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牌优先级即是敲位。当我们对一张卡牌的敲位进行评估时,其通常取决于两个方面——①数值提升。如投掷匕首升级后提升3点伤害,飞膝升级后也提升3点伤害,背刺升级后提升4点伤害,隐秘打击升级后也提升4点伤害,而全力攻击升级后提升4点aoe伤害。所以根据敲牌的提升,敲位顺序显然是全力>隐秘=背刺>飞膝=投匕吗?
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因素,即②打出频率。对于飞膝和投匕两张牌,尽管其提升的幅度相同,但是其打出的优先级是不同的:对于绝大多数卡组,打出投匕的优先级是显著高于飞膝的,因此敲投匕虽然提升相同,但是能够更高概率地享受到提升,因而投匕的敲位是高于飞膝的。
那么隐秘和背刺,两者同样有相同的提升,而打出背刺的优先级显著高于隐秘,是否可以认为敲位背刺>隐秘?并非。背刺作为消耗卡,整场战斗仅能打出一次,而隐秘能够通过洗牌拥有更多的打出次数,当第二次抽到并打出隐秘时,敲隐秘则领先了敲背刺4点数值。
所以敲位顺序显然应该调整为全力>隐秘>背刺>投匕>飞膝。
相信可能有部分读者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全力的敲位真的比隐秘高吗?我们就①数值提升进行评估,全力4点aoe的提升显著高于隐秘,至于②打出频率就出现了分歧。在卡组前期,全力的出手权重显然高于隐秘,因为全力1费14点aoe的单卡质量碾压了不确定2/0费16点的隐秘。然而到了后期,全力弃牌的负面效果影响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卡组的成型,隐秘减费的触发也不再困难,实际上变成了0费16,此时隐秘的出手权重已经碾压了全力。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前期敲位全力>隐秘,后期敲位隐秘>全力,但是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在不同功能的卡之中,如玻璃刀和幽魂形态。仅靠目前的方法根本无法对敲位进行有效且争议较少的评估。
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因素,即②打出频率。对于飞膝和投匕两张牌,尽管其提升的幅度相同,但是其打出的优先级是不同的:对于绝大多数卡组,打出投匕的优先级是显著高于飞膝的,因此敲投匕虽然提升相同,但是能够更高概率地享受到提升,因而投匕的敲位是高于飞膝的。
那么隐秘和背刺,两者同样有相同的提升,而打出背刺的优先级显著高于隐秘,是否可以认为敲位背刺>隐秘?并非。背刺作为消耗卡,整场战斗仅能打出一次,而隐秘能够通过洗牌拥有更多的打出次数,当第二次抽到并打出隐秘时,敲隐秘则领先了敲背刺4点数值。
所以敲位顺序显然应该调整为全力>隐秘>背刺>投匕>飞膝。
相信可能有部分读者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全力的敲位真的比隐秘高吗?我们就①数值提升进行评估,全力4点aoe的提升显著高于隐秘,至于②打出频率就出现了分歧。在卡组前期,全力的出手权重显然高于隐秘,因为全力1费14点aoe的单卡质量碾压了不确定2/0费16点的隐秘。然而到了后期,全力弃牌的负面效果影响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卡组的成型,隐秘减费的触发也不再困难,实际上变成了0费16,此时隐秘的出手权重已经碾压了全力。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前期敲位全力>隐秘,后期敲位隐秘>全力,但是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在不同功能的卡之中,如玻璃刀和幽魂形态。仅靠目前的方法根本无法对敲位进行有效且争议较少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