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养鱼故事】一年走来。。。深刻感到知识与实践的重要性,以下结合网络大神资源,整理并转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滤材,各位三湖慈鲷鱼渔友一定不陌生,他是保持水族箱水质关键要素,依据过滤方式可分为化学滤材、物理滤材、生物滤材。
物理滤材:作用是滤除水中杂质,包括鱼粪便、食物残渣,减少这些固体物质残留在水体内,引起腐败变质,同时避免了生化滤材被污染。
生物滤材:主要功能是为硝化菌、亚硝化菌等有益菌提供适宜的寄居环境,尽可能多的附着来分解水中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化学滤材:一般起着辅助作用,帮助鱼缸来调节水质。

@ursuslover91 69's X-FIN极鱼底滤
接着我们就物理、生化、化学三方面分析一下目前市场常见滤材的优劣。
一、物理滤材

白棉
1.传统的物理滤材主要是白棉,制作工艺主要是热熔喷胶法,类似于无纺布、喷胶棉的制作方式。这种滤材的优点是制作成本较低,易于大批量生产,可根据需要生产出不同的密度(业内称之为不同的克重),广泛应用于目前大部分水族箱中;然而这种物理滤材多数含有粘合剂成分,浸泡在水中会向水中分解释放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有害物质;此外热熔喷胶法制成的材料,纤维丝之间结合不够紧密,清洗几次后,就会“散架”重复使用次数有限。

魔毯
2.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目前纤维类毛绒滤材逐渐兴起,这种滤材依据仿生学原理,在纺织层基底上使用栽绒工艺加上了纤维细丝,形成类似于天然水体中藻类的形态,利用纤维丝吸附小颗粒物质,利用基底过滤大颗粒物质。此类滤材的优点是过滤效果显著,久洗不烂,可反复使用;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种毛绒类滤材使用的材质令人堪忧,凡是懂得化纤纺织理论的人都清楚,这种毛绒布料,在出厂前一定都要经过上浆过程,目的是让毛绒牢固的附着在基底上,上浆所用的上浆剂有很大的学问,一般来说,用于纺织品面料的上浆剂多采用“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辅以“皂化剂”、“三聚磷酸钠”等辅料制成,用这种上浆剂制作的布料,用于服装、家居是没问题的,但是作为水族滤材,却有着很大的隐患,因为皂化剂、三聚磷酸钠等物质可溶于水,并分解出甲醛、偶氮化合物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导致鱼类慢性中毒。在目前水族行业没有规范性监管标准的今天,很多商家用普通的服装用毛绒布料制作这种滤材,谋取利益,令消费者真假难辨;只有使用“酸解淀粉聚酯浆料”的布料才能安全的用于水族过滤,不产生有害物质。目前国内正式通过国家权威机构可溶性化学物质检测国标(GB18401-2010)的毛绒纤维类滤材,可谓凤毛麟角。

生化棉
3.生化棉是一种同时具备物理和生物能力的滤材,具良好的渗透性。是一种合成材料,呈丝状柔软,作为过滤床的外(上)层铺设材料,它对水中的悬浮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并能蕴藏大量的耗氧生化菌。水流经滤材可以滤除水中絮凝的大颗粒杂质,提高水透明度,其粗糙且布满小孔隙的表面,可吸附大量硝化细菌,并供其生长繁殖,以分解水中氨、亚硝酸盐等有机物。当滤棉表面杂质污物积累过多时,稍稍清洗即可继续使用。过滤棉纤维较稳定,长期使用也不会互相粘合和缩小而变形,较其它滤材既不易腐烂又耐用,但为了不影响过滤效果,使用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更换。过滤棉可以用作过滤介质的第一层,也可用作最后一层,大多数情况下置于起始层以滤除大部分较粗的脏颗粒,使下层过滤介质不致于太脏,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在过滤器中,过滤棉安放厚度要适中,既不能影响水流通过,又要获得良好的过滤效果。很多人都认为它的作用很大而喜欢使用。它密度较低,较硬,不易变形,主要用作消音(滴漏),隔泡之用,亦有养菌的功能。
但因其表面积与培菌数量远不及传统生化滤材,在我们本来就有限的过滤空间里,相信你应该知道怎选择了 。
常见的以黑色和蓝色为主,功能上无分别。
二、生化滤材
相比于物理滤材,生化滤材在过滤系统中使用量更大,完全的主力。而一个好的生化滤材需要满足三个特点:
a、高效性(具有较高的孔隙率,适宜硝化细菌附着)
b、安全性(不能有毒素释放,不能引起水质硬度、酸碱度剧烈波动)
c、经济性(价格不能太过离谱,老百姓要用得起)。
目前市场上的生化滤材种类较为丰富,常见的大致可分为:天然滤材、烧结滤材、粘合滤材、塑料滤材四大类。
1.天然滤材,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天然材质作为生化过滤材料,目前比较常见的有火山石、麦饭石、珊瑚骨、牡蛎壳等。

