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给机器人的卡组分个类,并且举例。
1.过渡输出卡兼上限卡。
此类卡无论前期后期都挺有用,抓位很高。
①三种集中。缺点是要敲位,稀有度高。偏差>碎片>耗尽,耗尽的缺点是占卡位还有费高。不过球位多时耗尽上限更高。
②电动力学。能被消耗不占卡位方便无限,除了某几个BOSS和经验用处不大,其他表现近乎完美。
③四种黑球。比起集中略差,集中是可以配合其他牌,而黑球要其他牌来配合它才能发挥出上限。不过算是集中之下最好的了。
2.过渡防御卡兼上限卡。
同样是比较前后期都挺有用的,抓位很高。
①冷头。各种无限的参与者,在没有算盘的情况下,机器人绝大部分无限要用到它。
②各种冰球牌。集中高的时候,可以完成防杀套路。同时配合回响和暴雪,能玩暴雪机。
③均衡。心中最完美的防御卡,后期保留手牌能更容易打出无限,也是广义过牌的一种。
④遗传算法。后期数值高且不占卡位,完美。缺点是一定要早来,并且最好要配合回响。
⑤自我修复。缺点是太后面来的话有点没用了,但如电动力学一样,过渡太强且能被消耗。
⑥眼部攻击。缺点是缺敲且一层不明显,但二层过后越来越强,越来越好用。防杀套路最爱。
⑦缓冲。缺敲,并且费高。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类型,总体表现对得起付出。
⑧硬化。缺点是费比低,并且吃配合。高能量时可以无脑拿,其他时刻还是慎重。
3.过渡输出,兼防御,兼上限卡。
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主角。
①集中和冷头。为什么说冷头也是输出卡?因为卡组自带一张电击,基本没有机会删掉,打无限时不需要特别担心,有没有找别的牌能输出。缺点也很明显,基本是必吃敲位。
②递归,双放,多重释放。缺点是缺敲,还要有固定球牌配合,还占卡位。优点是还有可能加费。多重释放更吃配合,但上限更高。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选了他们,为了配合,卡组一定会变大,打无限变难,但是可以打小循环。
③重编程。地位远不如集中和冷头在于,它需要强大的运转能力来配合。反而集中和冷头能降低卡组对运转的依赖。并且会破坏其他卡球牌之间的配合。
4.过渡输出卡。
前期必须抓几张,拿怕再烂也要拿,没有就要的必需品。但是一定要控制数量。
①打靶。广义上的集中,增加球的上伤害,后期也挺有用。但是比起集中差太多,不能加防御,同时不能消耗,也有回合限制。
选了它再遇见黑球集中还是要选,卡组就必大了,无限的可能性基本上没了,很致命。而有黑球集中时不一定选它。
②暴风雨。伤比还可以,后期不占卡位,能配合的机会也多。缺点是打持久BOSS时就算不上过渡卡了,还得再抓别的过渡卡,结果等于还是要占卡位,卡组还是会大,这点可太致命。
③光束射线,分离,射爆。优质过渡,缺点是吃敲。一想到过渡卡还吃敲,地位就低了那么一点。
④球闪,你好世界,超越光速。优质过渡,优点是不吃敲,但淘汰的快,比起上面几位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⑤精简,狂乱,电气释放,扫荡,融化。没办法实在没东西拿的情况下,这些也是必要的,不必洁。
5.过渡防御卡。
一般实在不想拿,也没什么必要,大部分时间跳过
①飞跃,充电。比起普通防还那么一点。
②启动流程。越到后期越吃力。真卡启动。机器人卡组本身就容易大起来。
③自动护盾。越到后期越难用。抽卡多的话,很难第一张出,而且数值后期不够看。
6.特定配合卡。
有时算不上过渡,但也能过渡,有时算不上上限,但也是上限。
①核电,白噪音。这两位是总体收益偏高的,大后期也不占卡位,一般来讲可以无脑拿一张。
核电的问题和暴风雨一样,打一层BOSS之类的,就算不上过渡卡。评估卡组输出时,不能考虑进去。还是要再拿过渡卡,洁不下来。
②雷暴。真算不上过渡。上限的话,成型条件苛刻。但雷暴机真的爽。
③弹幕射击。和雷暴情况一样。成型条件苛刻。
④挂削,爪机,弹回。我只能说,从来不指望他们的配合有多精彩,比起核电白噪音,总体收益太小
⑤堆线,立场,蒸汽。有用的情况下是真有用,但能配合的情况还是太少。期望低。不要先抓他们等配合,玩的难受。
⑥循环。数值太低又缺敲,占了卡位和敲位的情况下,依旧接不了渴,还是要其他配合。
上限卡:
①回响。最优质上限,下回合立杆见影,缺点是费高,但一分钱一分货,它值得。
②AI,机器学习。见效慢,但长线下来收益十分可观。
③雷霆打击,暴雪。缺点是限定卡组,并且前期纯费。不可能先选,但后期也不一定有。
④陨石,扩容。缺点也是限制卡组,但真发挥作用时很强。他们如果卡组合适,也有过渡作用。
⑤增幅。比较虚的上限,我就想问,打不出来有什么用能?太吃配合。还占一个卡位
各位看到这里,想必已经清楚了解机器人的毛病了。那就是一定要配合。
1.机器人的上限和过渡,都不是单卡所能支撑起来的,基本一定要配合。要配合卡组就会变大。
要配合的话,又有可能打不出来。
卡组大了,就容易鬼抽。鬼抽就容易暴毙。
