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吧 关注:818,292贴子:28,202,758

【曲柄脑袋】山地车避震系统闲谈(下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一系列知识普及(能帮你在基友面前吹牛)的文章,基本涵盖了山地车避震系统的大部分知识点,并尽我所能以机械类专业以外的爱好者能看明白的角度写出来。上篇讲了弹簧部分以及阻尼的原理,可以在精品区找到。


IP属地:广东1楼2019-07-22 18:14回复
    二楼


    IP属地:广东2楼2019-07-22 18:14
    收起回复
      2025-08-13 01:44: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完了笼统的阻尼结构,这一部分来看看阻尼在前叉后胆里都是长什么样的。
      首先需要说个前提,前叉后胆里几乎所有阀的形式据我所知均为垫片阀或者常通孔(说到“几乎”是因为有极少数的例外,例如Manitou SPV阻尼使用的滑阀)。根本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具体的参数则是每个品牌调教出来的成果。整套活塞的形式基本都与下图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就是各家会在可调节项上做出各种巧妙的机构(例如用锥头螺杆调节常通孔的面积,以及调节垫片预载等)。

      在这一章,我们可以把阀系视为整体,不再讨论阀系本身的参数,重点看一看设计师们是如何把阀系以及其他附属结构(IFP,油囊等)布置在前叉和后胆里的。
      长久以来避震工程师一直有一种执念,或者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性能更好,或者是他们觉得这样更好设计,总之他们总是爱把压缩和回弹两个方向的阻尼分开设计。你们或许也有发现,现在前叉大多数的压缩阻尼调节都在叉肩,而回弹阻尼调节都在叉桶,这是因为前叉里阻尼的布局大家都基本一样——顶部压缩阻尼,底部回弹阻尼。这一普遍采用的结构就是源于1998年的Manitou TPC(Twin Piston Chamber)构型。


      IP属地:广东3楼2019-07-22 18:15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7-22 18:16
        回复
          下面我们说一说前叉里具体的几种阻尼类型。
          首先想一想,上面既
          然已经说了活塞总成基本都长一个样了,为什么还会分这么多种阻尼呢?这些各式各样的结构其实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活塞在阻尼油里伸缩,往下压的时候泡在油里的活塞杆也会更长,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体积补偿的问题——多的那一部分活塞杆体积要从哪提供?以下大家就会看见工程师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出的各种方法。
          按最大的类别去分,它分为开放式阻尼和封闭式阻尼。开放式阻尼(Open-Bath)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阻尼油直接在叉桶里,阻尼组件在内管里,前叉里的油既是提供阻尼的阻尼油又是润滑内管的底桶油。开放式阻尼属于油气混合结构,也就是阻尼油不灌满,顶上还有空气。这样子活塞杆的体积就可以由压缩那部分空气来补偿。下图右侧为开放阻尼,左侧为封闭阻尼。


          IP属地:广东5楼2019-07-22 18:17
          收起回复
            开放式阻尼现在大家可能还有比较深印象的有2002-2009年的Fox系列(这根蓝尾巴白色的F100 RLC当年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以及各种老马祖奇,而大家对这类叉的最大印象就是润。整根前叉一直泡在油里保持润滑,这必须是摩擦力很小的。其次,由于整个底桶都是阻尼油,前叉的重量自然是下不来。老款开放油路F100保养手册上给的阻尼侧的阻尼油量是155ml,这直接就是半罐易拉罐的重量,更长行程的马祖奇更是喝油怪兽。这也难怪F100那时候达到了1.6kg,直接比同年SID重了两百克,放在现在这已经是自家轻量化林道前叉34 Step-Cast 29er 120mm的重量了。当然,开放油路阻尼也不得不提保养。由于阻尼油暴露在外容易脏,保养周期势必会短,但同时换油保养的操作也比较简单,拆开前叉倒了废油灌入新油即可,而不必像现在的前叉那样需要单独拆开阻尼。