火山石
此类滤材最大的特点是纯天然,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最安全的滤材,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首先说火山石,它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形成,孔隙率40%左右,较适合培养硝化细菌。但学过地质学的朋友都知道,火山喷发时,会带出地壳中大量含硫物质,通过对火山石的成分分析可知,其中硫化铁含量很高,这也是火山石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火山石中还含有铜、钼、铀、明矾石、膨润土、叶腊石等多种物质,长期浸泡水中,会析出硫元素、重金属离子,知道了这些,你还会放心的使用火山石吗?

麦饭石
这种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学名“石英二长岩”,含有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的确是活化改善水质的佳品,然而麦饭石的孔隙率只有5%-6%,可供硝化细菌寄生的空间很小,不建议做为生化滤材,培菌效能低下。就算归为化学过滤也能站得住。

珊瑚骨(沙)
以珊瑚或贝壳碎片组成,其主要成分中碳酸钙所占比例在90%以上,这意味着,珊瑚砂长期浸泡水中,会有大量钙离子析出,明显提高水质硬度和PH值,长期浸泡,水质PH值可飙升到8.6以上。因而适合用于养殖海水鱼、三湖慈鲷鱼过滤系统中。
通常使用8-16个月后需要更换。由于含丰富的孔隙结构,还可作为生物过滤系统的载体,培养硝化菌。
但因其表面积与培菌数量远不及传统生化滤材,请配合使用。

牡蛎壳
它其实算是可作为一种药材
,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另外含有镁、锶、铁、钾、钛、锰等微量元素。浸泡水中同样会析出钙离子,成果和珊瑚骨一样。但是,市场上买到的牡蛎壳多有残存的牡蛎肉,如清理不够仔细,在水中浸泡腐烂会导致二次污染。建议慎重使用。

细菌屋
2.烧结滤材,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滤材,主要有陶瓷环、细菌屋、细菌球等,这种滤材的制作材料主要是“高岭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制作工艺与陶瓷类似,运用发泡工艺,孔隙率最高可做到60%以上,使用广泛,相对安全。
特点是可以改变水流方向,使水体分流,微孔中,能溶纳大量的厌氧菌与其它生化菌。中空的柱形构造可以使水流通过柱状内腔时,形成涡流,将大颗粒污物击为碎屑,便于硝化细菌进行氧化分解。内孔直径介于60~300um的结构极适合于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这种滤材对水中微生物、蛋白质、氨、金属元素等吸附力极强,不具抗药性。
【但是长期使用此类滤材的朋友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此类滤材的培菌效率逐渐下降,或是出现跌酸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陶瓷环

细菌球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烧结滤材使用发泡工艺,内部微孔密集,纵横交错,一旦表面被污染,微孔极容易堵塞,堵塞后内部的微孔通道形同虚设,只有表面一层有水流过,可供硝化菌生存;而被堵塞的孔道内的硝化菌,逐渐因缺氧而死亡,死亡后细菌尸体分解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导致水体跌酸;新产生的硝化菌又无处安家,分解氨能力大大下降。】

