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部落吧 关注:20,536贴子:742,754

2022巴拉望巨扁饲育纪录(持续更新至完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1-2022年用黄菌养过一轮巴拉望之后,得到了还不错的成绩,4个公虫3个过百,最大的个体蛹重40.7g,羽化后106mm。 第二轮的饲养总想整点什么幺蛾子,于是产生了想做个测试的想法,介于饲养经验里,巴拉望比苏门耐操多了,那么就用巴拉望来做个实验吧。
测试目标:
1. 小个体亲代到底养不养的得大
2. 那么多家菌的选择,到底什么菌适合养
因为时间和技术有限,只能是尽量保证各家菌正常使用,有些可能未必是最佳状态,各位看官就见谅咯,看个热闹。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8-10 14:51回复
    第一步,自然是获得大量幼虫,自己手上正好有两只40出头小个体巴母,于是在闲鱼上找到一只71mm的公,迷你繁殖组组建完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8-10 14:53
    回复
      2025-05-14 06:06:35
      广告
      由于是出蛰伏一段时间的小个体,就没绑牙直接同居了,一周过后下产,产的也比较顺利自留了绝大多数幼虫,开始试验,计划是公虫按照150ml-800ml-1400ml-2300ml的步骤来,母虫150ml-800ml-800ml,中间按实际情况调整。
      5个对照组,分别选择:
      1. 黄平菇
      2. 黄云芝
      3. 元气云芝
      4. 牧野云芝
      5. 牧野袖珍2
      下面有请25位壮士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8-10 15:05
      收起回复
        时间过去两个多月来到4月13日,大多数虫都已进入第一瓶800ml,唯独吃牧野袖珍2的,成长的非常的慢一直吃不大,也不转龄,但也没有到拒食的地步,只能继续耐心等待。另外两个牧野云芝的没有出现别的食痕,怀疑夭折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08-10 15:12
        回复
          插播一个番外篇,由于虫子比较多,拿了两只L1直接下了800ml牧野袖珍2重压瓶,2.23下,4.25开,当场懵逼,2个月过去,幼虫还和刚下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略微大了一点点,后来和虫友讨论,发现这款菌确实有这个问题,虫友养的苏门有直接团灭的,我这还算苟活着,之后这两条转到其他虫吃剩下的黄平菇当中看看能不能继续成长,这里面有条虫后面还要出现。
          顺便说一下,饲养环境是22度左右,用的冷柜控温。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8-10 15:20
          收起回复
            关于菌的成熟度,黄菌都是买来存放至少2个月以上的,元气和牧野是直接买的买来就能用的成熟度的,虽然牧野发来的菌很老了,但是那玩意真的扛腐朽,重压了也没啥事。
            黄云芝第一个被入侵,有三瓶菌受到影响,其中一瓶比较严重,虫子在转L3后不久直接阵亡了,另外两瓶感染的没事。
            一血交给黄云芝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8-10 15:29
            收起回复
              是的。 不冲击纪录的话。 没太多所谓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8-10 18:04
              回复
                这次运气不太行,公虫比例有点少,期待不了什么,牧野云芝样本中有两只公,第一瓶800ml吃完后有些疲软,都只有30g出头,之后转入1400ml重压瓶,其中有一只刀疤男,头顶两片黑,不过没有什么影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2-08-10 19:57
                收起回复
                  2025-05-14 06:00:35
                  广告
                  从标签上可以看出,吃牧野袖珍的进度特别缓慢,4个月过去了,才20多g,并且碰到个麻烦的事情,由于牧野袖珍2停产,导致后面没有同种菌更换,再吃完第一瓶800ml菌后,被迫转入牧野袖珍1当中,结果直接一顿乱窜适应不了,后来这条虫转入剩下的一瓶800ml剩下的袖珍2当中,算是稳定住了。另外,袖珍2小组中在换第一瓶时候发现阵亡了一条,二血。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2-08-10 20:03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2-08-10 23:12
                    回复
                      番外篇2,特意说下元气云芝这款菌,相信各位虫友对这款菌并不陌生,虫友们对这款菌的评价褒贬不一,我自己的体验呢,说实话不是特别好,下面详细说说。
                      先说说优点吧
                      1. 我觉得前期不用自己存放降解对于大多数空间有限的普通玩家是很友好的,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够直接买来使用,货源相对比较充足,基本能做到随买随用,我觉得这是这款菌最大的优点。
                      2. 另外,元气菌的颗粒属于比较细的,拿来做黄金鬼或者大黑的产房都是挺好的,对于放的时间足够长的菌,下产后不用挖,等着自然孵化就好,亲测有效。
                      下面说说缺点,仅仅是我个人使用体验,我用不来,可能是我不会用,请酌情参考。
                      1. 容量和价格方面,价格看上去不高,算上运费大约30元左右一包,但是标注的2L菌包,确实比市面上的其他2升的菌包(黄菌,雨林菌)要小一大圈,真不是我尬黑,同时买过的人肯定都有体会,另外菌包密度也比较感人,比较松散,5种菌我都重压过,排在我实验组的最后一名,所以综合下来,价格并没有什么优势。
                      2. 使用方面体验后面展开说说…………….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22-08-11 09:17
                      回复
                        .........元气菌的使用可以往前追溯很久,所以素材相对比较多,这里就多啰嗦几句。最开始的时候啥都不懂,拿来饲养野血中大,当初也没有谁告诉我这个萌新,中大最好别用云芝,不容易养大,我反正就一股脑的上了,结果显而易见,过不了60mm,差点干出反向极限。当初绿霉的情况也特别严重,使用体验有些糟糕。





