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吧 关注:75,570贴子:421,165
  • 14回复贴,共1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到底指的是什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先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IP属地:湖南1楼2021-10-12 06:54回复
    很多注解,我认为都是牵强附会,因为和阴符后面的主题都是对不上。
    阴符经和道德经这两本书被誉为道家的两本核心。但是这两本书似乎诉说的是两者相反,也有人称之为“阴经”“阳经”。好像有一本叫九阴真经,就有一本九阳神功。这两本都是绝世武功。
    道德经这本书更像是说给君王,社会精英,领导阶层的一本书: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说简单点,要无为不要去瞎折腾百姓,要有德行,要谦虚,要像大海一样容纳江河。居高位不争无欲即是德。要保持低下的姿态。要承受天下的污浊。总之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行”。厚德载物。
    但是看阴符,恰恰相反。阴符恰是,怎么相胜。怎么争,阴符里都是“盗”“贼”这种字眼。这些注解家硬生生的把阴符要说成是“五德”“德行”我也是挺佩服的。


    IP属地:湖南2楼2021-10-12 07:19
    回复
      2025-05-13 21:28:12
      广告
      盗和贼这两个字,我们需要深究。盗在现代是指强盗,意为用武力抢夺, 贼,现代的意义是用不规则的行为牟利。
      但是在古代,这两个字的含义刚刚相反,在古代,盗是贼的意思,贼是盗的意思。
      所以按我们现在的翻译,就要翻译成:天有五盗,见之者昌。 然后“天地万物之贼,万物人之贼,人万物之贼。三贼既宜,三才既安。”
      很多人研究古文,都不考究古人的用字和现代的用字就瞎编乱造。压根就没有任何价值。


      IP属地:湖南3楼2021-10-12 07:27
      回复
        我自己的理解,阴符经。恰恰与道德经相反。如果说道德经是讲给上位者听的话,那么阴符经就是讲给下位者听的话。
        人是贼,天地是贼,万物也是贼,阴符说,人需要偷取天地万物才可以生存,天地万物也要依靠人来维持生态平衡。所以相互偷取,只要是适宜的范围,那么世界太平。这一段是非常好理解的。
        那么“”五盗“”又是什么。从阴符里后面的话语来看,天生天杀等这种词汇来看。如果说道德经是“生之道”,那么阴符经说的“杀之道”。这和“五盗”肯定是承前启后有关系的。盗的含义就是用武力来抢夺的一种行为。就是杀之道。
        所以我认为,这里说的“五盗“”,必然是和道德经“五德“”相反,如果五德是五行相生,那么”五盗“就是逆相生。如果道德经里说:水克火,那么阴符经就会说:火克水。 因为足够大的火的确可以蒸发掉水分。如果说道德经里说:人被命运掌控,那么阴符里会反过来说:人亦可以掌握命运。
        但是有一个“”贼机”,我打个比方,秦统一六国之后民不聊生,社会阶层严重分化,有余和不足严重不平衡的时候。刘邦乘势而起,重新建立强汉。这个叫天人合发。我认为这个就是贼机。所以刘邦建立汉朝叫见之者昌。正是抓住了这个贼机。偷取了秦朝的江山。


        IP属地:湖南4楼2021-10-12 07:46
        回复
          如果上位者是有德之人。顺应天道补不足而损有余。执平衡之道,那么这个“贼机就不会存在了”,因为有德的上位者居其末,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也就不存在上与下之分别了。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我的理解大概如此,随不理解五盗具体是什么,但是我肯定。一定是与五德相反之说。要贼的时候,势必不可以讲任何R义,因为盗,是靠拳头说话的时候。当然阴符认为,这个也是反经合道的。而且其结果一定会导致昌盛。
          慈不掌兵,义不养财。说的皆是“盗”之道。盗亦有道。
          顺道之人,需知道什么时候施展德行,也需要明白,什么时候施展“盗行”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生是道,杀亦是。
          杀之道,虽看似天之无恩,却大恩生。就像迅雷烈风吹过大地,看似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促进了花草树木的新城代谢使之更加繁茂。所以又叫,天之至死,用之至公。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IP属地:湖南5楼2021-10-12 07:59
          回复
            当然,很多道D仁义的君子又会来说我败坏社会风气了,
            我没其他可说的,如果你真的要发慈悲。以后不要吃大米,不要吃呼吸,
            因为不能因为大米是比你低等的生物不会喊叫,你就可以吃它,你呼吸一口,要死无数个细菌,细菌它也是生物,也有生存的权利。谈道D?你们这些君子又凭什么剥夺其他生物生存的权利呢?找个绳子上吊了,把你的身体奉献给其他生物,立地成佛。把你的大米,留给其他人吃。


            IP属地:湖南6楼2021-10-12 08:18
            回复
              如果哪天地球人口太多不堪负荷的时候,天道会怎么做?天道会无情的撒播瘟疫,灭掉一大半人群。这就是天杀!
              有科学统计,当年苏联日本二战损失了大半的男性,一直是女多男少的情况,战后苏联生男婴的几率大大多过与女婴。
              这个就是天道自然趋向平衡的作用。这个天道很多人认为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这个天道无事不刻不再主宰着自然界的平衡。
              我想说,这个世界是真的存在一个全息的系统,和计算机一样精密的在运作。