少数几张能独挡一面的卡,大多有能量限制。
1.过渡输出卡兼上限卡。
此类卡无论前期后期都挺有用,抓位很高。
①三种集中。缺点是要敲位,稀有度高。偏差>碎片>耗尽,耗尽的缺点是占卡位还有费高。不过球位多时耗尽上限更高。
②电动力学。能被消耗不占卡位方便无限,除了某几个BOSS和经验用处不大,其他表现近乎完美。
③四种黑球。比起集中略差,集中是可以配合其他牌,而黑球要其他牌来配合它才能发挥出上限。不过算是集中之下最好的了。
2.过渡防御卡兼上限卡。
同样是比较前后期都挺有用的,抓位很高。
①冷头。各种无限的参与者,在没有算盘的情况下,机器人绝大部分无限要用到它。
②各种冰球牌。集中高的时候,可以完成防杀套路。同时配合回响和暴雪,能玩暴雪机。
③均衡。心中最完美的防御卡,后期保留手牌能更容易打出无限,也是广义过牌的一种。
④遗传算法。后期数值高且不占卡位,完美。缺点是一定要早来,并且最好要配合回响。
⑤自我修复。缺点是太后面来的话有点没用了,但如电动力学一样,过渡太强且能被消耗。
⑥眼部攻击。缺点是缺敲且一层不明显,但二层过后越来越强,越来越好用。防杀套路最爱。
⑦缓冲。缺敲,并且费高。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类型,总体表现对得起付出。
⑧硬化。缺点是费比低,并且吃配合。高能量时可以无脑拿,其他时刻还是慎重。
3.过渡输出,兼防御,兼上限卡。
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主角。
①集中和冷头。为什么说冷头也是输出卡?因为卡组自带一张电击,基本没有机会删掉,打无限时不需要特别担心,有没有找别的牌能输出。缺点也很明显,基本是必吃敲位。
②递归,双放,多重释放。缺点是缺敲,还要有固定球牌配合,还占卡位。优点是还有可能加费。多重释放更吃配合,但上限更高。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选了他们,为了配合,卡组一定会变大,打无限变难,但是可以打小循环。
③重编程。地位远不如集中和冷头在于,它需要强大的运转能力来配合。反而集中和冷头能降低卡组对运转的依赖。并且会破坏其他卡球牌之间的配合。
4.过渡输出卡。
前期必须抓几张,拿怕再烂也要拿,没有就要的必需品。但是一定要控制数量。
①打靶。广义上的集中,增加球的上伤害,后期也挺有用。但是比起集中差太多,不能加防御,同时不能消耗,也有回合限制。
选了它再遇见黑球集中还是要选,卡组就必大了,无限的可能性基本上没了,很致命。而有黑球集中时不一定选它。
②暴风雨。伤比还可以,后期不占卡位,能配合的机会也多。缺点是打持久BOSS时就算不上过渡卡了,还得再抓别的过渡卡,结果等于还是要占卡位,卡组还是会大,这点可太致命。
③光束射线,分离,射爆。优质过渡,缺点是吃敲。一想到过渡卡还吃敲,地位就低了那么一点。
④球闪,你好世界,超越光速。优质过渡,优点是不吃敲,但淘汰的快,比起上面几位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⑤精简,狂乱,电气释放,扫荡,融化。没办法实在没东西拿的情况下,这些也是必要的,不必洁。
5.过渡防御卡。
一般实在不想拿,也没什么必要,大部分时间跳过
①飞跃,充电。比起普通防还那么一点。
②启动流程。越到后期越吃力。真卡启动。机器人卡组本身就容易大起来。
③自动护盾。越到后期越难用。抽卡多的话,很难第一张出,而且数值后期不够看。
6.特定配合卡。
有时算不上过渡,但也能过渡,有时算不上上限,但也是上限。
①核电,白噪音。这两位是总体收益偏高的,大后期也不占卡位,一般来讲可以无脑拿一张。
核电的问题和暴风雨一样,打一层BOSS之类的,就算不上过渡卡。评估卡组输出时,不能考虑进去。还是要再拿过渡卡,洁不下来。
②雷暴。真算不上过渡。上限的话,成型条件苛刻。但雷暴机真的爽。
③弹幕射击。和雷暴情况一样。成型条件苛刻。
④挂削,爪机,弹回。我只能说,从来不指望他们的配合有多精彩,比起核电白噪音,总体收益太小
⑤堆线,立场,蒸汽。有用的情况下是真有用,但能配合的情况还是太少。期望低。不要先抓他们等配合,玩的难受。
⑥循环。数值太低又缺敲,占了卡位和敲位的情况下,依旧接不了渴,还是要其他配合。
上限卡:
①回响。最优质上限,下回合立杆见影,缺点是费高,但一分钱一分货,它值得。
②AI,机器学习。见效慢,但长线下来收益十分可观。
③雷霆打击,暴雪。缺点是限定卡组,并且前期纯费。不可能先选,但后期也不一定有。
④陨石,扩容。缺点也是限制卡组,但真发挥作用时很强。他们如果卡组合适,也有过渡作用。
⑤增幅。比较虚的上限,我就想问,打不出来有什么用能?太吃配合。还占一个卡位
各位看到这里,想必已经清楚了解机器人的毛病了。那就是一定要配合。
1.机器人的上限和过渡,都不是单卡所能支撑起来的,基本一定要配合。要配合卡组就会变大。
要配合的话,又有可能打不出来。
卡组大了,就容易鬼抽。鬼抽就容易暴毙。
少数几张能独挡一面的卡,大多有能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