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灭之刃吧 关注:346,975贴子:2,952,744
  • 6回复贴,共1

走进鬼灭人物——两位神之子眼中的世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庆祝鬼灭锻刀村完结,好久之前打算发出来但没发的解析正好今天也该发了。
事先叠个甲,探究人物本身故事内涵并非洗白角色,同时如果分析的不到位的地方也希望吧友嘴上留情,本贴并不针对任何角色厨,只为让同样的鬼灭读者明白鳄鱼笔下的鬼灭剧情乃至人物可以怎样理解与反思其故事立意。
以下为正文。
不知道鬼灭吧的吧友有没有注意过继国缘一和童磨这两个角色奇特的对照感。
缘一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和岩胜被放在一起比较,但每次反复重读岩胜的回忆和缘一的经历,不知为何都感觉哪里似曾相识,之后混在鬼灭圈久了,那是鳄鱼对神之子那种“非人感”的刻画。
而鬼灭这部宣扬人类亲情与人性美好的书里,唯二不太像人类的角色就是缘一和童磨,估计很难有人会觉得缘一这个专门为灭鬼而生的天才剑士和童磨这个毫无人性的鬼之间有什么关系,但从某个角度而言,其中存在一种离奇的一体两面性,正好早有想要分析神之子的想法,就打算根据鬼灭里最突出的几点元素,做个简单的分析。
以及重复叠甲,探究人物和故事并非洗白,希望评论区的吧友放下攻击性,不必对本帖太过较真,毕竟只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希望多多包涵。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好事物,我觉得光是降生在这个世界,就已经很幸福了···我觉得自己很可能是为了斩杀鬼舞过无惨,才以远强于普通人的形式降生到这个世上来的。”——继国缘一
“我从小就是个既善良又聪明的孩子,不光拯救了好多可怜的人们,还赐予了他们幸福。这就是我所肩负的使命。”——童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21 18:10回复
    1.与人类家庭的隔绝
    缘一出生在战国时代的武士家庭,作为双胞胎中的弟弟,脸上有斑纹而被视为不祥之物,被父亲所忌讳,所幸有母亲的庇护和爱。他的母亲是虔诚的信徒,每天都在祈祷争执从世上消失,以为不爱说话的缘一是耳聋,为了让太阳神庇护他,还制作了花札耳饰给他。但母亲是早逝的(鳄鱼总爱让鬼灭这番里的角色人均孤儿出身),父亲厌恶他,他被关在一间三叠大的房间里,即便哥哥偶尔来看望,还被父亲惩罚。缘一的童年无疑是孤独的,虽然在他个人的记忆中,全部是正面的记忆(个人感觉鳄鱼这里有些刻意,毕竟没有哪个孩子在这种环境长大,心理一点阴影都没有,这也是鬼灭人物符号化的表现),但他十岁就要被送进寺庙,和家庭的联系无疑非常单薄。
    这就谈到缘一在情感上究竟有没有障碍?我们知道他小时候不爱说话以致被以为是耳聋,但小孩从小长大肯定要经历语言能力的变化,所谓咿呀学语,所以私以为按今天的观点缘一可能是有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另一方面,社会化的不够也会引起孩子的自闭倾向,缘一的沉默寡言(可能是遗传,因为严胜也很沉默寡言)可能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的影响。但从童年经历来看,不论是母亲生病或死去,还是被迫离开家,缘一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感波动,甚至在通知哥哥母亲去世时,也非常平静,这其实不太符合一个正常孩子的反应(按设定是神之子还真特别),连他成年后和哥哥谈及自己的生死和剑术的传承,也是没有情感波动的,而是微笑着,非常淡然。如果这是鳄鱼刻意塑造的“神之子”应有的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童磨身上看到无数雷同。
    童磨出生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一样很“虔诚”,同样有着特殊的长相,但和缘一相反,他被供上了神坛,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群成年人的“神明代言人”。我们无从知晓他的家庭具体情况,但首先他没有名字(变鬼前,可能他父母也会觉得神之子并不需要人类的名字),没有童年,父母相信他能听到神的声音,但也没有体现出任何对他个人的关心,由此可见童磨作为“个人”的人格其实一直是被忽视的。他的童年也是完全封闭在寺庙的环境中、在信徒的包围下成长的。同时父亲缺位(出轨),最终父母也在他幼年时就自相残杀而死,除了信徒,他也没有家庭或朋友,被完全剥离了一个正常孩子应有的家庭关系和情感互动。