            IP属地:广东6楼2019-07-22 18:18
            回复
              现在,为了更轻的重量,更长的保养周期,更稳定的表现,各款前叉已经罕有开放阻尼。大家已经全都转移到了封闭阻尼的阵地,例如下图Fox的FIT含义即为封闭阻尼技术(Fox Isolated Technology)。在介绍封闭阻尼之前我先说说定义,这里有不少人傻傻分不清楚。阻尼油和底桶油分离的(内管底部封住)即为封闭式,阻尼油也作为底桶油的为开放式。之前无论是网上还是线下,我都听过不少人对开放阻尼的奇特理解,甚至有的人觉得前叉压下去有“噗哧”声的就是开放阻尼。对,没错,噗哧声的确是气体的声音,开放阻尼也的确是油气混合的,但油气混合的可不止是开放阻尼一种,封闭阻尼也可以油气混合。更有甚者,我印象里贴吧里都见过有人说32sc都成了开放阻尼,拜托32sc要是有噗哧声,那是阻尼排气没排好啊......


              IP属地:广东7楼2019-07-22 18:19
              收起回复
                下面开始介绍前叉里常用的几种封闭阻尼构型。目前每一个牌子都会给自己的阻尼起一个单独的名字,广为人知的有比如什么FIT4啊,GRIP啊,Charger啊这些的,但从结构上来看其实会发现好多阻尼其实都是可以归于一类的。下面把几种常见的类型讲出来也有利于大家对各个牌子阻尼的理解,起码对于只认识一个名字的朋友会有些帮助...
                关于封闭式阻尼的介绍,乌托邦校长曾经写过一系列非常棒的科普文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也非常感谢校长在此文中给我的帮助)。下文跟他的文章内容类似,但校长的文章更多用来举例的是刚进入21世纪前后的前叉型号,现在的绝大多数玩家可能压根不认识,所以我这次尽量都以现在在产的或者大家常见的型号作为例子。本文经他允许使用了部分他的配图,但因为原图片他也没有找到,所以有几张图会带他的公众号水印。

                封闭式阻尼大体上按照结构,可以分为以上四类。下面开始逐一介绍。


                IP属地:广东8楼2019-07-22 18:20
                收起回复
                  2025-08-13 01:38: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油气混合阻尼(Open)

                  油气混合阻尼是最简单的一种封闭式阻尼,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油气混合阻尼就是开放式阻尼的结构做成了封闭式,顶部留有一部分空气补偿活塞杆的体积。这种阻尼结构简单,不需要多余的构造,但是剧烈颠簸时空气容易和阻尼油混合,造成阻尼效果降低(气体通过活塞自然是不一样的阻力)。有些前叉的“噗哧”声就是阻尼系统中的气泡(油气混合阻尼中溶解在阻尼油里的空气,或者其他类型阻尼没有排干净空气残留的气泡)通过阻尼活塞的噪音。
                  油气混合阻尼还分为内管作为阻尼管的In-Leg结构和匣式阻尼Cartridge结构。匣式阻尼因为阻尼管更小,阻尼油量也更少,重量明显更轻,而且也便于把整根阻尼单独取出进行保养。现在的高端前叉使用的封闭阻尼均为Cartridge形式,可以整根拆出。以Manitou为例,是否为Cartridge阻尼曾经就是MRD系列的标志之一。

                  使用油气混合阻尼的前叉现在简直不要太多。各种品牌的中端前叉用的阻尼基本都是这个形式。例如以前*丝版Fox的Open Cartridge,X-Fusion的RL2、RL、R之类,Rockshox的Motion Control全系列,三拓的XCR、神叉之类的都是油气混合阻尼。


                  Rockshox的Motion Control全系列,除了长相清奇的管状压缩阻尼外,是最典型的In-Leg油气混合阻尼的结构。


                  IP属地:广东9楼2019-07-22 18:23
                  收起回复
                    等养肥了在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22 18:25
                    回复
                      2.带IFP的封闭阻尼

