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神就是意识,分神轻神重,修行是分上中下。上丹:一般正常人,不守,神是在眼,而气是跟着神走的,神在哪气就在那,所以不守修的依然是上丹,气聚上丹,百会穴没通,或者神重的人,就会感受到挤压,甚至头昏脑胀,这个一般都是出现感觉后去感受,导致神乱,神一乱气自然也乱,思绪自然出现,就会神重,就会导致气滞留于头部,不处理的话可能会头晕一两天,或者说是头痛,打坐完,就下来走走,手撸撸头皮,往下,让气下来,深呼吸放松,就可以了,或者可以神移下丹,静心,坐一会,心不急躁,慢慢气自然下来,就没事了,这个就是散气,而上丹,气入丹会昏沉,这个在修行中要不得,会耗气,会出现幻觉,幻觉是源于你的思绪,脑子用记忆给你构成的,修上丹,要注意,神轻,心如止水,就不会有事了,上丹容易入静入定出现性光,但性光没什么用,因为修上丹,不是气满出现的性光,而是刺激出来的,因为性光的开关就在上丹。中丹:一样,只要神重,或者神聚于表皮会导致胸闷,挤压,疼,神应该聚于胸口后背的体内的中间,神轻,不用管,这个很简单,别看没什么感觉,这个修炼日子久了可以直接止息,中丹的没什么大问题,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不明显是因为初学者感受不到,这个有助于戒色,定心安神,稳定心境,顺气作用,中规中矩最简单的。下丹:肾虚,气血虚,气少,还神重,不会守丹,就会导致神重火旺,水不足,烧干鼎,上火,口干舌燥,浑身燥热,浊气上升。以上,只要你神轻,心不急躁都不会有问题,另一个就是要守对丹,跟中丹一样,都在体内中间,神气聚则成丹田,神气散则丹田无,丹田本身就是虚的,就是无的,所以你需要找,这个诀窍,就是神气相会,有的人下丹在肾下,有的在屁股上方,都不一样,其实这个范围很大。基本只要神轻就没有问题。附带一个正常修行静心,心神安定,杂念变少后,神轻,守下丹,注意神轻,微守,守一。解释:神住下单后,气会跟着,如果你神重火就大,气就聚的快同样气会瘀堵,挤压,滞留等,导致气不能自然上升,故而不能产生胎息。神轻,气虽慢,但顺,呼吸就类似于一个赋予气上升的泵,随着呼吸或者心跳一升一降,进二寸降一寸,循序渐进,气初升入百会自然慢慢开始忘我,不需要追求感受,你的一个念头都会扰乱气的行走,气的清浊。而而所谓的进退火符说的就是呼吸,而不是什么秘诀,书中已经写完了,多看书,不能照搬,以自身为参考。修行要戒色,打坐前一餐,不能吃太饱,不能吃刺激辛辣的食物,要锻炼,不熟练就一天一坐,熟练后就三天一坐。[lbk]图片[r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