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磨友们几乎都会推荐乔老爷作为家用磨刀的首选?
首先声明:小可是磨刀老手,但不是高手。因为从大学毕业后就坚持自己做饭 ,至今磨刀历史也有十几年了 ,水平仅限于磨的刀能顺滑切纸,从没有吹毛断发的追求和水平,也没有这个需求。
第一次买磨刀石,是在同学的五金店。人造烧结的棕刚玉,价值4元,同学不收钱。回去磨头几次还好,后来就磨不动了。关键它不是三无产品,有品牌名称,有厂家地址,有iso质量认证,是中美合资企业。简直了……
然后京东自营买了另一个专业生产五金工具的品牌商的一块氧化铝双面磨刀石,不到十元。我猜还是棕刚玉,用了五六年几乎无损,标示一面120目,一面200目,效果是磨得快,能削纸。今天看了京东商城,产品居然还在卖,也没有通货膨胀。简直了……
因为结婚买房搬家,重新购置磨刀石。后来买的是号称1000目的青岩和号称3000目的水泥砥。全是不知名的品牌,也不在磨友推荐的范围内。但都能达到削纸的效果,当然实际体验也没有提高多少。
我的厨刀一直都是号称拍蒜即断的张某泉,有3铬斩骨刀,4铬切刀,7铬片刀,一句话家用普通易磨,可能以前张某泉还不敢飘,所以十几年至今未断。我的疑惑是,家用磨刀,是不是根本不需要考虑品牌、材质、中高目数?唯一需要的是购物运气不能太背。我更疑惑的是,磨友们非常推崇乔老爷的400/1000的绿碳,几乎就是公认家用首选。可是线下根本看不到这个牌子,线上也没有它的官方店,身边朋友也没有人知道,天猫和京东自营就是找不到。那么它是怎么被发现的?
我相信一个人说好不一定好,一群人说好就一定有好的地方。我猜想:磨友们平时是否主要是云交流、云磨刀,认知途径不同,决定了心中的品牌形象?
首先声明:小可是磨刀老手,但不是高手。因为从大学毕业后就坚持自己做饭 ,至今磨刀历史也有十几年了 ,水平仅限于磨的刀能顺滑切纸,从没有吹毛断发的追求和水平,也没有这个需求。
第一次买磨刀石,是在同学的五金店。人造烧结的棕刚玉,价值4元,同学不收钱。回去磨头几次还好,后来就磨不动了。关键它不是三无产品,有品牌名称,有厂家地址,有iso质量认证,是中美合资企业。简直了……
然后京东自营买了另一个专业生产五金工具的品牌商的一块氧化铝双面磨刀石,不到十元。我猜还是棕刚玉,用了五六年几乎无损,标示一面120目,一面200目,效果是磨得快,能削纸。今天看了京东商城,产品居然还在卖,也没有通货膨胀。简直了……
因为结婚买房搬家,重新购置磨刀石。后来买的是号称1000目的青岩和号称3000目的水泥砥。全是不知名的品牌,也不在磨友推荐的范围内。但都能达到削纸的效果,当然实际体验也没有提高多少。
我的厨刀一直都是号称拍蒜即断的张某泉,有3铬斩骨刀,4铬切刀,7铬片刀,一句话家用普通易磨,可能以前张某泉还不敢飘,所以十几年至今未断。我的疑惑是,家用磨刀,是不是根本不需要考虑品牌、材质、中高目数?唯一需要的是购物运气不能太背。我更疑惑的是,磨友们非常推崇乔老爷的400/1000的绿碳,几乎就是公认家用首选。可是线下根本看不到这个牌子,线上也没有它的官方店,身边朋友也没有人知道,天猫和京东自营就是找不到。那么它是怎么被发现的?
我相信一个人说好不一定好,一群人说好就一定有好的地方。我猜想:磨友们平时是否主要是云交流、云磨刀,认知途径不同,决定了心中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