。】是近于毁义,那我就问一个问题: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是不是义?义利对立,在墨家在理论中几乎不可能,因为有【兼仁】和【害权】制衡着,舍己为天下义,为墨者最先!反而从未闻有谁取害没利而能舍生取义的,有的话说各位来听听。 义利对立,就好像见到一个溺水者,却要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为了所谓的”义“,不管不顾的跳下去,结果两个都溺亡了,以此推行天下,其害大焉! 义利一体,是让一个会游泳
    墨灵子V 7-25
  • 6
    1.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苏复礼 7-15
  • 0
    要是将每个人比作一个庄稼里的禾苗,那我们都在被拔苗助长着。只不过由不同的方式来体现出来:在时代的洪流中浮浮沉沉,对自己的要求也随便更改,人云亦云,喜欢挪用别人的标准而不管合不合适,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喜欢这样干;或是来自周围工作生活的扰乱,还有不同信仰者间的聒噪,淋漓痛快,醉生梦死,一些没出息的人格外钟爱于此,有追求的人应当注意避免之!陷于这种情境下的人,且不论找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单单是停下慌乱的步
  • 0
    请问一下,你们喜欢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
  • 1
    梁惠王上(一) 孟子見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王曰:叟(老丈),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祗)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性仁心 7-6
  • 0
    孔子誅少正卯,如果從文獻的角度辨别真僞,自然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永遠不會有個結果。 若從孔子言行入手,證偽這事就明顯簡單許多。這裡我引用兩條《論語》: 1.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顔淵》) 2.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
    梵聲 6-28
  • 1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做“禽兽”日子久矣,何不去做做“半天人”。 流年能有几回春, 附势趋炎是忘真。 此去凡间三百里, 乐山乐水半天人。 癸卯南山
  • 1
    如何放弃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 8
    大佬们,读孟子怎么入门,顺序是什么,看哪个版本好
  • 7
    子墨子曰:孝:利亲也。《经》;孝:以亲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得。《经说》;厚亲,分也。《大取》; 白些就是:孝 就是爱利双亲,以此是为本分,而又能竭尽所能做到利益双亲,自己不图得到什么。厚利双亲,是本分。 因此 孝 一是基本物质层面上的:应当对父母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照顾好父母的衣食温饱,父母得病时能够尽心侍奉,让父母在得到事养侍奉时高兴。父母去逝后“入土为安”,并且要“
  • 0
    《孟子》一书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节。具体的文章节标题如下: 第一篇:尽心上、离悲、弥缝、公孙丑、滕文公、告子、贡禹、梁惠王 第二篇:公孙龙、离娄下、滕文公、万章上、万章中、仲弓上、仲弓下、公孙丑下 第三篇:离娄上、告子下、滕文公上、尹何喜、滕文公下、公孙龙上、公孙龙中、公孙龙下 第四篇:滕文公上、滕文公下、滕文公中、梁惠王下、仲弓中、尽心下、公孙丑下 第五篇:滕文公下、大宗师桓公、大宗师仲尼、离娄
    lciaut 5-19
  • 0
    最近建的群,以研究探讨分享各种思想为主,感兴趣可以加一下。 名字叫做,澡雪研学社。
    天夕木 5-17
  • 1
    冬天封藏的生机已经全部打开,万物成长的时间已经到来,天时如此。诗云:我日斯迈,而月斯征。修身之士,还在等什么? 我听说衡量人体健康的指标是气血的多少。在寒冷的冬天,人体要分出一部分气血来对抗低温,所以对一些小疾病无暇处理,先任由其发展;春天对抗低温的气血开始变少,同时去攻打之前的小病,便会出现些许病灶反应(例如花粉过敏,可能病因是上个冬天着了凉,故花粉只是替罪羊);夏至一到,这些气血可以专心致志地
    jnf8585 5-10
  • 7
    最近整理自己以前做过的一些笔记,一厚叠纸张掂在手里,感觉到了知识的厚重,遂生出一种愉悦之感;进而感慨如果能一直坚持做笔记,到自己五六十岁时候该能学下多少东西!这种快乐之感没持续多久,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并不曾重新看过这些笔记,尽管当时第一次记下它们时心里确实决定要看第二遍的。一直以来,我不过是为记笔记而学习,那些喜悦之感是虚假的外衣,其实质根本经不起推敲。 关于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愚以为一字以蔽
  • 7
    是用的“我”,其他版本都用“予”。附说文。
  • 1
    本人1974年生,男儿身,未婚。从事国学家庭教育,中医及古琴胎教等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现居于江苏南京田园乡村。字愧心,号道原,现寻人生伴侣,共同生活,为爱而光。对女方的要求:接受中国文化及中医。喜欢过知足少欲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享受生命的喜悦。电话及微信:15951812774-苗,加微信请备注:哈哈哈。。。感恩配合。。。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生命都喜悦自足。。。。。
    字愧心 5-4
  • 167
    所有正版的语文教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文原文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斯人”,全部都是是人。有个别老版教材没有这篇文章,但凡出现这篇课文的,全是“是人”,
    sfhjjjbd 4-29
  • 628
    前言   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80 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从小得力于母亲教导和环境熏陶,热爱学习毫不松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可说是得到孔子学说的真传。学成之后,
  • 1
    孟子:“劳心者治人而劳力者治于人”——将劳心者置于劳力者地位之上 。请思考:如何理解?如何评价?
