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个图镇楼

我向来都是那种对车辆用途既要又要的那种人,而这辆车很好的满足了我的需求。动作车,耐力车,速降车,在这个车架上,换点配件,都可以做到。今天先聊我最常用的这套搭配吧,279前后160搭配短后叉模块

先聊聊车架几何吧
这辆车是L码,reach有467,我在一开始还在怀疑自己能不能在这辆车上随意拉头兔跳,后轮骑,做各种动作。因为我一直怕这车会头重脚轻。但实际上,这车的几何在各个方面做到了非常平衡且优秀的感觉,因为她前三角长的同时,后三角可以很短,426是有(普遍435)
可以看看和我身高相同的车衣在我车上的姿态

基本就是上肢轻松自然地撑在前面,后面双脚几乎站在了后轮上面的姿态。这种姿态会让你骑着感觉到非常自然伸展,座舱空间特别宽敞,就是现代几何山地车的感觉,大,稳,腿部有非常多空间,前轮离脚非常远。然而这车有意思的是,不仅稳,由于超短的后叉长度,拉车头会异常轻松,对于发力的响应特别灵敏。我上手之后不到一天就完全适应了这辆车后轮骑的感觉,容错率非常高。所以这车很怪,怪就怪在她能做到下坡特别稳定指哪打哪的同时,对于动作发力的相应特别灵敏。就算在低速行驶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个落差,轻踩半圈脚踏车头就自动起来了,然后双轮落地。或者可以站着,压一下前叉,车头自己就抬起来让后轮滑下落差了。
长reach,超短后叉,长轴距,高五通,松弛的头管角度。如同其他现代车一般,下限特别高的同时上限也很高。女妖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几何并没落后。并且女妖可以通过更换后叉模块,加长后叉长度,使车重心前移,避震更加整,下坡更加稳定。
聊聊调车
我把避震设置成高压缩高回弹的模式,这种避震可能会有点偏硬,但是在面对不断的大冲击时可以保持支撑和稳定地吸收动能。属于是偏赛化的调教。因为我骑了大半年的BMX这种硬车,已经把四肢主动避震练成被动了。所以对山地车想要的感觉也是巴不得硬的。前叉的预压有20%,后胆不知道,按照官方推荐的磅数来的。实际用起来感觉挺不错的,平时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硬,对我来说还算舒适?gx7速搭配28t的牙盘我认为是最完美的传动组合,最大飞搭配小牙盘用来爬坡对我来说是正好的,然后gx7速后拨巨大张力和稳定性可以保证不会跳档,非常有安全感,还安静,侧推结构倒转也不会卡。同时簧下质量也减轻了。简直是一举两得。
骑行体验

新车刚到手我就和朋友顶着大雨去到了山里雨战,这辆车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就是那种坠头也不怕的感觉,因为轴距和前三角特长,加上63的头管角度,下陡坡技术点时我可以放心直接用上肢撑着,前轮滑下陡坡,剩下的都交给车。这车重心靠后,飞包也特别顺,速度带够,基本顺着包压一下车再腾空时就是最佳落地姿态了。连续下坡的时候,我感觉避震工作特别积极,有点像是在做船一般顺滑的感觉,类似摩托车的那种碾压感,看到树根石头直接碾压过去同时保持稳定,而且不弹人。或者速度够了直接拉头轻松就可以飞跃一堆障碍物,这车是越快越稳的。当我慢下来时,就会感觉避震在顶着我向前走,仿佛在催促我骑快点
下坡是爽,上坡呢?76度的坐管脚度,就算后叉短了点,但是我感觉这辆车完全有现代enduro的爬坡性能。而且这车的后叉是可以改长的,换上长后叉套件爬坡会更轻松。这车的避震结构类似dw link,女妖叫自己这套是ks2。这套结构其实对摇车踩踏挺不友好的,如果不开启后胆的踩踏平台,力气基本会被全泄掉。这一点不如我之前骑的国产裤子的vpp结构,那车摇起来反而不怎么泄力,感觉更快。不过女妖应该是那种鼓励坐踩的结构,坐踩的时候泄力就很不明显了,反蹲可以保持在主流enduro软尾的水平。


