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发了个请教电助力软尾的帖子, 当时电助力软尾是真的少, 只看到cube,闪电有比较好的。 那时候闲鱼上也找不到什么车。 还好现在选择多了, 而我也骑了一段时间了,正好也扯两句。 大家看看,乐乐。

这个电助力软尾, 在国内的认可度是真的低, 包括大部分车友, 说起这个,就是不纯粹, 不正统, 比较抗拒。 。。一般都说买这个不好买电瓶车, 不好买青峰? 不过也能理解, 电助力这种车, 没有亲身体验很难接受。
不过接触后, 我现在也能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了, 而且我应该会长期继续持有电助力软尾, 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型消费。
我本人骑车十几年了, 最早就是骑山地车的, 那时候恨不得每个周末都要上山, 附近山头跑遍, 乐在其中。 后来随着工作, 生活 , 车子渐渐骑的少了, 就算要骑, 大部分时间也是以公路夜骑为主, 而且不得不说 ,现在骑山地车的人真心少了(山马不算), 而我骨子里还是相当喜欢骑骑山路,林道里面穿行的感觉的。
不过长期没有坚持锻炼,体能确实不行了,我手头一部100mm的软尾, 一部130mm的软尾, 我都觉得想上山是比较吃力的事情, 而且最重要一点 ,考虑到要骑到山脚下再上山, 轮胎都是比较窄的,降低通行阻力。 所以下山也不够抓地。


所以nicolai也好, cannondale也好, 再顶级的车骑着也就这样了。。
现在骑电助力, 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首先电机加入后, 对体力要求降低, 对通勤更加友好。 不用考虑上宽胎会不会爬不动,上长行程的叉会不会骑不动。。目前我用的是2.6的nobby nic, 下坡简直是无脑下。 而且因为电助力, 车子配件不一定需要那么顶级了。 不用考虑重量。
电助力后, 骑车心态也不一样了,更加淡定。 以往上山玩, 骑上去累个半死, 下来爽的飞起, 然后回家。 现在, 骑上山轻松,下山更爽, 到了山底下,意犹未尽再上一次 ,再下, 不够? 继续重复, 玩到尽兴了。 嗯, 回家, 开个一档助力, 溜达回家, 腿都不软。
真心建议有这个条件的尝试下电助力。 真心好玩, 尤其是大部分地方没有缆车,没有皮卡拉上山,电助力恰到好处。
有了电助力后,我上山骑车的频率明显高了很多。。。






这个电助力软尾, 在国内的认可度是真的低, 包括大部分车友, 说起这个,就是不纯粹, 不正统, 比较抗拒。 。。一般都说买这个不好买电瓶车, 不好买青峰? 不过也能理解, 电助力这种车, 没有亲身体验很难接受。
不过接触后, 我现在也能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了, 而且我应该会长期继续持有电助力软尾, 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型消费。
我本人骑车十几年了, 最早就是骑山地车的, 那时候恨不得每个周末都要上山, 附近山头跑遍, 乐在其中。 后来随着工作, 生活 , 车子渐渐骑的少了, 就算要骑, 大部分时间也是以公路夜骑为主, 而且不得不说 ,现在骑山地车的人真心少了(山马不算), 而我骨子里还是相当喜欢骑骑山路,林道里面穿行的感觉的。
不过长期没有坚持锻炼,体能确实不行了,我手头一部100mm的软尾, 一部130mm的软尾, 我都觉得想上山是比较吃力的事情, 而且最重要一点 ,考虑到要骑到山脚下再上山, 轮胎都是比较窄的,降低通行阻力。 所以下山也不够抓地。


所以nicolai也好, cannondale也好, 再顶级的车骑着也就这样了。。
现在骑电助力, 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首先电机加入后, 对体力要求降低, 对通勤更加友好。 不用考虑上宽胎会不会爬不动,上长行程的叉会不会骑不动。。目前我用的是2.6的nobby nic, 下坡简直是无脑下。 而且因为电助力, 车子配件不一定需要那么顶级了。 不用考虑重量。
电助力后, 骑车心态也不一样了,更加淡定。 以往上山玩, 骑上去累个半死, 下来爽的飞起, 然后回家。 现在, 骑上山轻松,下山更爽, 到了山底下,意犹未尽再上一次 ,再下, 不够? 继续重复, 玩到尽兴了。 嗯, 回家, 开个一档助力, 溜达回家, 腿都不软。
真心建议有这个条件的尝试下电助力。 真心好玩, 尤其是大部分地方没有缆车,没有皮卡拉上山,电助力恰到好处。
有了电助力后,我上山骑车的频率明显高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