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1日漏签0天
星际迷航吧 关注:57,394贴子:927,64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星际迷航吧
>0< 加载中...

【ASDB】26世纪重巡洋舰 鸢尾花级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NCC1864
  • Q的审判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尝试设计了个26c星舰,正好填补局里26c设计的空白。风格尺寸以及数据参考宇宙级(EJ)。
顺便预告,花系列已定的后继舰还有两条,同时有1或2条待定,敬请各位期待


  • NCC1864
  • Q的审判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Federation Starship
Iris Class
联邦星舰 鸢尾花级
鸢尾花级重巡洋舰为26世纪中后期联邦“花”系列探索舰的一员。“花”系列探索舰由先进星舰设计局(ASDB)主导设计,旨在为星际舰队提供一支高速,可靠的科考力量,以便在战争期间仍能较为安全地从事科考活动。鸢尾花级即是ASDB向舰队提交的“花”系列首批设计方案之一。该级舰原本采用了类似宇宙级的曲速场,后为提高曲速能力改用四具较小的机舱,不得不使结构更为复杂,因而较晚才被建造出来。2573年,首舰鸢尾花号建成并进行了试航。在试航中她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高速航行性能,短暂达到了曲速9.9999999985的超高速,并在曲速9.9999与7级滑流的高速状态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同时曲速核心保有高出指标的出力冗余。但试航中也暴露出了非对称四机舱布局的一些问题:如在低曲速(低于曲速7)状态下由于曲速场的不规则性带来的剧烈震动,偏航控制困难,以及较大的空间损伤。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并进一步挖掘她的潜力,舰队于同年将她送至木星轨道船坞接受由ASDB执行的对桁架结构的优化改造:加装了曲速微调场发生器、量子场微控器,进一步优化了桁架外形以适应曲速场。在2574年的第二次试航中,她的航行稳定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于同年入役星际舰队。她在服役之时已是一艘装备完善的探索舰:她的大型碟部内布置有功能齐全的各类实验室及天像室,足以应对大多数科学实验及星图校准工作;她的工程舰体布置有空间宽裕的通体机库,以便停放各类联络艇、穿梭机或是探测器;她庞大的桁架结构上布置有长程传感器、大型传送阵列以提供科考保障,同时设有一对用于提高量子滑流效率的量子场微控器。拥有先进科考装备的同时,她也保有可观的自卫武备,她的自卫火力通常足以牵制强敌至她有机会利用超高速逃脱。一直到2580s,她仍是舰队中少有能接近曲速9.9/9,达到并保持7.1级滑流的星舰之一。2576年,她在圆满完成第一个五年任务后回到位于θ Normae星系的建造地——信望矩尺座西塔空间船坞进行时间系统的改装,由原先的试验型时间系统换装为技术成熟的战术型时间系统。2597年,她在执行第五次五年任务中于银河系外仙女座方向约四千秒差距处失联,据后续调查推测鸢尾花号或被卷入高维文明间的时间战争。该级舰因航行经济性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低速状态下需要耗费相当的能量维持稳定——而并未大量建造。服役期间该级舰的订单逐渐被同为花系列的樱花级与山茶花级替代。尽管如此,鸢尾花级仍以她们优良的综合性能为联邦的探索事业作出了诸多贡献,并为联邦新式高速多功能重巡洋舰设计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首舰参数:
舰名U.S.S. IRIS联邦星舰鸢尾花号
舷号NCC795391
舰种 重巡洋舰/重型科考舰
建造地 信望矩尺座西塔空间船坞
(Reliant Theta Normae Space Shipyard)
下水时间 2573
尺寸 2123m/1200m/330m(长/宽/高)
排水量 62,400,000t/67,000,000t/96,000,000t
(基准/标准/满载)
注:标准排水量指——
装配SS12大中型星舰标准传感器组
状态-5型标准吸能抗烧蚀层
具有5年高标准自持力(即不影响星舰所有正常功能情况下的深空探索能力)
足够约3场防御性战斗的战备品
少量(≤5)/无大型战术自航鱼雷
穿梭机×8 星际战斗机×4
该舰通常排水量约82~86Mt,配备——
“花”系列专用SIS14f传感器组
状态-5BN类中子态吸能抗烧蚀层
70年高标自持
约15场高强度战斗所需战备品
≥20枚大型战术自航鱼雷
各类穿梭机,战斗机,探测器若干
定员 210人
机动能力 曲速9.98(巡航) 9.9999 2d 9.8/9 15h
量子滑流6(巡航) 7.1 12h
脉冲速度 0.25c(巡航)
0.85c/0.91c(第二次改造前/后抵消上限) 0.97c 3h
额定脉冲加速度 126km/s² (前向)
22km/s²(后向)
78km/s²(侧向)
85m/s²(无SIF) 20m/s²(无惯阻)
脉冲推力上限1.2×10∧16N
滚转率 0.750s/rad(轴向) 6.200s/rad(径向)
动力系统 MarsIV-Mk7型核心阵列26组
额定功率2.454×10∧21W(每组)
T-104.6r联合分级聚变核心4组
额定功率1.03×10∧19W(每组)
T-102.0小型应急聚变炉1台
额定功率7×10∧16W
F-65主脉冲引擎2组
最大推力1.2×10∧16N
MF-63 微型脉冲引擎4组
最大总推力模 4×10∧15N
XXIV型曲速线圈组105×4
Mk71型量子场发生器1台
常规武备 XXV型相位阵列24条
XXVI型多功能阵列10条
8联Mk185型多功能发射管×4
5联Mk185型多功能发射管×6
2联Mk185型多功能发射管×6
8联Mk185型高速发射管×1


2025-08-31 21:37: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NCC1864
  • Q的审判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T-104.6系列
联合分级聚变核心
型号细分 T-104.6c/T-104.6f/T104.6r/T104.6s
设计时间 2565年
主要建造地 RTNSS/JUOS/MUOS
整合体积 约23,000~24,900㎥
整合质量 约64,400t
额定总功率 1.03×10∧19W
额定电力输出 0.26% 约合2.678×10∧16W
反应原料 氘/氚
原料来源 舰载储氢/巴萨德采集器/质能转换器
聚变类型 重氢聚变/氦聚变/碳聚变/氮聚变
循环介质 等离子态氦/碳/氮
等离子主要去路 脉冲引擎
反应室:
一级聚变室:
主反应 重氢聚变
约束类型 惯性约束
是否支持冷启动 支持
二级聚变室:
主反应 氦聚变
约束类型 磁约束
是否支持冷启动 不支持
三级聚变室:
主反应 氦/碳/氮聚变
约束类型 磁约束
是否支持冷启动 不支持
整合循环室:
由力场分流器分流残余原料,
排出重核产物(脉冲引擎反冲物质)
产物中氧气经去同位素重组后导向维生系统
详细设计参数及参考资料
身份识别代码
_ _-_ _ _ _-_ _ _ _-_ _ _ _


  • NCC1864
  • Q的审判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星际迷航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