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吧
关注: 4,619 贴子: 15,616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身立命,积德累功

  • 目录:
  • 国学
  • 8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是心理学上有名的“踢猫效应”,描述的是坏情绪传染导致的恶性循环。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某位员工被经理训斥,转过身,就将怨气发泄到了实习生身上。孩子在学校受了气,回到家把火气撒在妈妈身上。 这些熟悉的画面展现的就
  • 2
    南宋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年-1252年),南昌的孔子庙倒塌。知县李纯仁在城南又盖了座新的孔子庙,众人移动孔子圣像时,十来个人都抬不动。有个书生在旁边开玩笑说:“这才叫真正的‘重泥’呢!”孔子字仲尼,所以书生借谐音来开孔圣人的玩笑,“重泥”太重搬不动。李县令当即严厉斥责书生无礼,书生惊恐而去。当晚,书生梦见被官府模样的人缉拿,并训斥他说:“你怎敢如此轻慢侮辱先圣?!罚你二十棍杖。”书生醒后如同痴呆,从此一个
  • 81

    广告
    20:1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2019年2月7日,一名男士咨询老师说:“为啥我家里老的小的净出事,一个劲的出事没完呢?我本人患了脑瘤,家里有得精神病的,有意外车祸的,还重病卧床不起的。就没个消停。” “你是做啥工作的?”老师问。 “修路。主要承包国家公路工程。” “但凡做利民工程、建楼、修路,偷工减料质量不好的;或者谎报、多报工程款敛财的,这样的后果都会很严重,很招灾。” “我是做的公路工程。之前接过一个国家的修路工程。等我交完工,拿到工
    无意仕途 12-17
  • 0
    《太上感应篇》之:讪谤圣贤。
  • 0
    有人曾经问清代收复新疆的名臣左宗棠:“天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左宗棠回答说:“三尺。”提问者不以为然地说:“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了三尺。如果天地之间只有三尺,天岂不到处都是窟窿吗?” 左宗棠淡淡地说:“是啊,所以我们学会了低头。” 《易经》中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意思是,天道使盈满亏损,而增益谦虚;地道使盈满转变,而流向谦卑;鬼神使盈满受损,而福佑谦逊;人道
  • 0
    传统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的思想和文化活动的产物。 “文化”一词来源于《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传统文化中,“文”指的是有价值的东西(包括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化”指的是事物、道理、规律。 传统文化就是以人和事物为载体,把社会上各种不同的思想方法、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融为一体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它包括哲学(包括辩
    姜入迪 12-14
  • 0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 73

    广告
    20:0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有一段教诲很可贵,「天降之罚,先夺其魄;天降之福,先开其慧」。上帝、上天要降福给人先开他的智慧。什么样的人上天会降福,冥冥当中护念他?「惭愧」,惭愧心的人;「奋发」,很有志气自立自强;而且勇於「改过」,这是天开其慧的徵兆。每天都不知道改过,这是天夺其魄的徵兆,所以每天悠悠忽忽的,恍恍惚惚这昏惰、昏昧,很懒散,提不起劲。吃饱睡,睡饱吃,过一天算一天,然后饰非,做错了还掩饰自己的过失,不敢坦承,一个人
  • 0
    《太上感应篇》之:助人为非。
  • 0
    ①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静坐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以使性命拧结,就像宝鼎一样不可动摇。 ③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④读书不二 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⑤读史 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
  • 0
    瑶泾地方有个赌徒,后来,家里穷得连口饭锅都没有了。寒夜之中,夫妻二人相对哭泣,追悔莫及。赌徒说:“现在,如果能有三、五千个钱,我一定挑个担儿,早晚出去做点小买卖,来养活这个家,至死也不会再进赌场了。可是,从哪儿才能弄到这笔钱呢?”话音刚落,忽然有人敲着窗户说:“你果真能悔悟,这点儿钱算得了什么?即使再多点也不难弄到,只怕你得到了钱又要故伎重演了。” 夫妇二人以为是同院住家的长辈可怜他们穷,打算给予帮助
  • 14
    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进入《弟子规》,我们把「总叙」念了一遍,我们翻到六十页,《弟子规.总叙》。我们也提到了,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子而已,而是我们每一位愿意学习圣贤教诲的学生,都称为弟子。「规」是规范,我们遵守这样的规范,就能够让自己的德业日渐提升。 【弟子规。圣人训。】 这是圣贤人的教诲,而这句教诲是从孔夫子的教诲当中撷取出来,我们在《论语》里面有看到这句,在《论语.学而第一》里面就
  • 96

    广告
    20:0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文中主要讲述疾病的根源、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根治,融合儒释道三家经典,篇幅不多,是一本很薄的书。 2楼放链接(1楼容易被删)
  • 6
    宋清远先生说:当年,他在学官王坦斋先生那里做幕僚时,听王先生的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曾在梦中到过yin间,见到几十位衣冠楚楚的人接二连三走进了阎王殿。阎王盘查责问了半天,他们又一个个走了出来,脸上都露出了惭愧悔恨的神情。 偶然间,他又看见一位冥吏,好像在哪儿见过,却记不起名了。他试着上前见礼,那位冥吏也以礼相答。他乘机问:“刚才那些人都是干什么的,怎么都这份模样?” 冥吏笑道:“您也身居幕府,难道其中就没
  • 4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 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对,臣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抱怨之害,尤有甚者,列举如下: 一、抱怨是丧志之始:人一旦心中满怀怨恨,所谓怨天尤人,总觉得世间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就是人生危险的讯号。因为你对社会的热情不
  • 0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 8
    案例来源:2020年4月秦老师网络答疑课。 2020年4月24日网络视频晚课上,一对夫妻同时出镜,男士插着胃管,妻子代问:“秦老师,我丈夫2018年查出口腔软腭癌,已经做过六次手术,33次放疗,12次化疗,现在还在继续治疗中;2020年又查出肾上腺有转移,肿瘤为5.8×4.4cm大,肝上也有囊肿。由于多次手术,口腔不能正常吃饭,带胃管,靠流食,胃酸严重困扰;常年还带喉管,说话费劲。” 秦老师说:“患者本人能说话吗?如果能,请本人给我对话。”
    妙莲 11-29
  • 21
    诸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提到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就是物质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刚刚也提到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是留给安亲班,或者留给佣人,留给爷爷奶奶来带。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看看上一代,现在五、六十岁的人,跟我们现在二、三
  • 6