                      前面提到油气混合阻尼在剧烈使用时性能会下降,而这一类阻尼就是为了解决油气混合的问题。图中可以看见,阻尼中在阻尼油和空气中间加入了一个浮动活塞(内部浮动活塞,Internal Floating Piston,IFP是也)把油和空气隔绝开,同时为阻尼系统内部加压,减少空化现象带来的影响提高稳定性。为了给阻尼加压,在IFP上方需要有弹簧背压,上图是一个高压气室作为弹簧,还有使用螺旋弹簧背压的。
                      IFP结构就比较厉害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赛车上使用,凭借稳定的性能在高端市场打出一片天,如今所有的赛车(两轮和四轮的)和高端跑车的减振器都是高压氮气背压的IFP结构。

                      IFP阻尼在前叉里各个牌子也基本都有对应的型号。老玩家津津乐道的“三气室”Rockshox SID的第三个气室就是阻尼里气弹簧IFP的背压气室。Suntour给Durolux使用的R2C2阻尼就是弹簧背压IFP结构。弹簧背压比气压IFP减少了启动阻力,下图R2C2也可以看到使用了很细的弹簧增加灵敏度。


                      提到IFP结构就不得不说Fox。Fox GRIP阻尼也是使用弹簧背压IFP的设计。GRIP阻尼是Fox在FIT4之下给自家入门级前叉使用的“低成本”阻尼,重量重于FIT4但是性能十分不错。凭借着性能完全不低于FIT4的GRIP阻尼(与同价位Rockshox中低端前叉使用的Motion Control油气混合阻尼,GRIP简直就是吊打),廉价的Fox 34 Rhythm刚推出就拿了Mtbr的2016年的年度最佳前叉的称号。


                      后来,Fox发现自己的GRIP阻尼实在是好用,就又在GRIP的弹簧背压IFP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2018年推出了的新一代旗舰GRIP2阻尼,替代RC2给36和40使用。与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GRIP不同,GRIP2是拥有高低速压缩和回弹四路调节,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高端阻尼。关于GRIP2的介绍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各项升级细节都有很详尽的描述(国外网站尤其详细),在例如高速油路设计,调节机构,抗起泡,自动排空等方面Fox也也都设计的很好。总之,就我的个人意见而言,GRIP2可以称得上是当今各方面优化的最完善,性能也是最好的传统阻尼之一。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7-22 18:26
                      收起回复
                        学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7-22 18:29
                        回复
                          催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7-22 18:29
                          回复
                            jj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7-22 18:30
                            回复
                              2025-08-13 01:32: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囊式(Bladder)阻尼

                              囊式阻尼是现在的“网红”款,这几年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由于上文的IFP结构增加了一个浮动活塞,就势必会多出一套密封件的摩擦阻力,而囊式结构就直接用一个可伸缩的橡胶囊实现体积补偿。阻尼油在上部的油囊里,往下压的时候油囊向外膨胀增大体积,这样既是完全封闭的系统又没有额外的摩擦阻力,启动阻力就会更小,也就是“更润”。
                              囊式阻尼也有自己的缺点,首先就是保养麻烦需要排空气,然后油囊这个橡胶件从长远的角度讲也有老化的可能。
                              说起油囊,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这几年大火的Rockshox Charger阻尼。自从RS在2015年底给16款Pike配上了新的Charger阻尼起,这个阻尼简直掀起一股风暴,引起各界围观,很多人似乎也是那时候才知道还有这种囊状阻尼。Charger系列现在已经更新到Charger 2.1,而且已经从轻的SID到重的Boxxer全系列普及了。


                              Fox的FIT封闭阻尼系列大家肯定都知道,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它其实是比Charger早上好几年的囊式阻尼。自从2010款Fox从开放油路改为封闭阻尼后,使用的FIT系列直到现在的FIT4都是油囊阻尼(下面两张图是2010款的FIT RLC阻尼)。


                              下图是现在FIT4阻尼的油囊。

                              其他牌子也有不少是油囊结构的,例如X-Fusion的高端系列使用的HLR阻尼

                              DVO Diamond也使用的是囊式阻尼,不过它家不走寻常路,用的是气囊。DVO的阻尼的橡胶囊里面是空气,外面是油,油往里压缩气囊。


                              IP属地:广东15楼2019-07-22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