              IP属地:湖南7楼2021-10-12 08:29
              收起回复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该吃的时候吃,所以身体骨骼都好好的, 抓住了“贼机”,才开始去行动,才能掌握住事物的变化。
                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拿,什么时候不可以拿,这个就需领悟天道。该抢不抢,是背道,不该拿时也要拿,也是背道。
                背道的结果就是接受天道的制裁。该拿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五盗”的力量。 至于五盗是什么,我暂且理解为,仁义礼智信相反的东西,张果版本理解为时功命物神。说的比较含糊,比较难理解。暂且搁置。


                IP属地:湖南8楼2021-10-12 08:43
                回复
                  2025-05-13 21:22:12
                  广告
                  庄子里有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黄雀守着螳螂,但是后面有一只更大的鸟准备等着吃黄雀,庄子看到这只大鸟,准备就去捕捉这只大鸟,结果菜园子主人以为他在偷菜,把庄子追着打了一顿。然后庄子回家关了几个月,心情非常的苦闷,庄子妻子死的时候他都在唱歌,但是这个故事里,庄子却忧心忡忡,这里庄子大概是理解到了:这样的环境结构里,你不知不觉就对号入座了,因为有利益,不拿白不拿。就拿很多修佛的来说,物质,性对他们的吸引力如此之强,他们想强行撇开“物”的影响,追求成佛。根本就是不可能!从某个角度来说,马克思的就是对的,如果在乱世大家都杀人抢劫,那么很多人就会觉得,杀人也没什么。盛世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讲道德,讲伦理才是对的,然后大家都喜欢讲道德伦理,我不是说这个是对还是错,而是说的是人受“物质”的制约到底有多么的大。


                  IP属地:湖南18楼2021-11-01 08:45
                  收起回复
                    周围道德环境的制约,人就会产生“罪恶感”“羞耻心”这类的东西,就像伊斯兰世界里,女人出去都不能露脸,怕勾起别人的性欲。当然不要笑话人家,在任何社会,这类制约都存在。在国内,最大的制约就是“儒”。所有的道D制约,都是以罪恶感和羞耻心为基本盘。罪恶感让你觉得自己大逆不道,羞耻心让你虚荣,爱面子。这个就是庄子所说的“是非之果”。
                    庄子这里用渔夫篇这里比喻的非常妙,他说:这是逃避影子的人。因为人一直在逃避自己的罪恶感和羞耻心,一直跑啊跑啊,想逃避这个影子,结果根本跑不掉,因为你跑的越快,这个影子也跟的越快。你越讨厌成为什么人,最后就会变成那个人。这个尼采也洞见的非常强:你没有发现你越来越像你的敌人!这里太恐怖了,人都是在慢慢活成他最讨厌的那个人,当初他最讨厌的那副嘴脸,最后成了他自己!包括你我都是。你非常讨厌那些爱面子的人,结果却发现自己其实也是爱面子的人。
                    就像国外流行的那个心想事成大法,或者佛所说“相由心生“””信念会变成实相,相信什么就会变成什么。孔子正是因为相信“人是不可能自己会变好”所以要采取教化社会大众,社会才会变好。实际上是“恐惧”,怕人不会自己变好。所以用孔子的学术治国,基本盘反而是:不相信人会自己变好!,最终负面心想事成。所以在庄子借渔父之口,说孔子是逃避自己阴影的人。


                    IP属地:湖南19楼2021-11-01 09:03
                    回复
                      由此我就想到了恐怖的事情,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好像就真的是这么回事,人都是一直在逃避自己的影子活着,人的内心都躲在这些“信仰”“道德”“哲学”知识”的背后。借此让自己来感觉自己好像是“正确”的,实际上则是不断坠入深渊,最终得到一个“心死”的局面。
                      你越害怕没面子,最终就会越没面子,你越偏执认为什么是对,那么最后就越错的离谱。你越害怕贫穷,最后就会穷的一贫如洗。越逃避黑暗面,黑暗面就会一直死死跟着你。
                      当然了,很多修行人士直接采取“解离”的方法,自己把自己的心杀死了。然后叫“无欲则刚”。但是越逃避欲望,也只越会被欲望吞噬。


                      IP属地:湖南20楼2021-11-01 09:14
                      回复
                        后面庄子又说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这里就说了人受到物的影响,是怎么让自己灵魂灭亡的,他说人这个一旦有了这个肉体(物),不过是用没有死去的身体,来等你的灵魂灭亡。和外在的“环境”砍来砍去(逃避自己的影子),好像就是在开一辆快速奔驰的车辆,根本不能停止下来,谁都不能阻止你,人在用最疯狂的速度来消灭自己的灵魂。但是一辈子都不见得会成功,因为人无法逃避自己的影子,得不到快乐,然后一身疲惫的死去也不知道魂归何处。因为灵魂都被自己消灭了,这不是太可怜了吗,有的人肉体也腐朽了,心也跟着腐朽了,这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吗,人难道可以瞎成这样子吗?是只有我一个人是瞎的,还是全世界人都是瞎的。