    我们都知道童磨是情感缺失或述情障碍,但一直以来又想了想,情感缺失可能不是先天的,而是小孩在幼年时被养育人严重忽视,或者遭遇重大打击,为了自我保护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影响,童磨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死也表现出非常淡然的态度,父母死在眼前也没有感觉。反观缘一就会发现,这两个孩子其实是同样的模式,同样和家庭的隔绝,同样闭塞的童年环境,以及同样对正常的人类情感、生老病死所表现出的淡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21 18:13
    收起回复
      2025-05-14 23:08:38
      广告
      2.与人类生活的隔绝
      缘一在母亲死后连夜离开了继国家,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星空下,之后在山里遇到了刚刚失去所有家人的歌,两人一同长大,直到成为夫妻。知道也有读者质疑战国时两个小孩根本不可能自给自足的在山里长大,按个人的理解是,这依然是鬼灭这部作品“符号化”的表现,符号化能让读者迅速代入角色,因为角色是按照人潜意识中的模型来设计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就能迅速共情(加上鬼灭读者偏向低龄,想的也就不那么多,不会深入)。通过缘一和歌的经历,鳄鱼想要塑造的,其实是一个“自然之子”的形象,他纯洁无垢(漫画187章的标题就是“无垢之人”),和人类的社会相隔绝,在星空下奔跑,在自然中和动植物为伴,身边的女孩有着“黑曜石般的眼睛”(矿物),受到自然的恩惠而长大,缘一这时就像是按照一个大德鲁伊的活法,在后面炭治郎看到祖先的记忆时,其中形容缘一舞剑的姿势也是“像是精灵一样”,可见鳄鱼应该就是想照着一个精灵大德鲁伊来塑造缘一的人物形象的,这个“太阳神的精灵”不属于人类的社会,因此和所有人的缘分都非常浅薄。歌和孩子被鬼杀死,唯一的哥哥变成了鬼,自己又被鬼杀队开除甚至被同伴逼迫切腹(完全没人在意他给鬼杀队带来了呼吸法,说是白眼狼也不为过,毕竟也有读者说过岩胜不顾缘一的传道之恩变鬼是白眼狼的做法,鬼杀队此刻何尝不是这样的呢)。随后的几十年一个人孤单度过。
      我想说的是,缘一实则是被整个人类群体排斥在外,直到遇到炭吉一家,才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抱起炭吉女儿时这个一向没有表现出情感,甚至妻子死时也只是抱着尸体呆坐的可怜的“精灵”,终于泪流满面,那一刻的他可能并不只是哭自己死去的妻子和孩子,而是在哭自己与人类之间那一堵虽心向往之却不可跨越的高墙,作为真正的“神之子”,他注定无法拥有人类的生活,只为履行神的意志、为斩杀无惨而生,他作为人类的“个人”也同样被鳄鱼执笔碾碎成渣。
      相比之下,童磨是人类塑造的“伪神之子”,但可能没有人记得,最初童磨被供上神坛,也是因为“纯洁无垢”的眼睛和发色,使信徒认为他能听到神的声音。和缘一恰恰相反,童磨深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的包围中长大,但他却深入的是人类社会中最黑暗的部分,即人的贪嗔痴慢等种种人性泥沼,听遍人类的欲望、磨难以及死亡(之前我也在鬼灭吧里发科普贴讲了日本历史背景中江户时代底层人的悲惨),虽然足不出户,却看尽了人类的苦。甚至与缘一的沉默寡言相对,童磨从小就被迫与信徒交流,根据信徒的话语来做出各种反应和表情。童磨同样是与人类的社会相隔绝的,首先是心态上的隔绝,他因为自幼聪明又没法体会人类的感情,受到信徒供奉,把自己摆在了“神”的位置上,直到最后的无限城之战,我们都可以看出童磨没有体会过人类的生活,心理上也早就不是人类的心理(这一点其实无可厚非,别说是这种宗教环境,就连读历史读的多一点的普通人,对人类的虚无和人性的黑暗其实都应该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其次是环境上的隔绝,童磨两百年没有离开极乐教,其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变成鬼更是完全脱离了人类的生活。所不同的,只是缘一有机会遇到能读懂他心的歌(虽然死了),后来又遇到了炭吉一家,但童磨始终处于和人类社会隔离的状态,他遇到琴叶已经是变鬼以后了,和缘一抱着孩子痛哭相对的,童磨也被琴叶对孩子表现出的母爱相吸引,这是他的“人间烟火”,但不幸的是,琴叶不是炭吉,在发现童磨吃人后,斥骂他是“骗子”并带孩子逃离(跑出去实际上活下来的概率也很低),被人世的黑暗淹没已久的童磨,最终亲手毁掉了自己和人类之间唯一可能有过的联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6-21 18:19