女妖也不是没有缺点,转点轴承的胶帽基本都是裸露在外的,没有做防水胶圈。这车需要勤洗。车架的设计的积攒泥沙容易,但是排泥沙也容易,每次骑完之后都要检查转点有没有进泥沙,晴天还好,要是雨战之后那必须都仔细冲洗一遍擦干净了。我自制了一个超小挡泥板,希望可以发挥点作用
总的来说我非常满意这车,虽然买完就被价格背刺了
车还是非常符合我口味,不负我这么久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哈哈哈。
大家有啥看法都欢迎理性讨论,或者分享一下自己的装车思路也可以哈哈哈。


我向来都是那种对车辆用途既要又要的那种人,而这辆车很好的满足了我的需求。动作车,耐力车,速降车,在这个车架上,换点配件,都可以做到。今天先聊我最常用的这套搭配吧,279前后160搭配短后叉模块

先聊聊车架几何吧
这辆车是L码,reach有467,我在一开始还在怀疑自己能不能在这辆车上随意拉头兔跳,后轮骑,做各种动作。因为我一直怕这车会头重脚轻。但实际上,这车的几何在各个方面做到了非常平衡且优秀的感觉,因为她前三角长的同时,后三角可以很短,426是有(普遍435)
可以看看和我身高相同的车衣在我车上的姿态

基本就是上肢轻松自然地撑在前面,后面双脚几乎站在了后轮上面的姿态。这种姿态会让你骑着感觉到非常自然伸展,座舱空间特别宽敞,就是现代几何山地车的感觉,大,稳,腿部有非常多空间,前轮离脚非常远。然而这车有意思的是,不仅稳,由于超短的后叉长度,拉车头会异常轻松,对于发力的响应特别灵敏。我上手之后不到一天就完全适应了这辆车后轮骑的感觉,容错率非常高。所以这车很怪,怪就怪在她能做到下坡特别稳定指哪打哪的同时,对于动作发力的相应特别灵敏。就算在低速行驶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个落差,轻踩半圈脚踏车头就自动起来了,然后双轮落地。或者可以站着,压一下前叉,车头自己就抬起来让后轮滑下落差了。
长reach,超短后叉,长轴距,高五通,松弛的头管角度。如同其他现代车一般,下限特别高的同时上限也很高。女妖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几何并没落后。并且女妖可以通过更换后叉模块,加长后叉长度,使车重心前移,避震更加整,下坡更加稳定。
聊聊调车

我把避震设置成高压缩高回弹的模式,这种避震可能会有点偏硬,但是在面对不断的大冲击时可以保持支撑和稳定地吸收动能。属于是偏赛化的调教。因为我骑了大半年的BMX这种硬车,已经把四肢主动避震练成被动了。所以对山地车想要的感觉也是巴不得硬的。前叉的预压有20%,后胆不知道,按照官方推荐的磅数来的。实际用起来感觉挺不错的,平时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硬,对我来说还算舒适?gx7速搭配28t的牙盘我认为是最完美的传动组合,最大飞搭配小牙盘用来爬坡对我来说是正好的,然后gx7速后拨巨大张力和稳定性可以保证不会跳档,非常有安全感,还安静,侧推结构倒转也不会卡。同时簧下质量也减轻了。简直是一举两得。
骑行体验



下坡是爽,上坡呢?76度的坐管脚度,就算后叉短了点,但是我感觉这辆车完全有现代enduro的爬坡性能。而且这车的后叉是可以改长的,换上长后叉套件爬坡会更轻松。这车的避震结构类似dw link,女妖叫自己这套是ks2。这套结构其实对摇车踩踏挺不友好的,如果不开启后胆的踩踏平台,力气基本会被全泄掉。这一点不如我之前骑的国产裤子的vpp结构,那车摇起来反而不怎么泄力,感觉更快。不过女妖应该是那种鼓励坐踩的结构,坐踩的时候泄力就很不明显了,反蹲可以保持在主流enduro软尾的水平。


女妖也不是没有缺点,转点轴承的胶帽基本都是裸露在外的,没有做防水胶圈。这车需要勤洗。车架的设计的积攒泥沙容易,但是排泥沙也容易,每次骑完之后都要检查转点有没有进泥沙,晴天还好,要是雨战之后那必须都仔细冲洗一遍擦干净了。我自制了一个超小挡泥板,希望可以发挥点作用

总的来说我非常满意这车,虽然买完就被价格背刺了

大家有啥看法都欢迎理性讨论,或者分享一下自己的装车思路也可以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