  • 0
    为什么反孔子儒家思想文化文明“天下为公,小康,大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什么“反革命集团”必然灭亡? 为什么“反革命走资派,反革命集团”当权时说的非常代表民主人民当家作主,非常代表人民权力利益,非常伟大光明正确,失势失权后却成了反革命走资派“反革命集团”被历史判了“反革命罪”,成了“反革命”,成了“封建法西斯主义,封建法西斯社会,封建法西斯专政”?为什么“反革命集团”会走向灭
  • 9
    哪位大师注解的《孟子》版本好啊?
  • 0
    “话《论语》”正在公众号“沂河岸边”连载,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2927000 4-5
  • 1
    世界上历史上和现实上最民主最科学的国家是哪里?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是中国。发展民主科学文明文化振兴中华,对于网络上反“民主,法治”反科学反儒家思想反孔,发崇拜极权反文明文化发违法违规信息必须依法治理!
  • 105
    孟子 卷十三 尽心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 25
    孟子 大学衍义补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大学衍义补卷一三   △固邦本   ▲总论固本之道 《易泰》之象曰:天地交,泰。后(君也)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朱熹曰:“泰,通也。财成以制其过,辅相以补其不及。” 汉文化的未来,在于重新复兴孟子与朱熹、王阳明的
  • 0
    如何驳斥张之洞的“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
    念夏 3-10
  • 0
    南京谦道学堂创办于2015年,学堂以经典教育与医道为主,同时开办胎教,古琴等传统项目。学堂创办人愧心老师,号道原。曾经深入研修儒释道各家经典,尤其对南怀瑾先生著述修学深研数十年。先生擅长以经解经,经史合参,对阳明心学,老庄孔孟经典也体悟运用并致。。。。。谦道学堂现对各方公开招募义工,同时欢迎各方同仁,贤德到访交流参学。义工要求:长期义工:1,有出世之志(发大愿)或者入世之志以天下为己任的有缘人。2,对医道
    字愧心 2-17
  • 5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为学贵在不已,眼光放远,阔步前进!
    jnf8585 2-7
  • 2
    近几日看楚汉传奇韩信传,觉与人打交道之无聊,朝堂游戏之无趣:一个小人揽乎一帮愚人,虚伪狡诈立于庙堂,而绥绥然气敖。是以所学之文壮其伪善,而安于其所画;以天赋之才助纣为虐,掘阱以图自陷。假托天命,以适其之私欲;以讹传讹,随后真相尽失,又何伤于日月? 韩将军才不见用之时,善于养志,勤苦耕耘,然一步登天,拜将掌印,虽则自勉,而他人干之,环境缁之,终归于丧其所依;阳明先生扶赣以前,举动俊伟,文字谨密,后为
  • 1
    虽然这句话表面意思上是风建毒瘤,坑害女性自由。但真正要理解这句话,应该从前后文下手 前面说“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 “鬼谷先生 , 六国 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 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这里指游说开合有度、纵横自如。没有不可以去的地方,
    约翰1234 1-30
  • 5
    常言道:“理不辩不明”,又言道:“言多必有失”,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作为修身之人士,对此方面必然不可放过,如若深究起来,会发现古人的修身学问在日常说话方面是有一些标准的。例如闵子骞说:“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其核心思想就是用最少的、最直白的话把事情说到点子上。子曰“辞达而已矣”,辞不达意,达而不止,均为过也;过者失中,无益于修身。 言古之事,
    约翰1234 1-3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5

会员: 孟子門生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