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吧 关注:478,167贴子:9,181,610

甘肃蛇类图鉴作为甘肃人一枚,打算盘点一下甘肃分布的蛇,资料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甘肃蛇类图鉴
作为甘肃人一枚,打算盘点一下甘肃分布的蛇,资料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不易,望大家能多多欣赏。
本贴持续更新中间可能会有间断,一些物种因为找图困难可能会配错图或者缺图,如有错误还请指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9-03 18:46回复
    沙蚺:别名两头齐,为蛇目、蚺科、沙蚺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部地区,阿富汗、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我国分布于内蒙、甘肃、宁夏、新疆。共11个亚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9-03 18:47
    收起回复
      2025-07-31 19:39: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较为原始的中型无毒蛇类,目前已有较多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不仅可作为观赏宠物爬虫,还能入药,肉还可食用,皮也能商用,经济价值很高。头、颈区分不明显,尾短、末端钝圆。当地人称其为“土棍子”或“两头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9-03 18:47
      收起回复
        白头缅蝰(学名:Azemiops kharini)原名卡氏白头蝰,为蝰科缅蝰亚科缅蝰属的爬行动物。缅蝰属是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只有一属二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但数量稀少,应予积极保护。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9-03 18:49
        收起回复
          白头缅蝰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因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其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在之前发现的物种原名白头蝰,为白头蝰亚科白头蝰属的唯一物种,即A.feae(包括现在的白头缅蝰与黑头缅蝰),之后该属的新种被描述,即A. kharini,现在的白头缅蝰。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9-03 18:50
          回复
            短尾蝮(學名:Gloydius brevicaudus)為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
            分布於朝鮮半島、台灣本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地,多棲息於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於墳堆草叢及其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11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釜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9-03 18:52
            收起回复
              黑脊蛇(学名:Achalinus spinalis)为游蛇科脊蛇属的爬行动物。鼻间鼻沟短于前额鳞沟;颞鳞2+2;下枚前颞鳞入眶甚多;背鳞通身23行,全部起棱或仅两侧最外一行平滑,脊鳞不扩大;腹鳞144-177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9-03 18:54
              收起回复
                体背面棕黑色,背中央有1条醒目的黑脊线,线宽占脊鳞及其左右各半鳞;腹面色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9-03 18:55
                收起回复
                  2025-07-31 19:33: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锈链腹链蛇,游蛇科腹链蛇属物种,背面黑褐色,背侧有二行铁锈色纵纹。
                  生活于海拔620~1800米的山区、丘陵地带,常见于水田、道边、水域附近,白日活动。食蛙、蟾、蝌蚪,亦食小鱼。卵生,每次产1~7枚。
                  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9-03 18:56
                  收起回复
                    黄脊游蛇,有鳞目游蛇科。头较长,眼大,瞳孔圆形,背面红棕色,脊部有一约3枚鳞宽,镶黑边的黄色脊线,其前端伸延到额鳞,腹面及上唇黄色。无毒蛇,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干旱荒漠区。
                    生活在低海拔地区,水域附近或山坡树林中。蛇体细长,爬行迅速。性驯善,通常不咬人。为昼行性种类,有时夜间亦活动。饲养中投喂幼蛙,据文献记载食蜥蜴类动物。卵生。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9-03 18:56
                    回复
                      吃饭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9-03 18:56
                      回复
                        开更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9-03 19:00
                        回复
                          翠青蛇(学名:Cyclophiops major )属于游蛇科,翠青蛇属,全长1000毫米左右,身体绿色,吻端窄圆,鼻孔卵圆形,瞳孔圆形,背平滑无棱,仅雄性体后中央5行鳞片偶有弱棱,通体15行。半阴茎不分叉;精沟不分叉,精沟外翻态走向为稍外斜到顶,萼片大,背有弱小刺;半阴茎外翻态近柱形。卵呈卵圆形,橙黄色,幼蛇身体带有黑色斑点。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9-03 19:01
                          收起回复
                            多活动在耕作区的地面或树上,其活动海拔高度为200-1700米。翠青蛇性格极其温柔,通常不会主动进行攻击。夜伏昼出,主要于白天活动,夜晚则在树上睡觉;平时行动缓慢,但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主要捕食蚯蚓及昆虫。分布于中国、越南和老挝。
                            赤链蛇(学名:Lycodon rufozonatus),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链蛇属于无毒蛇。是一种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蛇。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9-03 19:02
                            收起回复
                              2025-07-31 19:2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赤链蛇为微毒蛇,游蛇科被认为其毒腺为达氏腺(Duvernoy)。被咬后通常无激烈中毒反应。通常以伤口红肿,皮疹,荨麻疹为主的中毒过敏表现。但过敏体质患者可能会有危险,切勿轻视及早就医。赤链蛇全长约1米,最大可达1.5米以上。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9-03 19: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