                        不知道有多少虫友记得,当初还出过一款中大菌,专为中大设计,最后我只养出了59mm的成绩,当然还有袖珍菌,当时应该炮灰了不少人,最后也是直接退市,不过最后虫元那边还是给虫友们做了一些补偿。

                        有些虫友问,怎么知道菌死了没,这下面两张图就很明显了,菌皮萎缩,发黄,绿霉。一副失去活力的样子,这种时候就要把虫挖出来换了,不然可能会死。


                        IP属地:广东33楼2022-08-11 10:16
                        回复
                          换成电脑版来编辑了,文字中间可以插图,感觉舒服多了
                          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玩的虫越来越多,开始接触苏门, 那我一定会手贱的去试试菌,于是就下了4条Hiro大型血苏门到元气云芝。后来母虫有养出来一只,但特别的小,感觉很不适应。同时经过观察,公虫在L1-L2阶段还挺正常,顺利转L3之后突然开始拒食,就窝在那不吃,身上出现了雪花状的脂肪颗粒(这个雪花状的东西之后再细说),最终慢性死亡了,最后4条虫养出来1只3+小母。但是呢,我养不出来不代表别人养不出来,鼠哥就用元气云芝养出来了98mm的苏门,到底是Hiro血不适应这个菌呢,还是我自己菜呢,我也不知道什么环节有问题了


                          也不是完全没有亮点,同期我还用元气云芝养了一条巴拉望公,没想到吃得还不错,称到的51g重量虽然一般,不过好在最后稳住了,蛹重去到了34.7g,这是我第一次离百级巴拉望这么近,结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蛹他最后黑了。




                          所以这菌到底能不能用呢,看着别人的成绩,看着自己养出来的蛹尸体,我决定再莽一次。


                          IP属地:广东34楼2022-08-11 11:01
                          收起回复
                            不信邪的我准备再次尝试苏门,继续使用Hiro血的苏门,这次的和上次的母虫亲代不同,看看有啥不一样的表现,当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
                            压了4个1400ml瓶,准备母虫到底,另外几个800ml直接下公虫,还有几个2L菌包直接下的母,在L2分了公母后下虫。 这批重压菌质量略微有点点查,部分有很小一点点感染,不过无关痛痒啦。

                            过了几个月,果然和我的预期是差不多的,一部分出现食痕,但是最后没挖到虫,下的一批苏门最后剩下两个母,菌是吃完了,肉不知道长哪去了,并且还是之前说到过的雪花状,最后直接放弃治疗了。

                            菌没有死,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腐朽的特别厉害,虫背上也黏了很多木屑了,没啥可挣扎的,直接弃疗。



                            本轮头铁试验以失败告终,还是用巴拉望来吃吧,或许能长大。


                            IP属地:广东36楼2022-08-11 15:29
                            收起回复
                              2025-05-14 05:54:35
                              广告
                              确实。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2-08-12 0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