                        IP属地:湖南21楼2021-11-01 09:27
                        回复
                          写完这些,我也该遁了。不然遁天之刑又要来了。有时候确实感觉有的东西说多了,真的要遭雷劈的感觉。就是突然的气就要散掉了。我就感觉老天爷要来劈我了。赶紧跑路。


                          IP属地:湖南22楼2021-11-01 10:11
                          收起回复
                            德与贼
                            我在想一个问题,德这个字在上古的时候就存在了,阴符作者为什么偏偏要绕弯子说是贼,不直接说成是德就行了吗。需要绕弯子吗?


                            IP属地:湖南24楼2022-01-24 12:32
                            回复
                              2025-05-13 21:16:12
                              广告
                              贼这个字,在古代是盗的意思,在现代是偷窃的意思,在古代,贼就是代表着抢夺,武力,掠夺,强迫之意,就是带有攻击性的东西。德是一个包容性的话,贼这个字就是一个攻击性。
                              最近越发有感了,德这个字好理解,就是仁义礼智信这类的东西,这个字的意思和贼。一个正面,一个负面。这个德是一个R家说的同理心,就是孟子说的看到小儿落井的,人也会生出恻隐之心。
                              但是说回道家,道家的态度是,至仁无亲,伟大的德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德这类的观点,就是为了这个至仁,至德,你需要拥有足够的攻击性才行,就是单单的同理心还是不够的,另外还需要足够的攻击性才能做到的东西。否则就达不到这个至德或者至仁,就是你想想,表面上要做到无亲,无情,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人非草木,人都会受到情绪影响,可是道家的要求,是要做到有人之形,而无人之情。就是非常残忍的事情。
                              打个比方,你要去修道,但是你有家人有孩子,有父母对你的期盼,有一大堆责任,这个时候,你能无情的头也不回吗?我想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景愿,你要得罪很多人,辜负很多人,这个是必然会遇到的事情。没有足够强的这个攻击性,就不可能能真的出得来,就是实现一些价值,这个攻击性得非常的强,就是有着非常残忍的一面。
                              就是看明白这一个问题,再说回经文,就是这个攻击性,也本身是人天性的一部分,没有这部分天性,人就无法从动物界里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人。就是天性,人也。当然,现在的流行的都是要压制人的这个攻击性,所以国外是基督教,中华圈是R家,就是任何地区的政治,都是反对这种天然的攻击性而存在。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这一段又是特别有意义的一段,这里用的是”杀机“这种字眼,杀就是攻击性,万物没有杀机,便没有生机。这里作者是说,天人合发的杀机,才能使万化安。就是帮助这个天完成这个新成代谢的意思,所以后文又说,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就是杀机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具有攻击性的东西,是一种无恩,就是老天真的残忍,但正是因为这种残忍,才是大恩。这和庄子里说的,利泽乎万世,不为爱人,就是不爱人,无亲,就是一种攻击性,就是不跟你讲什么爱不爱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利泽乎万世,就是会有这么一个情况,没有为了爱人,但是别人却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恩惠。
                              很多人把五贼理解成为五行,五德,这种垃圾理解基本都是被R家洗脑的结果。唐代张果的版本应该是目前看到最接近原意的本版。
                              就是R家思维的人,总要带入什么敬天爱人啊,要有爱心,要慈悲啊,这类无聊的东西
                              但是佛陀慈悲本意是什么?就是心里从来没觉得有什么慈悲,就是说白了,虽然我能体会你的痛苦,但是你的痛苦我都没有。内心之中,还是有非常残忍的一面,这个才是真的慈悲。
                              具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我现在大概能理解到。这个贼是一种攻击性,但是有哪五个,我暂且没有摸得明白。
                              就是能见到这个五贼,就可以实现一个非常大的景愿。这是一个阳的东西,有的人说,道德经是一本阴经,阴符是一本阳经,我认为这个看法很对。就是人要如果人没有这个攻击性,这个人的空,就是一个非常负面的空虚。但是不符合道家本意,道家说的虚,是虚室生白,就是这个虚里面,有着很强的能量,它不是一个负面没有能量的虚空。就是没有能量的空。庄子说这个是叫枯木死灰。哀莫大于心死,当时大部分人都是把这个心死,当作是”虚空“。实在愚蠢。
                              现在理解阴符的意思,就是要把这股破坏性的能量,攻击性的能量先找回来。有的人说带有攻击性那不是不”静“了吗?这也是非常大的谬论,暴风雨过后的天空才最宁静,庄子的嘤咛决说的也是这个,先要搅得天翻地覆,就是嘤,嘤而宁之。道家系统其实说的,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动而静之。
                              人万物之盗,就是这个万物,原本天性来说,就是让你去盗的。只知其德,不知其盗,又怎么能通透呢?


                              IP属地:湖南25楼2022-01-24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