      回复
        3.所谓“通透”
        缘一和童磨无疑都是早慧的孩子。缘一先天通透视野,甚至以前我还看一个评论里写最早在杂志连载时,鳄鱼想设定缘一妈妈日记里写过缘一那个孩子能看到神,后来又删了,如果是真的,真是刻意和从来听不到神的声音的童磨形成了对比。童磨幼时就因为聪慧而被认为是神童(回忆那一章小字写“神童的天命”)。这两个角色眼中的“通透”完全不同,又有着奇特的对比。
        缘一的通透是对人体的通透,能看清骨骼、血液的流动、内脏的变化,这也让他在战斗中拥有了先天优势,一斩重伤无惨,甚至最后的无限城之战中,跨越百年时光,鬼杀队依然要依靠通透视野和缘一给无惨留下的创伤才能取胜。但缘一的通透仅限于人类的躯体,对人性和人类的世界,他其实一直是懵懂的,即便生在战国那种极端的环境中,在被歧视的童年中长大,缘一对世界其实是带有“美好滤镜”的,就像漫画原著里说过的,他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各种美好的事物,光是降生在世上就很幸福,只因为鬼的出现,才破坏了这份幸福。这个设定一看就是鳄鱼刻意塑造的,毕竟我们知道就战国那个死亡率和社会状况,这句话完全不成立(没看过日本战国历史的读者不知道就除外),而严胜也说起缘一在谈起剑术传承时,有着“诡异的乐观态度”,缘一所说的大意是我们这代人在25岁死去就可以,未来会有更强的剑士出现,传承不会因为自身死亡而断绝。缘一的“通透”是某种类似神明的广阔视野,在这种视野中,个人的生死和幸福其实是被忽略的,世界是美好而和谐的,不美好的只有鬼这种违背了“自然的和谐”而出现的生物,但恰恰,这些“不和谐的生物”正是来自缘一所无法“通透”的世界,也是童磨最为“通透”的领域,即人性的阴暗面。
        童磨虽然没有感情,却深知人性和人类的脆弱。他的“通透”和缘一正好相反,是对世间事、对人性的通透。他从小就知道没有天堂地狱,人类的苦难无药可救,人类注定要死去,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才创造了天堂地狱这些“童话”来安慰自己,他说世上没有神佛,因为好人总是遭到蛮不讲理的对待,恶人却横行霸道,过的比谁都舒服。说起来我自己身为一个普通人,童磨这番话我看不出一点错,以战国到江户时代的社会背景来看,这话也没有一点错,是很成熟的观点。童磨的“通透”像是冰做的镜子,无比清晰的映照出人世的黑暗,和缘一认为“生在世上就很幸福”这种内在的乐观主义相对的,是童磨认为人活着其实是痛苦的,只有被他吞噬,才能结束这种痛苦,这就是他所给予的“救赎”,即人的生命其实是悲观的存在,一切都取决于外在的环境,人在苦海中挣扎,需要神明的拯救和赐予幸福。
        于是在“通透”这一点上,缘一和童磨的观念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这是人类最经典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对比,是自然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的对比,是无垢的伊甸园和血淋淋的人世的对比,是心之天国和心之地狱的对比。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21 18:24
        收起回复
          4.太阳与冰雪,有情与无情
          缘一的爱是一种神明的“大爱”,从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爱着自然,爱着人类,爱着这个“幸福的世界”,乃至爱着未来和命运,毕竟他很有前瞻性的说出了“穷其道者,殊途同归”这种指示命运走向的“预言”。缘一的爱与他的人设一样,是太阳,太阳的光芒凌驾于万物之上,照耀着属于白天的所有生命(当然不包括鬼)。然而,缘一对个体的人类的爱的描述其实有点问题,他能铭记母亲,对母亲的死却没有表达出悲伤,妻子临盆时他不在家,而是去送老人,他自始至终都忽略了哥哥作为一个普通人类在他身边所面对的焦虑和痛苦,因为不论是嫉妒还是其他复杂的情感,缘一其实都无法体会(这里和童磨挺像的),所以才会在哥哥问他剑术秘诀时,云淡风轻的说了自己通透天赋的秘密,并且以一句“更想放风筝玩双六”完成了对岩胜的重伤。我做不到讥笑岩胜是柠檬精,毕竟我自己也在生活里卷过累过,试着把我自己摆在岩胜的位置上,试着去了解战国历史和感受岩胜遭受的家庭教育后,我相信我自己也会饱受煎熬(嫉妒作为人类的情绪产生实在是太正常,而在岩胜生活的那个不胜便是死的战国时代只会被扭曲放大)即便哥哥因此而变成了鬼,他的反应也仅仅是在八十年后的那句悲悯的“多么可悲啊,兄长”,那一刻我真的为岩胜感到悲哀,作为一介凡人想要和神子比肩,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磨练剑技,净身出户离开妻儿,甚至放弃人类的身份成为吞食人类血肉的鬼族。)