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吧 关注:452,460贴子:2,990,207

lilidrip测试和感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入手lilidrip测试两天,积累一些测试数据,感悟lilidrip的创新,带给手冲咖啡的思考是无限的。



1楼2018-06-10 22:42回复
    V60圆锥滤杯最经典,市场使用率最高,可操控性最强,冲泡方式变化多端,也是最能突出风味的滤杯。
    设计的初衷是锥形堆积粉层,使水流充分接触粉层,五分硬币大小的出水孔,减少堵塞可能性,加大出水效率。
    设计的目标是水流高效经过粉层,肋骨产生挤压作用,快速冲刷咖啡粉,从而带出风味和层次感。


    2楼2018-06-10 22:48
    回复
      2025-08-31 16:3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两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入门爱好者购买400元以内的入门手磨都是小锥刀盘,很多是陶瓷磨芯,没有中轴固定,研磨均匀度一般,细粉往往很多(20%以上),出品干净度很差。往往都属于20%细粉过萃状态,尖酸口感复杂,风味不明显。入门爱好者喝着这样的出品,还要强压着内心的不适告诉自己,这就是手冲咖啡的味道,里面有花香,草莓,柑橘,甜橙等热带水果风味。真的很怀疑人生,很好笑。
      还有就是以ek43, R120 为代表等高质量,高萃取率的大平刀磨豆机的普及使用,只要研磨度正确,V60滤杯萃取不足往往是很少见的,加上很多时候人们喜欢90-93度高水温,细砂糖研磨萃取,来提高萃取率,突出风味,然而很多时候是萃取稍微有些过度的,出现尖酸,木质纤维味道,甚至一些豆子不新鲜干净度不够,很容易出现杂味。


      3楼2018-06-10 22:52
      回复(1)
        lilidrip的作用是分散粉层,平面化分布,减少了水和粉层接触时间,都在高水温时接触粉层,快进快出,提高香气和风味,减少细粉过萃的可能性,干净度和甜度得到提升和优化,优雅解决了细粉多(20%以上),或者萃取过度的问题。
        入手前也看了一些测试的帖子,有些人玩极限测试,中细研磨度(摩卡壶研磨度),90度以上水温,四五次断流,细水流注入,感觉很神奇,效果如何,还是自己入手后做个详的测试。


        4楼2018-06-10 22:53
        回复

          同一款咖啡豆的不同研磨度测试(三段法,整体萃取时间控制在1:30左右)
          哥伦比亚 核果
          8克粉,90度,杯测研磨度(0.85um,过筛率70%),甜度不明显,酸度稍稍有点尖锐,中低温涩味明显
          8克粉,90度,手冲研磨度(0.85um,过筛率55%),口感干净,淡雅,甜度明显
          8克粉,90度,手冲研磨度(0.85um,过筛率60%),口感饱满顺滑,甜度突出,酸甜均衡,风味明显


          5楼2018-06-10 22:54
          回复
            不同咖啡豆相同研磨度和手冲手法测试(三段法,整体萃取时间控制在1:30左右)
            狮子王日晒(浅)
            8克粉,90度,手冲研磨度(0.85um,过筛率60%),风味突出,热带水果甜味干净明显,酸的层次感明显,口感清新
            哥伦比亚 核果(中)
            8克粉,90度,手冲研磨度(0.85um,过筛率60%),风味明显,甜度突出,酸甜均衡,口感饱满顺滑
            珍珠庄园 (中浅)
            8克粉,90度,手冲研磨度(0.85um,过筛率60%),非常干净(豆子本身的干净度很高),醇厚度中度,甜度中等顺滑,优雅的果酸出现在中低温
            意式拼配2(中深度)
            8克粉,90度,手冲研磨度(0.85um,过筛率60%),甜度非常好,醇厚度中度,复杂度一般,口感饱满,莓果香气突出,中低温回甘明显,稍稍有些苦


            6楼2018-06-10 22:55
            回复

              结论:
              lilidrip作用分散粉层,平面化分布,减少了水和粉层接触时间,都在高水温时接触粉层,快进快出,提高香气和风味,减少细粉过萃的可能性,干净度和甜感
              提升和优化
              无法体现的是口感醇厚度,复杂度,body欠缺
              冲煮建议,相同的参数和手法,比平时水温高2度,或者研磨度细一些
              适合烘焙度 : 浅度,中浅度,中度
              适合的豆子: 风味层次度高,酸度明显,干净度高,清新到均衡口感的


              7楼2018-06-10 22:56
              回复
                技术➕器具➕风味数据帖 很棒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6-10 22:58
                收起回复
                  2025-08-31 16:2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新玩具,多少钱剁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6-10 23:20
                  收起回复
                    我看评价很多是说提升body弱化风味,好像跟楼主得出的结论相反


                    IP属地:广东11楼2018-06-10 23:24
                    回复(5)
                      我个人更喜欢层次感,所以平时都比较少用了偷懒不像讲究手法,就拿出来用。


                      IP属地:广东12楼2018-06-10 23:44
                      收起回复
                        我用在bonavita的变色滤杯上的话,加上malo滤纸,下水速度飞快。一刀和三刀流的区别是非常大。
                        一刀中水流才会出现浸泡,柔和的口感,风味融合在一起了,很难区分,而且萃取时间很短,80秒就结束了。
                        三段注水的话,层次很好,能清晰喝到提示的大部分风味,body较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6-10 23:45
                        回复(10)
                          辛苦码字,题外话,对器具的测试,要采用盲测才准确,不要忽略了主观的暗示对于品尝的影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6-11 00:43
                          收起回复
                            哈哈,之前也入了,这个瓷的好容易就摔碎的。我也买了直径40mm的玻璃球做对比,其实差不多,可能感觉用玻璃球的body厚度能稍微好点。另外感觉比较适合新手,技术高人可以忽略这个玩具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6-11 01:18
                            收起回复
                              2025-08-31 16:2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来好的宣传还是必不可少啊,几年前就有同类型的12孔滤杯无人知晓,这款倒变成创新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6-11 05: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