玻璃环
与上述滤材接近的还有一种滤材“玻璃环”是由滑石粉烧制而成,多孔,表面积大,适合大量硝化菌居住,是养鱼不可缺少的滤材。当然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好是半年一换,每次换总量的1/2,留一半老环加一半新环即可 。玻璃环的强项是直接泡在水里,有效果面积比生化球大得多,能给硝化菌提供大量住所,但如果将玻璃环用于滴流,很多玻璃环将很难被水淋到,玻璃环表面又没有很强导流功能,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NO.1顶级粘合滤材
3.粘合滤材
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NO.1,通过热熔粘合方式,将石英颗粒、矿物质颗粒等物质聚集粘合成特定形状,并通过不同物质提供不同的功能特性。这种滤材使用安全,性能稳定。但是有一个显著的弊端,那就是比重较高,单位体积重量过大,如果您是养殖魟鱼的爱好者,使用NO.1填满你的大缸滤槽,您需要多准备一口缸的资金来购买滤材。

生化球
4.塑料滤材
是用高级浸水无毒塑料经过人工加工成的网孔结构的生物过滤球。过滤球的直径在2~5厘米,为多片状结构,内部多孔,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为吸附硝化细菌而设置的网孔结构,极有利于氧化作用中氧气的对流交换,
而且为硝化细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巨大的生化表面积。
生化球特别适合用于滴流式过滤器中,由于其孔径较大,对水不产生阻力,因而永远不必清洗。由于生化球的强项是用于滴流式,生化球表面有很强的水导流功能,会将每滴水和空气很好结合和自行分配给周边的其它生化球,并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在滴流环境中才能真正将其功能发挥出来,但如果把生化球直接泡在水里等于浪费了它表面的导流功能,同时生化球需要一定的数量,不然其表面积与培菌率上仍然不能和传统生化滤材相比,特别是大水体。
三、化学滤材
说到“化学滤材”通常为吸附性滤材,常见的如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水树脂等。

活性炭
是由木材经煅烧后加工制成,最大特点是能吸附水中的活性物质,可作为中层铺设的滤材。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化学性滤材,它经过两次燃烧,并经过磷酸处理以增加微孔的数目,从而增加了吸收杂质的表面积,结果它的表面积巨大,为 90~1000平方米/克,网孔孔径可达100~1000。
具有脱去水中黄色物质与去除异味的功能,此外还可使酸碱中和,pH 值趋于中性,特别是在水族箱使用药物治疗鱼病之后,用活性炭过滤水族箱中的水可吸附残余药物。但有时它的效用也较为有限,必须根据“装载量”的大小定期更换。当水族箱内水质发黄或经活性炭试剂测试为黄色时,说明炭的活性已消耗殆尽,这时就需更换活性炭,若超过有限期仍不置换不仅起不到吸附作用,反而有害。质量合格的活性炭在中度污染的水族箱中可使用3~6个月。
活性炭的使用量应根据鱼缸规格、水容量、活性炭吸附量等而定,但在水草水族箱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这类吸附性强的滤材,以免它们吸附营养液或基肥释出的营养元素,造成水草生长元素的不足。由于活性炭吸附效率非常高,若长期放入过滤槽中,脱色除臭后会吸附水中的有益物质,故要待水清澈无臭时,及时取出活性炭,利用盐水浸泡冲洗干净放于太阳下曝晒消毒,待下次再用。
在施加药物之前,也要取出活性炭,否则药物的作用物质很快会被吸附掉。新买的活性炭,要先用清水冲洗几遍,以免炭粉使水族箱水质混浊,再将活性炭装入筛孔袋并挂于水族箱过滤器中,只需很短的时间,水质黄色即显著淡化。
活性炭作为化学过滤滤材,通常都是与泡棉配套使用,将泡棉置于活性炭上方可避免水中大颗粒杂质吸附于活性炭上,影响化学吸附反应。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制造的活性炭其吸附效率存在差异,以椰子壳烧制的活性炭性能最佳,其次为动物骨骼制的效果也较好。活性炭的作用非常有效。

