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鸡期望让读卖亲起到的效果/这场案子对于读卖亲实际起到的效果是这样的 对比belike:
lyj想将读卖亲塑造成一个有勇有谋的形象,为了对抗3w4不择手段,总之是个理想的会搞事的灰色人物。虽然手段脏了点,但至少自己能混个策划。
然而实际效果:没肘赢,寄。

呃,哥们我虽然理解你的想法(当然可能也不完全理解),但是您要不好好想想?整活归整活,但你这整活不仅自己逻辑奇怪,关键是也没肘赢黑幕啊,那你这角色不成小丑了么。属实是借3w4之口狠狠嘲讽一波了。虽然咱还有五章六章副本要开,不能让尽心尽力的黑幕先生就此倒下,但你至少保证角色逻辑自洽吧。
//
记者亲的计划逻辑已经吐槽完了,接下来是计划具体操作。之前吐槽过记者亲计划逻辑有问题,那么当这奇怪的小问题与计划的具体操作碰撞在一起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当然是伴随着尖锐的爆鸣声,地上多个大黑坑的恐怖爆炸啦。简单来说就是崩完了。

老哥啊,你知道吗,当一个人用的手段很阴甚至令人不齿的时候,如果他的计划没成功会如何吗?呃,该说过的3w4已经替我说完了。
如果拿原作搅屎棍案件对比的话?不愿看比较的可以不用往下翻这层楼了。
//
//
//
无论是2-5还是v3-5,整活的结果都是失败的。毫无疑问啊,毕竟你要是整活成功了,我六章的副本还怎么开。
但为何这两案总体来说还是好评多,而不像a2-4一样崩坏呢(当然那两案多少也有崩坏之处,但至少没a2-4这么崩)?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那两案和a2-4的核心差别问题。首先,2-5和v3-5的布局逻辑还算是自洽的。一个为了自己的极端价值观,一个为了扳倒黑幕。前者你本来就不能用正常人的脑回路思考,因为那案的布局者,剧情从头到尾一直告诉你他是个深井冰。

后者正常人的脑回路能转的过来,大伙都明白是咋回事。
其次就是布局手段了。2-5没毛病挑啊,人家搞事拿自己命搞的,谁还有话说,没人可说了啊。他都癫到不顾自己性命硬要整活了,加上本来也是个深井冰,之后追加的大伙一块似也没有逻辑上的毛病嗷。v3-5如何呢?虽然那案布局者没2-5那位那么癫,但至少也是拿自己命整活。嗯,虽然他为了自己的计划还搭上了一个人的命(大哥),可他后来干的事令大伙都对他没意见了。他把解药给人家喝了啊,然后再跟人家谈合作,然后人家大哥寻思自己也活不了几天了,那大家联手这么赌一把得了。
虽说这行为肯定不能拿来给人物整个洗白(这怎么可能啊?),但和“他自己喝解药让大哥躺过去似”这种假设情景比起来,哪个对于人物塑造是更优解呢?我们都知道案件计划是注定失败的,在这个前提下,手段太阴太绝对反而会起反效果。大伙不会觉得“哎呀主播尽力了尽力了,这把尽力局没办法”,反倒会觉得“你这么搞也没赢阿,还被黑幕狠狠羞辱了一把,小丑完了”。如果你给计划写得不那么绝对呢?那可能就会有观众替你假设“诶如果他那么搞会不会就赢了啊”,例如经典v3-5论题:谁上去躺板板压饼饼,计划成功概率更大。

总归是比太绝对的情况要好得多的。
而不幸的是,a2-4属于后者,手段阴得很(把路过大哥坑了),计划没成功,还得了反向推动黑幕计划的debuff,这波你不出来站小丑位谁出来站啊。这案的锅就给你了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