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1,819贴子:1,140,093
  • 8回复贴,共1

道家学者谭坤明讲道德经,第二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家学者谭坤明讲道德经,第二章,阴阳互依互存互生互灭的规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大家之所以都知道美所表达的是美,是因为有恶代表的恶作为对比,之所以都知道善所表达的是善,是因为有不善的事物作为对比,所以宇宙中的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相对而显现的,因为有阴才有阳,因为有阳才有阴,阴和阳是同时出现同时存在的一对,互依互存,互生互灭,一阴一阳谓之道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有和无互依互生,因为无的状态的存在有的状态才会显现,因为有的状态的存在无的状态才会显现,有和无构成一对互生互灭的阴阳,故道德经云有无之相生也,同理,难和易是一对同时存在的阴阳,因为难才会显现易,因为易才会显现难,长和短也是一对同时存在的阴阳,因为有了长的存在短才会显现,因为有了短的存在长才会显现,高和下也构成一对同时存在互相转化的阴阳,高处太多就会向下转移,下处积累太多就会自然演变成高,音和声也是一样,同时存在同时出现,互生互灭,互为阴阳,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先后也是一样,有先就有后,有后就有先,先后相随,同时存在同时出现,是一对互生互灭的阴阳,这样的阴阳规律在宇宙中普遍存在,时刻存在,永恒存在,这就是道的体现!故道德经云: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因为圣人掌握了道的规律,所以圣人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通过不言来达到教的目的, 让万物兴盛而不让万物知道是他引发的,做了贡献而不自恃自大,做出了功绩而不占据功劳,只有不占据,才会不失去!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讲的一个道理就是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的阴阳两个部分互依互存,所以要想得到阳的部分就要去把握阴的部分,故曰: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同时阴和阳互生互灭,所以没有得到这个阳就不会有失去这个阴,要想不失去就不要去得到,只有不得到,才会不失去!故曰: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传统文化##道德经##阴阳##论道##修道#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9-17 23:54回复
    只有不得到,才会不失去?
    只有不活着,才会不死去?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9-18 02:24
    收起回复
      一、所谓的先与后也是假安立的,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先或是真后。打一个比方:父在先,子在后,或是母在先,子在后。但你想过没有,如是没有那个子,父与母皆无法安立。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从一个事物的结果,即一外果名,推出一个因名。所以从命名与定义上,生与死、,因与果、先与后、父与子等等不是顺时而有,而是俱时而有。即你有他就有,你没有他也没有。没有死,哪来的生。如果一切事物都是不死的,生法也无法安立。所以有生必有死,无生而无死。
      二、生死相依的现象,对修行最大的意义是什么?生死一对,二元对立,那个生只是如幻生,死亦是如幻死,因缘条件俱足,名为生,因缘条件分散,则名为死。所以道家也是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谓的气就是因缘条件形成的合和相。看透了生死,就是生法不可得,死法亦不可得,放下对生死执着人,出会出离生死轮回。
      三、生死相续相,构成一个大业网,一切众生都在生死网之中。没有一个众生能真正的死去,因为你现在的死,只是将来的生,将来的生,又是将将来的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总是限入无限死循环。玩得只是一款生死游戏。


      IP属地:福建4楼2023-09-21 15:15
      回复
        阴阳互依互存,互生但不互灭。有无相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9-23 1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