吸氨石
吸氨石吸氨石是拥有多孔而有渗透性的滤材.除了可以除氨离子,可以吸附有毒的有机物如毒性强的amonia及有害气体.也可以净化水质.使用新的吸氨石前,要先用水冲洗.吸氨石的寿命期很短。
以上便是我对滤材的收集与分享。。。
祝大家水清鱼靓


说到滤材,各位三湖慈鲷鱼渔友一定不陌生,他是保持水族箱水质关键要素,依据过滤方式可分为化学滤材、物理滤材、生物滤材。
物理滤材:作用是滤除水中杂质,包括鱼粪便、食物残渣,减少这些固体物质残留在水体内,引起腐败变质,同时避免了生化滤材被污染。
生物滤材:主要功能是为硝化菌、亚硝化菌等有益菌提供适宜的寄居环境,尽可能多的附着来分解水中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化学滤材:一般起着辅助作用,帮助鱼缸来调节水质。

@ursuslover91 69's X-FIN极鱼底滤
接着我们就物理、生化、化学三方面分析一下目前市场常见滤材的优劣。
一、物理滤材

白棉
1.传统的物理滤材主要是白棉,制作工艺主要是热熔喷胶法,类似于无纺布、喷胶棉的制作方式。这种滤材的优点是制作成本较低,易于大批量生产,可根据需要生产出不同的密度(业内称之为不同的克重),广泛应用于目前大部分水族箱中;然而这种物理滤材多数含有粘合剂成分,浸泡在水中会向水中分解释放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有害物质;此外热熔喷胶法制成的材料,纤维丝之间结合不够紧密,清洗几次后,就会“散架”重复使用次数有限。

魔毯
2.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目前纤维类毛绒滤材逐渐兴起,这种滤材依据仿生学原理,在纺织层基底上使用栽绒工艺加上了纤维细丝,形成类似于天然水体中藻类的形态,利用纤维丝吸附小颗粒物质,利用基底过滤大颗粒物质。此类滤材的优点是过滤效果显著,久洗不烂,可反复使用;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种毛绒类滤材使用的材质令人堪忧,凡是懂得化纤纺织理论的人都清楚,这种毛绒布料,在出厂前一定都要经过上浆过程,目的是让毛绒牢固的附着在基底上,上浆所用的上浆剂有很大的学问,一般来说,用于纺织品面料的上浆剂多采用“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辅以“皂化剂”、“三聚磷酸钠”等辅料制成,用这种上浆剂制作的布料,用于服装、家居是没问题的,但是作为水族滤材,却有着很大的隐患,因为皂化剂、三聚磷酸钠等物质可溶于水,并分解出甲醛、偶氮化合物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导致鱼类慢性中毒。在目前水族行业没有规范性监管标准的今天,很多商家用普通的服装用毛绒布料制作这种滤材,谋取利益,令消费者真假难辨;只有使用“酸解淀粉聚酯浆料”的布料才能安全的用于水族过滤,不产生有害物质。目前国内正式通过国家权威机构可溶性化学物质检测国标(GB18401-2010)的毛绒纤维类滤材,可谓凤毛麟角。

