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这个人物比较特殊,按照实际地位袭人是和秋桐地位同等的,为什么不说赵姨娘呢,因为袭人是从王夫人那里领姨娘的工资,某种意义上相当她是长者赐,秋桐在书中仗着是贾赦赏的敢欺负二房奶奶尤二姐,凭的就是长者赐这三个字,凭的是对孝道的尊崇。赵姨娘按贾母对她的态度,对她是不是家长送的表示怀疑。即便同样出身奴仆的妾也有个三六九等。
袭人的实际地位是姨娘,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异议,不管她自己是怎么对待这个身份的,在这个身份上做了什么事,在王夫人那里就是“有周姨娘赵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哪怕王夫人不肯公开她姨娘的身份。甚至即便她实际身份不是姨娘,就是王夫人钱多烧的每个月拿二两银子给袭人,袭人母亲丧葬费也可以按贾家姨娘的待遇来卡,因为王夫人说了“打今儿起,有周赵两个的就有袭人的”
那么姨娘的丧葬费标准是什么呢?死了两个家里的给20两,外面的给40两。袭人不是贾府的家生奴才,赵姨娘呢,是贾府的家生奴才,所以按照前面王夫人的话+袭人是外面买来的,不是家生的奴才,所以袭人得到丧葬费40两
袭人得丧葬费40两这个事儿还有谁知道呢?贾母也是知道的,红楼梦54回【”凤姐儿道:“前儿太太赏了他四十两银子,也就是了。”贾母听说,点头道:“这还罢了。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死了………】
就赵姨娘和王夫人的关系而言,两人共享一个丈夫,儿子争夺一份资源的情况下。我觉着王夫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这种情况除非是个圣母否则大概都得有点不友善。书中说王夫人是个天真烂漫喜怒出于胸意的人,我觉着这个形容非常贴切,换句话说就是个老熊孩子。她不喜欢金钏,就打一巴掌撵出去,不喜欢晴雯就不顾晴雯重病也撵出去,不喜欢小戏子也撵出去,然而后面对于金钏会垂泪,小戏子决意出家又感叹可怜,对于她喜欢或者无感的,也还保持着最基本的善意。有人说王夫人只对不侵犯她利益的人友善,那么哪些侵犯她利益的人又为什么要去侵犯她所谓的利益或者说好听一点叫底线呢?即便这个人不是王夫人是路人甲乙丙丁,谁又能够对侵犯自己的人不管是利益还是底线仍能不翻脸呢?你可以说王夫人是迂腐的,她所谓的底线和利益都是落后腐朽的。我承认她落后她腐朽她昏聩,她的一切行为无论善恶都是基于她那对于我们而言已经落后了腐朽了的价值观而存在的。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价值观?主人可以对奴才生杀予夺,大丫头可以打骂小丫头?王夫人是一个什么人?一个17岁的少女天真烂漫,那是让人疼惜的,一个50岁的老太太还要天真烂漫,只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更何况还是一个昏聩的老太太,一个手里掌握许多人性命的昏聩的天真烂漫的老太太。然而她也曾经是一个【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的名门闺秀,生活啊!
王夫人和赵姨娘,王熙凤和尤二姐,夏金桂和香菱她们的悲剧都是妻妾制度的悲剧
赵姨娘们芳官娘们,那些你们厌恶的婆子们,当年未必不是现在的贤袭人,俏平儿,勇晴雯,慧紫鹃,也可能是唱着牡丹亭的芳官龄官们,她们拉出去配小子,一夜之间就从姑娘少爷身边的俏丫头变成了粗鄙小厮身边的黄脸婆,生活一下子下降到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的境界,又有谁的那份心性还能维持着不变?永远不要小看贫穷的力量,她可以使人面目全非,曾经看到一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说很瞧不起周围菜市里一个10来岁小姑娘圆滑的嘴脸,我却觉着那是她生活带给她的苦难,或许这份苦难将来能开出一朵花,或许她的人生因此荒芜,未来谁知道呢?赵姨娘们婆子们在生存中蹉跎了所有的尊严乃至灵魂,最终变得面目全非,令人生厌,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悲剧?你不原谅我的现在,只是因为你从没有经历过我的过去,除了天生的BT,每个人都是被生活塑造出来的,而红楼梦这部作品,每一个角色都真实的吓人,换句话说都是经过她们的生活雕琢而出的人物,这大概才是这部作品令无数人心醉的原因。我们曾经都以为我们可以成为林黛玉,最终却活成了某个不知名的路人甲…
我想红楼梦最大的悲剧或许不是林妹**了,而是有一天贾宝玉抠着脚对着一个小姑娘骂着“赔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