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083贴子:10,061,692

回复:【梦语】赵姨娘的有理与无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事吧,说到底,还是探春做得不妥。
其实从一开始,李纨提出40两的方案,探春就应该顺水推舟,眼开眼闭。
本来三驾马车,未必事事都要她出来挑头。有进有退,才能游刃有余。
李纨的方案,并无不妥。既然没有制度,那么就按惯例。袭人的情况难道不能算惯例?有人说这是特例,可是从事后翻账本看,特例还不少。说明惯例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裁夺。
探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装糊涂。驳了李纨的方案,一方面置李纨于尴尬,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和赵姨娘正面冲突。赵姨娘的脾气她又不是不知道。自己有是赵姨娘的女儿,闹起来,还会伤害到自身。这是何苦。这件事,探春明显不适合亲自站出来处理。学学宝钗吧,该管的时候要管,该装傻的时候要装傻。


IP属地:上海71楼2018-04-11 11:23
收起回复
    无论是赵姨娘还是贾探春以及贾环,他们的悲剧,皆是时代,制度造成悲剧,嫡庶分明等级严格,能够直接质疑制度的本质不合理,便是红楼梦走在时代前列的最大理由,红楼梦的主义是什么,人文主义,突出人文,而不是所谓的天经地义,退一步,即便所谓礼,也更尊周礼,而非后来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礼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8-04-24 13:57
    回复
      2025-07-29 19:31: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正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下,赵姨娘处境才异样尴尬,半主半奴身份,主子面前,是奴才,做粗活,主子来了,赶着打帘去,待遇亦是天差地别,王夫人起码四个一两银子的丫头,自己二十两银子,赵姨娘只得二两银子,丫头也从原来一吊的降为每月五百钱,只是有点困惑,少爷和小姐倒是都是二两银子,宝玉在贾母特权下,伺候人暴多,倒没说月银也特权,还有似乎嫡出俗出也都是二两银子,并无例外。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8-04-25 13:39
      回复
        赵姨娘应该清醒认识,自己不配与嫡系比较,而是原该安于命运,做个顺民,这赵姨娘却偏偏不,扣了丫头要抱怨,少得了福利费要闹腾。。。。。但红楼梦是否提倡顺民,说实在也是值得深思的事,赵姨娘如何才能合理维护自身和自己切身利益呢?说实在,也是很困惑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8-04-25 13:49
        收起回复
          而对下也是尴尬,分明贾环收到戏子欺辱,不敢自行讨回公道,赵姨娘亲自出马,结果戏子毫不示弱,鸡飞狗跳,一场笑话,赵姨娘也是有理成没理了。过错在于,不该为这小事自降身份,这个时候,赵姨娘又有了身份了。奴才不是人,是猫狗宠物,不能自己去惩处,但若赵姨娘真如此,如管家偏宝凤凰丫头,自然只是自讨没趣,若是秉公,比如有一婆子仅仅嘴里不干净便被撵出大观园,欺辱少爷哪怕俗出,惩罚应该轻不了,那么这告发残害罪名又如何说?难啊,可怜的赵姨娘。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8-04-25 13:57
          回复
            赵姨娘和王夫人固然有千差万别,然而有一点但是类似,就是对子女的爱是真的,但是带着明显的功利。这是相对贾母对孙辈,特别宝玉那是纯粹的爱。王夫人爱宝玉是真,但更多考虑将来有靠,宝玉挨打,一句若珠儿在,打死一百个也不管了,固然有但是状态下,搪塞贾政的气话因素,也流露王夫人些许想法,将来依靠是首要,这是那个年代妇女的悲哀,毕竟无法独立。不过王夫人对嫡长孙似乎不太上心,难不成儿子能依靠,孙子却不能,孙子心中只有其母,没有祖母?母亲和祖母似乎不冲突。还是其他原因呢。总之不似贾母,对孙儿辈的宠溺满满的。同样,于赵姨娘,在他眼中他的一双儿女也是他立足贾府,争名夺利的资本。因此他一面仇恨阻碍儿子利益的嫡系一派,对于儿子的猥琐不争气,不反省自身,只是极尽辱骂。对于女儿,时刻盯着,能够利用一点是一点。才有探春初掌权,不愿权宜为他谋利就大闹议事厅的丑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8-04-27 13:27
            回复
              在这种心态下,便有不满探春为宝玉做鞋子,探春乖巧可爱,赞下月银钱,托哥哥买了那有意思儿又不俗气的东西,于是为哥哥做鞋感激,本来整正常小事,到赵姨娘处,得不着这好处,便不满了,扣出怨言。宝玉本就和事老,劝着探春多贴近赵氏母子,不要出麻烦。探春自然不认可这说辞,果断反驳,但也说了好些气话。这是封建伦常和血统那个更要紧,是更,不是唯一要紧的问题。红楼梦在这问题上,亦有不定感觉,从整本而言,礼教约束看的不是那么强烈那么重要,而在赵姨娘探春之间,愚妾敏探春,态度明显。论伦常,嫡系首尊,然后生母,皇宫亦是先母后皇太后,后圣母皇太后,但血缘而言,往往敬重嫡母,而亲娘更亲。从甄嬛传一句话,他日无论谁登基,都是母后皇太后,只是权柄下移,他怎么肯呢,相信虽是宫斗剧,郑小龙不会太脱离历史。圣母皇太后仗着自己是亲娘,嘴上尊嫡后,实质实权在握不是单一事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8-04-27 23:36
              回复
                当然还有一种的说法,嫡俗对立,搞内斗正是家族衰落的表现,探春深恶之,抄捡大观园,探春已鲜明摆明态度,护得丫头平安,呵斥内斗本质危害。且对探春而言,宝玉贾环一兄一弟,哥哥更护妹妹,更亲近,自然更亲近。如此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8-04-27 23:47
                回复
                  2025-07-29 19:2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探春其实就是要和小姨娘划清界限,才不肯装糊涂不肯躲。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2楼2018-06-26 16:34
                  收起回复
                    探儿太爱惜自己的翎羽了,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8-07-09 12:27
                    收起回复
                      赵姨娘要的不是银子,而是面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8-07-31 05:13
                      收起回复
                        此贴写的真好!无愧属精品之列。


                        IP属地:浙江87楼2018-07-31 09:57
                        收起回复
                          又是一帮只看表面的,我都懒得说了。


                          来自手机贴吧88楼2018-08-05 22: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