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讨论吧 关注:3,512贴子:81,003

回顾贴 虎山行开汤之——岩子头那家强?下关戎氏对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我是虎山行。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期对冲开汤,为保证条件公平,并不采取一泡对比,而是分别评测,冷杯对比细节,这样能最好保留口感留存印象。
下关岩子头绝对是下关关注率非常高的网红茶之一,各路大咖都有推荐,由于采用的原料比较好,有大树料的成分,近两年口碑及售价同步攀升,基本占据了下关中端的排头兵的位置。
戎氏以母树茶起家,也是做临沧茶为主的地区性品牌,今年推出了这几款山头茶,其中就包括岩子头,由于对下关岩子头的关注,我也试了几次,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按例先了解一下岩子头这个产地。
岩子头村,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境内,位于永德大雪山余脉,海拔1500-2200米之间,年均气温20℃,深藏在岩石大山和原始森林之中。
“岩子头古树茶,生长于晨雾之上、岩石大山之中,茶园土壤结构分布与众不同,300年以上古树茶分布于不规则的岩石之间,古茶树的根或包住岩石、或穿梭于岩石之间,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下关文案所描述的生长环境,其实不然岩子头的茶树主要是生长含砂量较高的砂性土壤里。
《茶经》有记载:"上者生烂石",是指茶树生长的土壤以烂石为最好。
烂石指的就是砂性土壤,此类土壤土体疏松,透气性好,利于茶树根系生长。
且此类土体中原生矿物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更有利于茶树形成高品质。岩子头古树茶与石相伴,长于砂性土壤之上,生机勃勃,更具有明显的岩韵气质。
比如水浸出物、咖啡碱,并且儿茶素类物质含量丰富,比昔归古树毛茶还高出2.4个百分点左右。
完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丰富的茶叶内含物,形成了岩子头明显且独特的山野特点!
岩子头茶条索略细显毫,色泽暗绿亮白;汤色金黄泛绿,汤感顺滑饱满,舌面清苦微甘;茶汤较有层次感,入口喉部后期转化好,甜韵足,底子厚实,伴有淡淡花蜜香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下面我们来看看岩子头到底那家强?


IP属地:湖北1楼2021-03-15 16:21回复
    先来下关
    干茶,条索粗壮,色深显毫,有轻轻茶香,看压饼,确实是内外一口料。

    对比一下干茶,右面为戎氏岩子头

    茶色金黄,显示出一定的转化迹象。通透明净。


    IP属地:湖北2楼2021-03-15 16:2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以下为下关岩子头
      第一泡,厚度极好,起点值比较高,入口舌尖有明显甜味,甜感好。汤质很细腻,水路很不错。
      苦涩都不明显,但内质丰富,你依然会觉得滋味比较丰富。青味占主导,略带花蜜香,生津的感觉有,茶气不显。


      第二泡,厚度变化不大,甜韵明显,整体香气偏花蜜香,浓郁,杯底香有不错表现。苦涩度略升,生津感更好了一点,茶气变化不大,香气留存比较长,喉韵稍浅。


      第三泡,厚度变化不大,生津上升,香气延续,略有苦底。化得稍慢,甜韵偏沉。茶气变化不大,喉韵有上升趋势,回甘不错。

      第四泡,厚度不变,苦底延续,瞬间有回甜,甜韵依旧明显,苦化略长,回甘继续,喉韵不错。香气留存好。

      第五泡,这泡厚度上升,汤质稠,但滋味开始向下,整体汤感风格如前,饱和度依旧不错。
      第六泡,厚度略降,苦底也向下走,稍有涩感在舌面,甜韵依旧如前。


      第七泡,厚度下降,甜感化明显,不同于甜韵,甜韵是一种香气上的味道,甜感则是苦底下降后,茶叶物质给味蕾的反馈感觉。生津不强,分布却很广泛,喉韵比较深,苦涩皆有。
      尾水,甜感明显,汤软水甜。协调性不错,略有涩感,回甘持久。十二泡出水味,结束。



      IP属地:湖北3楼2021-03-15 16:25
      回复
        热乎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3-15 16:29
        回复
          继续,下面是戎氏岩子头
          第一泡,汤比较厚,淡淡的甜韵,微色附于舌面,化味生津。苦底不强,水路很细腻。花香青味强,留存时间长。茶气稍显。


          第二泡,厚度有不错上升,甜韵明显,香气偏花香,比较几个月前青味下降许多。杯底甜香。汤感厚实,苦涩不显,生津感更明显,茶气向上,回甘喉韵已有。

          第三泡,茶汤厚稠,压舌感惊人,基本接近厚度满分,冷杯再试时厚度略降,汤质凝实厚重。滋味却略降,苦涩不明显。甜感好,生津明显。喉韵清凉。

          第四泡,厚度略降,但依旧厚稠,香气甜润为主,喉韵好,茶气升,尾段有涩感,喉间有花蜜香留存。


          第五泡,厚度依旧,涩感明显起来。舌间回甜比较好生津持续,茶气不变,汤感比较饱和。
          第六泡,厚度略降,滋味甜感化明显,汤感协调略带甜韵。生津保持,回甘持久。

          第七泡,厚度不变,香气延续表现,留存比较好。生津感依旧不错,回甘延续良好表现。
          尾水,汤质饱和度不错,甜润,生津回甘依旧保持水准。九泡出水味,结束。



          IP属地:湖北5楼2021-03-15 16:30
          回复
            先把两边曲线发出来


            IP属地:湖北6楼2021-03-15 16:30
            回复
              综合对比总结:
              下关岩子头:五星减
              得分58分,按标准可以打四星半鉴于整体汤感可以按五星减来评价。
              戎氏岩子头:五星
              总体上看这两款岩子头风格非常近似,不论是汤感和厚度还有整体的甜韵,都是体现了岩子头的风格特征,主要说一下区别,热杯和冷杯的比较看,下关的滋味更厚重,当然这个他有两年的陈化有关,但从叶底看,下关用了更多的老料梗,苦涩上,下关稍醇和,涩感更轻,山野味道更足,当然,差别更多的集中在生津反应和茶气的表现。戎氏的显然持嫩度更好,用了更多的等级高的春料。而下关的拼入的料等级逊。
              总之这两款茶厚度表现的都非常棒,下关胜在稳定,戎氏第三泡尤为突出,总体表现相对均衡,汤感厚实内敛,岩子头茶的风格在临沧茶中已经凸现出来,它的甜韵区别于冰岛但又不失韵味,期待看到它们的后期转化效果。
              叶底图奉上,上图为下关,下图为戎氏



              IP属地:湖北7楼2021-03-15 16:31
              回复
                老虎 下午好!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3-15 16: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带图顶,显得自己有诚意!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3-15 16:32
                  收起回复
                    以后这里看开汤,岂不美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3-15 16:32
                    收起回复
                      都没喝过,看过当喝过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3-15 16:56
                      回复
                        开汤认真,功课备足,赞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3-15 18:12
                        收起回复
                          又学到新知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3-15 18:27
                          收起回复
                            来转转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3-15 18:3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看喝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3-15 19: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