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吧 关注:815,911贴子:28,120,822

硬尾,软尾,形变,XC山地车的未来会如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周西班牙品牌Berria发布了其新款硬尾山地车Bravo,非常有趣这是一台形变后叉硬尾。

形变后叉是碳纤维材料带来的产品,其钢性和一定弹性的结合可以实现这一设计,当我们谈到形变后叉,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崔克在2019年发布的带有ISO Strut系统的Super caliber,然后就是今年闪电发布的新款EPIC。
先来看下XC车型在山地车竞赛中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最开始的XC也是我们车友最熟悉的车型就是硬尾,因为山地越野对于爬坡和踩踏的需求较多,硬尾的踩踏是效率最高的,而且重量最轻。之后随着发展,软尾越来越多,因为行程较小,所以结构设计可以多种多样。
尼诺的Scott Spark那种隐藏后胆也是比较新颖的设计,然后就是崔克和闪电这形变设计,依然有后胆,形变的范围较小。
如果说崔克和闪电的设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变,那么Berria新款Bravo则带来了答案。

Bravo是硬尾的结构,后下叉与五通是传统连接,后上叉与座管同样是硬连接。后上叉与座管的连接有一个内部的转点,当后上叉产生形变时可以提供旋转,Berria称其为SOFTEX避震系统。

为了达成预期的形变效果,后三角进行了特殊设计。
形变的设计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我们知道Scott在今年的欧展复刻了其经典形变硬尾车,但是其后叉是全硬连接。

Berria表示,新款Bravo在应对较小冲击时对比纯硬尾和软尾都具有优势,而且重量可观,单独车架的重量在1150g。


IP属地:河北1楼2023-07-05 14:10回复
    现在的XC赛场几乎被软尾统治,未来形变结构,或者崔克闪电的设计会引领潮流吗?
    而且现在的行程似乎越来越大


    IP属地:河北2楼2023-07-05 14:12
    收起回复
      这不就bmc以前那个烂活么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7-05 15:14
      收起回复
        行程大,烈度高,xc快成trail了。xc上四活塞刹车和升降坐杆,可想而知,烈度多高,放10年前,想都不敢想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7-05 15:24
        收起回复
          为了比赛有更多观赏性 赛道越来越bt是趋势 软尾是趋势吧。这种形变车架额不好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7-05 15:41
          收起回复
            闪电WC不是形变,形变是另外两个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7-05 16:17
            收起回复
              感觉… 不如…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7-05 16:20
              收起回复
                大厂出的东西不会错的,除了崔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7-05 16:26
                收起回复
                  打个差异化也不容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7-05 17:10
                  收起回复
                    形变后叉同trek的通轴后胆无关。
                    你起码要想到的是26时代的手术刀,最次这要是Topstone而不是supercaliber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7-05 23:40
                    收起回复
                      老老实实用后胆就行了,整些余里搁外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7-06 00:14
                      回复
                        相机电脑的topstone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7-06 02:22
                        回复
                          硬尾的优势在于爬坡,但比赛中不仅仅只有爬坡,现代xc山地车几何越来越激进,虽然牺牲了部分爬坡能力,但爬坡可以靠车手体能和技巧弥补,真正容易拉开差距的是技巧赛段,乱石路,树根路,大落差不是说硬尾无法完成,但是会消耗更多体力和精力,职业比赛中这些都会成为胜负的关键。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7-06 07:16
                          收起回复
                            捷安特有没有软尾或者这种形变硬尾山地车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7-06 09:35
                            收起回复
                              xc race车型应该会分化成高度整合、悬挂系统简洁轻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7-06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