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迟迟不做过敏源检测?因为问了很多医生说法不一,大部分儿科医生认为,一周岁前做,意义不大,湿疹大了就好了,因为反反复复湿疹,也看了不少次皮肤科,皮肤科医生建议做。回想孩子6个多月那次抽血化验是否缺钙,很难抽,孩子又遭罪,本身又有贫血,不想浪费那一大管血液,就一直拖。检查的结果,给了我蒙头一棍
应该是9个多月那次发烧后长达一个多月的反复腹泻,造成了食物过敏如此严重。可能原本是小小的过敏,演变成了中重度过敏,血清IGE700多
就算化验了过敏源,医生的看法任然不统一,有的认为,要回避过敏源,规避过敏食物至少三个月,有的认为,验血不一定准确,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表现来判断,比如看看某种食物吃或者不吃孩子有什么异常。,如果一直不给孩子吃某种食物,那孩子以后就真的没法吃了。
医学虽然是科学,有时候看起来又不那么科学,医生的判断,有时候也有经验性的成分,这也让我们患者很困扰,为什么医生的说法不一,到底该听谁的?
医学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似的螺旋式上升,可能以往言之凿凿的理论科研,经历反复验证再发展,到后面却发现是错误的。比如抗生素的使用,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医疗环境差,抗生素救了很多人,感冒吃抗生素输液很正常,而现在,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弊端,门诊输液都取消了。
像阿司匹林,从明星药品到发现副作用大跌落神坛面临停产,再到重新走上神坛
就像现在,很普及的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的手术,会不会在多少年后,也被认定为有失偏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