生化棉
3.生化棉是一种同时具备物理和生物能力的滤材,具良好的渗透性。是一种合成材料,呈丝状柔软,作为过滤床的外(上)层铺设材料,它对水中的悬浮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并能蕴藏大量的耗氧生化菌。水流经滤材可以滤除水中絮凝的大颗粒杂质,提高水透明度,其粗糙且布满小孔隙的表面,可吸附大量硝化细菌,并供其生长繁殖,以分解水中氨、亚硝酸盐等有机物。当滤棉表面杂质污物积累过多时,稍稍清洗即可继续使用。过滤棉纤维较稳定,长期使用也不会互相粘合和缩小而变形,较其它滤材既不易腐烂又耐用,但为了不影响过滤效果,使用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更换。过滤棉可以用作过滤介质的第一层,也可用作最后一层,大多数情况下置于起始层以滤除大部分较粗的脏颗粒,使下层过滤介质不致于太脏,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在过滤器中,过滤棉安放厚度要适中,既不能影响水流通过,又要获得良好的过滤效果。很多人都认为它的作用很大而喜欢使用。它密度较低,较硬,不易变形,主要用作消音(滴漏),隔泡之用,亦有养菌的功能。
但因其表面积与培菌数量远不及传统生化滤材,在我们本来就有限的过滤空间里,相信你应该知道怎选择了 。
常见的以黑色和蓝色为主,功能上无分别。
二、生化滤材
相比于物理滤材,生化滤材在过滤系统中使用量更大,完全的主力。而一个好的生化滤材需要满足三个特点:
a、高效性(具有较高的孔隙率,适宜硝化细菌附着)
b、安全性(不能有毒素释放,不能引起水质硬度、酸碱度剧烈波动)
c、经济性(价格不能太过离谱,老百姓要用得起)。
目前市场上的生化滤材种类较为丰富,常见的大致可分为:天然滤材、烧结滤材、粘合滤材、塑料滤材四大类。
1.天然滤材,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天然材质作为生化过滤材料,目前比较常见的有火山石、麦饭石、珊瑚骨、牡蛎壳等。

火山石
此类滤材最大的特点是纯天然,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最安全的滤材,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首先说火山石,它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形成,孔隙率40%左右,较适合培养硝化细菌。但学过地质学的朋友都知道,火山喷发时,会带出地壳中大量含硫物质,通过对火山石的成分分析可知,其中硫化铁含量很高,这也是火山石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火山石中还含有铜、钼、铀、明矾石、膨润土、叶腊石等多种物质,长期浸泡水中,会析出硫元素、重金属离子,知道了这些,你还会放心的使用火山石吗?

麦饭石
这种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学名“石英二长岩”,含有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的确是活化改善水质的佳品,然而麦饭石的孔隙率只有5%-6%,可供硝化细菌寄生的空间很小,不建议做为生化滤材,培菌效能低下。就算归为化学过滤也能站得住。

珊瑚骨(沙)
以珊瑚或贝壳碎片组成,其主要成分中碳酸钙所占比例在90%以上,这意味着,珊瑚砂长期浸泡水中,会有大量钙离子析出,明显提高水质硬度和PH值,长期浸泡,水质PH值可飙升到8.6以上。因而适合用于养殖海水鱼、三湖慈鲷鱼过滤系统中。
通常使用8-16个月后需要更换。由于含丰富的孔隙结构,还可作为生物过滤系统的载体,培养硝化菌。
但因其表面积与培菌数量远不及传统生化滤材,请配合使用。

牡蛎壳
它其实算是可作为一种药材


细菌屋
2.烧结滤材,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滤材,主要有陶瓷环、细菌屋、细菌球等,这种滤材的制作材料主要是“高岭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制作工艺与陶瓷类似,运用发泡工艺,孔隙率最高可做到60%以上,使用广泛,相对安全。
特点是可以改变水流方向,使水体分流,微孔中,能溶纳大量的厌氧菌与其它生化菌。中空的柱形构造可以使水流通过柱状内腔时,形成涡流,将大颗粒污物击为碎屑,便于硝化细菌进行氧化分解。内孔直径介于60~300um的结构极适合于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这种滤材对水中微生物、蛋白质、氨、金属元素等吸附力极强,不具抗药性。
【但是长期使用此类滤材的朋友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此类滤材的培菌效率逐渐下降,或是出现跌酸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陶瓷环

细菌球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烧结滤材使用发泡工艺,内部微孔密集,纵横交错,一旦表面被污染,微孔极容易堵塞,堵塞后内部的微孔通道形同虚设,只有表面一层有水流过,可供硝化菌生存;而被堵塞的孔道内的硝化菌,逐渐因缺氧而死亡,死亡后细菌尸体分解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导致水体跌酸;新产生的硝化菌又无处安家,分解氨能力大大下降。】

