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2个月,4k里程。
坐标:深圳
【续航】:几乎每天都开,满深圳跑,日常通勤平均单程35公里左右,高速、城区混合,上下班高峰期塞车(深圳南坪快速24小时堵真的离谱),表显跑1:1毫无压力。最近几次慢充、快充满电都是435左右。60度的电池能跑这样的续航说明电控确实好,100度的其他车怎么样?我认为等跑几年以后电池衰减了,电池价格也下来了,到时候再换电池也行。所以100度电池🔋好是好,但是重,而且后期更换成本是不是高?
【空调】:我开了2个月,开车时没开过车窗,一直都是空调。(不塞车时跑得快噪音大风大开窗我头晕,塞车时开窗吸尾气?)
【车载导航】:确实没有高德好用,但是设置好车机导航也很方便,特别是有习惯记忆,根据你上车的地点习惯直接推荐,舒服得很(我是很多不同的地方跑,应该是车机根据你在这个时间段在这个地点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就给你推荐了)。
【辅助驾驶】:没啥好说的,用过一段时间就没有兴趣了,一开始贪新鲜感用起来还行。在快速路上用时出现2次紧急避让,2次都是左弯道前面车减速右侧车道刚好加速到我右侧前翼子板那个地方,我车直接加速要撞上去…还好我一直都握着方向盘…吓哭,后面也懒得找客服。小鹏xngp,不想吐槽了,在这里建议车友除了高速路段还是少用辅助驾驶。
【配件】:买了一堆,真的浪费钱…现在就全包围+脚垫,还有个拓展坞(自带的无线充是真的慢),其它都没弄。手机支架、什么置物盒…真的没必要…特斯拉的收纳强得很。对了,玻璃膜我都没贴…特斯拉养活了一大堆配件商,所以配件商都会吹特斯拉,哪里还需要打广告?
【内饰】:老板的x5、朋友的E经常开,我上车启动,放音乐,档把…其它的功能没怎么用,日常也用不着吧?内饰对我来说没啥影响…只是不同风格而已,特斯拉的内饰不“高级”,但是不丑。
【驾驶感受】:没啥感受,比油车好开是真的(我不用动能回收模式),主要是起步提速。和其他电车(小鹏p7i开得比较多),没啥区别,可能我神经比较大感受不到,就是辆载人的车呗。对我来说搞到钱心情好开车时才是好感受。
一些感想:我觉得电车就是数码产品,买电车就应该接受它和油车在某种纬度上是不一样的产品(个人认为油车注重“硬”实力,电车注重“软”实力)。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电车可能因为升级速度较快,“软”实力很容易跟不上甚至被淘汰。其次,毕竟是“数码产品”,降价是正常的。
我是想买一辆经常开,而且是可以一直开很多年的,油太贵,牌照也很贵,退而求其次买了电车。
但是最终买了特斯拉,也不是很喜欢。
只是在电车里面,选择特斯拉,一是这个牌子(类似苹果手机在手机界的定位,我不敢说第一,但是电车排前三没毛病吧),二是外观(甚至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不买y)。
所以,买电车,降低心理预期,买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坐标:深圳
【续航】:几乎每天都开,满深圳跑,日常通勤平均单程35公里左右,高速、城区混合,上下班高峰期塞车(深圳南坪快速24小时堵真的离谱),表显跑1:1毫无压力。最近几次慢充、快充满电都是435左右。60度的电池能跑这样的续航说明电控确实好,100度的其他车怎么样?我认为等跑几年以后电池衰减了,电池价格也下来了,到时候再换电池也行。所以100度电池🔋好是好,但是重,而且后期更换成本是不是高?
【空调】:我开了2个月,开车时没开过车窗,一直都是空调。(不塞车时跑得快噪音大风大开窗我头晕,塞车时开窗吸尾气?)
【车载导航】:确实没有高德好用,但是设置好车机导航也很方便,特别是有习惯记忆,根据你上车的地点习惯直接推荐,舒服得很(我是很多不同的地方跑,应该是车机根据你在这个时间段在这个地点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就给你推荐了)。
【辅助驾驶】:没啥好说的,用过一段时间就没有兴趣了,一开始贪新鲜感用起来还行。在快速路上用时出现2次紧急避让,2次都是左弯道前面车减速右侧车道刚好加速到我右侧前翼子板那个地方,我车直接加速要撞上去…还好我一直都握着方向盘…吓哭,后面也懒得找客服。小鹏xngp,不想吐槽了,在这里建议车友除了高速路段还是少用辅助驾驶。
【配件】:买了一堆,真的浪费钱…现在就全包围+脚垫,还有个拓展坞(自带的无线充是真的慢),其它都没弄。手机支架、什么置物盒…真的没必要…特斯拉的收纳强得很。对了,玻璃膜我都没贴…特斯拉养活了一大堆配件商,所以配件商都会吹特斯拉,哪里还需要打广告?
【内饰】:老板的x5、朋友的E经常开,我上车启动,放音乐,档把…其它的功能没怎么用,日常也用不着吧?内饰对我来说没啥影响…只是不同风格而已,特斯拉的内饰不“高级”,但是不丑。
【驾驶感受】:没啥感受,比油车好开是真的(我不用动能回收模式),主要是起步提速。和其他电车(小鹏p7i开得比较多),没啥区别,可能我神经比较大感受不到,就是辆载人的车呗。对我来说搞到钱心情好开车时才是好感受。
一些感想:我觉得电车就是数码产品,买电车就应该接受它和油车在某种纬度上是不一样的产品(个人认为油车注重“硬”实力,电车注重“软”实力)。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电车可能因为升级速度较快,“软”实力很容易跟不上甚至被淘汰。其次,毕竟是“数码产品”,降价是正常的。
我是想买一辆经常开,而且是可以一直开很多年的,油太贵,牌照也很贵,退而求其次买了电车。
但是最终买了特斯拉,也不是很喜欢。
只是在电车里面,选择特斯拉,一是这个牌子(类似苹果手机在手机界的定位,我不敢说第一,但是电车排前三没毛病吧),二是外观(甚至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不买y)。
所以,买电车,降低心理预期,买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