最终神子只是悲悯的、高高在上的看了你一眼,说你多么可悲(缘一的爱始终是没有让岩胜感受到,我个人觉得情商是太低了)。也因此我无法理解鳄鱼在这里的塑造,鬼灭通篇来看,应该是颂扬没有天赋的普通人的奋斗和成长的,然而这里面真正拼尽全力抛弃一切在努力的普通人,却受到了鳄鱼无情的鄙视,以神明的口吻轻描淡写的一句“鬼是可悲的存在”,就埋没了这些普通人的心血。大概鳄鱼想写的是你即使奋斗,也要正面,要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然而人在奋斗的路上,在挣扎的途中,无可避免会经历黑暗的时刻,经历嫉妒、恐惧、无望的挣扎,我们没有资格指责这些人是可悲的,因为有的人能走出黑暗,有的人则不能,这有时并非由自己决定,而是命运的玩笑。因此,缘一那句“多么可悲啊,兄长”,是神明的大爱,也是神明的无情。
          童磨也是悲悯的,虽然鬼灭的读者群可能年龄段较低,大多数读者无法看出这一点(看b站解说和抖音短视频了解人物的可能更多)。幼年时面对信徒,还是孩子的他流下眼泪,是对人类愚昧而无法认清生命的悲观本质的怜悯,但这种怜悯同样是神明的视角,不带有任何对个体的同情,因为他的设定就更直白——无法体会人类感情。后来对信徒的救赎也好,拯救上六兄妹乃至对琴叶,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所“应尽的义务”,童磨也一直都在强调给信徒带来幸福是他的义务,但这种“幸福”是他所定义的幸福,即死亡和吞噬,并非人类所期待的幸福(健康,财富或者别的),但人类所期待的幸福,其实没有神或人能够给予。我之前写过我相信童磨是想要拯救信徒的,他也无数次说过人类可怜,但这种“拯救”无疑是无情的,或者说与人类的喜恶无关的。即使到死,童磨也依然认为自己做了很多好事,拯救了很多可怜的人,但无法意识到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而反观缘一,他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光芒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呢?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1 18:33
          回复
            最后的总结:悲哀的非人存在
            童磨和缘一都是无法融入人类社会的“神之子”。他们都天赋异禀,但被隔绝于人类的世界之外。两人都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同样失去了作为“个人”的自我。吊诡的是,童磨认为自己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给可怜的人带来幸福,缘一认为自己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斩杀无惨,恢复那个幸福的世界,于是童磨杀人,缘一杀鬼。最终,童磨感慨人类的感情对他来说是一场幻觉,缘一感慨“只想和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这种渺小的愿望都无法实现,那样光芒万丈的继国缘一,除了留下了火之神神乐,给自己的评价却是“一无是处之人”。他给炭吉留下的那个微笑,显得凄然又落寞,而在血月之夜,他最终以人类的身份死去,却也没能(我相信鳄鱼写这段不是为了凸出战力而是在描绘最后的兄弟情,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分享一些我觉得合理的同人作品解释缘一为什么没能斩杀岩胜)斩杀化身为鬼的哥哥。
            这两位“神之子”,不论真假,最终都是寂寞的,谁也没能救赎自己。
            而在神和魔的两极之间,是苦苦挣扎/奋斗的人类。我想鬼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受到欢迎,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继国缘一的世界,却身在童磨的世界。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21 18:35
            回复
              终于写完了@虫虫午迪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21 18: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