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是真的帅,长也是真的长。
目前为素车感受。
这代改进成了头管内走线。所有尺码上管都是一字连到后下叉,控车空间大大增加,也更加符合我自己的审美。
几何方面,100mm前叉头管为68度,已经相当激进。更换为120mm前叉就是TR版,66.9度头管。
R值方面,m码为452mm,l码为472mm,个人认为非常符合现在xc比赛越来越变态的下坡路段需求,配合原厂的短把立,稳定不失灵活。
新一代整体轴距大幅增加(同尺码比迪卡侬xc920s还差个2到3cm左右,对比以前的29硬尾真的非常长了,相比我之前的shotwind M码短了很多),但是后叉距离进一步缩短,下坡中重心后移拐歪就能能感受到后轮的积极响应。
也有一些小缺点
车架内部走线不像上一代有两段螺丝固定所以没有异响,这一代原厂走线未加装线管棉(大九xt未知),我在后期改装刹车和升级升降座杆时会加上。
这一代前叉改为了三拓的34管径前叉,刚开始那几天润度一般,用了冲了几次山后整体润度就上来了,目前刚性和润度都很不错,重量稍重官标2100克
mt200制动力捉急,经常越野的用户建议第一件事情就是升级刹车,大体重用户更是。
车把个人认为有些过长,760mm的把刚开始真的比较难适应,特别是我这里没有山地车公园,大部分都是野路,路况开阔度不佳,经常给树枝和藤蔓植物刮到手。后期会跟换更短的把横。
总结就是,很帅,角度先进,建议到手就升级刹车,想加预算的直接上大九XT。




目前为素车感受。
这代改进成了头管内走线。所有尺码上管都是一字连到后下叉,控车空间大大增加,也更加符合我自己的审美。
几何方面,100mm前叉头管为68度,已经相当激进。更换为120mm前叉就是TR版,66.9度头管。
R值方面,m码为452mm,l码为472mm,个人认为非常符合现在xc比赛越来越变态的下坡路段需求,配合原厂的短把立,稳定不失灵活。
新一代整体轴距大幅增加(同尺码比迪卡侬xc920s还差个2到3cm左右,对比以前的29硬尾真的非常长了,相比我之前的shotwind M码短了很多),但是后叉距离进一步缩短,下坡中重心后移拐歪就能能感受到后轮的积极响应。
也有一些小缺点
车架内部走线不像上一代有两段螺丝固定所以没有异响,这一代原厂走线未加装线管棉(大九xt未知),我在后期改装刹车和升级升降座杆时会加上。
这一代前叉改为了三拓的34管径前叉,刚开始那几天润度一般,用了冲了几次山后整体润度就上来了,目前刚性和润度都很不错,重量稍重官标2100克
mt200制动力捉急,经常越野的用户建议第一件事情就是升级刹车,大体重用户更是。
车把个人认为有些过长,760mm的把刚开始真的比较难适应,特别是我这里没有山地车公园,大部分都是野路,路况开阔度不佳,经常给树枝和藤蔓植物刮到手。后期会跟换更短的把横。
总结就是,很帅,角度先进,建议到手就升级刹车,想加预算的直接上大九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