    广告
    19:5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明朝邝子元,得了心脏病,神经衰弱之症,精神时常恍惚欲倒。虽然经过很多名医的诊治,但没有显著的效果。后来遇见保阳子,因他是有道之士,对摄身之道很有研究,所以就向他请求除病的方法。保阳子经过望、闻、问、切后,已了然他的病源。于是对他说︰‘你的心疾,乃是起于烦恼,而成于妄想所致。心理常受著过去、现在、为来的种种妄想,乎生乎灭炽燃不息的侵袭,因而使精神受耗损。“被妄想所困扰叫做幻心”,“能以智慧警悟幻想为
  • 88

    广告
    19:5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太上感应篇》之:苟免无耻。
  • 0
    文 昌 帝 君 阴 鸷 文【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 0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2
    修行,是把错误的行为修改修正过来。 行为表现有三种,即思想、言语、身体。 正确的思想、言语、身体行为是: 思想行为表现为:不贪欲,不嗔怒,不愚痴。 言语表现行为:不说假话,不挑拨离间,不花言巧语,不恶口骂人。 身体表现行为:不杀生害命。不偷盗他人财物。不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xing行为,不搞婚外情。 修行,就是断恶修善,身、口、意不造十恶,就是修十善业。善就是修积福德,恶就是惹祸伤身,折福损德,败家亡身。 修行最
  • 0
    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学佛要深信因果,明因果之理。不论是“如来成正觉”,或者是“众生duo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果也。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招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此罪障消灭,再努力修善积功累德,
  • 43

    广告
    19:4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凡夫追名逐利,不识因果,不明罪福,故佛陀说这样的行为是“枉功劳形”。所谓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佛弟子知因识果,故能从因地上断恶修善、趋吉避凶,古德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诚然,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在修善、利他中舍去我执、法执,如是修而无修,行而无行,一切无著,则是回
  • 20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早上我们提到,学习一开始的态度很重要,提到了「学贵立志」,要先立定志向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去驱使我们不断的进步成长。第二个,「学贵力行」。我们现在要学中国文化,要学圣贤的学问,我们也不要很担心说我现在才开始学来不来得及?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一句我们就做一句。很多人说等我学好了再来教孩子,等我学好了再来帮助别人,等我们学好了,来不来得及?来不及。现在学一条做一条,光是这样的精神就会感
  • 0
    福是平常要修积,积德累功,积德就是存好心,念念利益众生,利益社会;累功,就是行好事,说好话。全心全力帮助人,什么都不求,只求临命终时清楚明白,不颠倒、不迷惑,这是大福报。做苦工是修福,消业障,修福报,走时自在。 改过是修福的基础。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求福,先消灾,修的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诸佛菩萨、天地gui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积习不消除,去修福,福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你烦恼习气真的改过
  • 0
    《太上感应篇》之: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 32

    广告
    19:3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3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提到,事实上,世界、社会、家庭的安定并不是没有办法达成,关键就在每个人的那一念心念。假如自私,就会发生冲突;假如时时可以为人著想,家庭、社会就会圆满安康。昨天也提到,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就能设身处地为人著想,那他从小他的起心动念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福分,所以从小就知道培福、积福。因为有这分存心,他知道读书志在圣贤,要把学的道德学问好好的去奉献这个社会。所以,他一入社会就知道替社
  • 97

    广告
    19:3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有户人家有三个人,也是三代人。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你爷爷年老体弱,活在世上毫无用处,不如抛弃于深山算了。” 半夜,父子俩用一箩筐抬着老人到了溪边,正准备往下抛时,儿子说:“爸爸,我们只要把人掷掉就可以了,何必把这箩筐也丢了呢?” 父亲生气地说:“你这小子懂什么?连人都不要了,还要这破箩筐干什么?” 儿子说:“若把这箩筐也掷了,将来我和我的儿子用什么把你抬到这里来呢?” 父亲闻之大为惊愕,尤如当头棒喝
  • 0
    《太上感应篇》:遏恶扬善。
  • 22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要具备正确的判断力,才会做对抉择。一个人是不是生下来就会判断?还要透过学习,他才能够形成判断力,才能下对抉择。而这个判断力要取决于他的理智、智慧,他才会下对判断。假如没有智慧、没有理智,就有可能会意气用事,俗话讲后悔莫及,后悔都是后面才来悔,就是下错抉择,下错判断。一个人何时要具备理智?什么时候?理智要学多久?活到老,学到老。但是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会下对重要的抉择。 请问
  • 0
    我十一、二岁时,听从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为此,他终日忧愁不已。 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外面挂了一层赭石色,看上去像是药丸。 然后,他带着假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一路上,就靠骗几文钱糊口。可也怪了,沿途凡吃了他的药
  • 0
    就算一天买菜只需要5个塑料袋,那么一年至少得需要1825个塑料袋,买一个菜篮子就可以一年省去1825个塑料袋不止,以此类推,日累月积,一个菜篮子可以省无量塑料袋,提倡环保,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为我们下下代有个好生活环境,大家行动起来,买菜篮子省塑料袋🙏🙏🙏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求知若渴

目录: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