玻璃环
与上述滤材接近的还有一种滤材“玻璃环”是由滑石粉烧制而成,多孔,表面积大,适合大量硝化菌居住,是养鱼不可缺少的滤材。当然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好是半年一换,每次换总量的1/2,留一半老环加一半新环即可 。玻璃环的强项是直接泡在水里,有效果面积比生化球大得多,能给硝化菌提供大量住所,但如果将玻璃环用于滴流,很多玻璃环将很难被水淋到,玻璃环表面又没有很强导流功能,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NO.1顶级粘合滤材
3.粘合滤材
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NO.1,通过热熔粘合方式,将石英颗粒、矿物质颗粒等物质聚集粘合成特定形状,并通过不同物质提供不同的功能特性。这种滤材使用安全,性能稳定。但是有一个显著的弊端,那就是比重较高,单位体积重量过大,如果您是养殖魟鱼的爱好者,使用NO.1填满你的大缸滤槽,您需要多准备一口缸的资金来购买滤材。

生化球
4.塑料滤材
是用高级浸水无毒塑料经过人工加工成的网孔结构的生物过滤球。过滤球的直径在2~5厘米,为多片状结构,内部多孔,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为吸附硝化细菌而设置的网孔结构,极有利于氧化作用中氧气的对流交换,
而且为硝化细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巨大的生化表面积。
生化球特别适合用于滴流式过滤器中,由于其孔径较大,对水不产生阻力,因而永远不必清洗。由于生化球的强项是用于滴流式,生化球表面有很强的水导流功能,会将每滴水和空气很好结合和自行分配给周边的其它生化球,并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在滴流环境中才能真正将其功能发挥出来,但如果把生化球直接泡在水里等于浪费了它表面的导流功能,同时生化球需要一定的数量,不然其表面积与培菌率上仍然不能和传统生化滤材相比,特别是大水体。
三、化学滤材
说到“化学滤材”通常为吸附性滤材,常见的如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水树脂等。

活性炭
是由木材经煅烧后加工制成,最大特点是能吸附水中的活性物质,可作为中层铺设的滤材。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化学性滤材,它经过两次燃烧,并经过磷酸处理以增加微孔的数目,从而增加了吸收杂质的表面积,结果它的表面积巨大,为 90~1000平方米/克,网孔孔径可达100~1000。
具有脱去水中黄色物质与去除异味的功能,此外还可使酸碱中和,pH 值趋于中性,特别是在水族箱使用药物治疗鱼病之后,用活性炭过滤水族箱中的水可吸附残余药物。但有时它的效用也较为有限,必须根据“装载量”的大小定期更换。当水族箱内水质发黄或经活性炭试剂测试为黄色时,说明炭的活性已消耗殆尽,这时就需更换活性炭,若超过有限期仍不置换不仅起不到吸附作用,反而有害。质量合格的活性炭在中度污染的水族箱中可使用3~6个月。
活性炭的使用量应根据鱼缸规格、水容量、活性炭吸附量等而定,但在水草水族箱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这类吸附性强的滤材,以免它们吸附营养液或基肥释出的营养元素,造成水草生长元素的不足。由于活性炭吸附效率非常高,若长期放入过滤槽中,脱色除臭后会吸附水中的有益物质,故要待水清澈无臭时,及时取出活性炭,利用盐水浸泡冲洗干净放于太阳下曝晒消毒,待下次再用。
在施加药物之前,也要取出活性炭,否则药物的作用物质很快会被吸附掉。新买的活性炭,要先用清水冲洗几遍,以免炭粉使水族箱水质混浊,再将活性炭装入筛孔袋并挂于水族箱过滤器中,只需很短的时间,水质黄色即显著淡化。
活性炭作为化学过滤滤材,通常都是与泡棉配套使用,将泡棉置于活性炭上方可避免水中大颗粒杂质吸附于活性炭上,影响化学吸附反应。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制造的活性炭其吸附效率存在差异,以椰子壳烧制的活性炭性能最佳,其次为动物骨骼制的效果也较好。活性炭的作用非常有效。

吸氨石
吸氨石吸氨石是拥有多孔而有渗透性的滤材.除了可以除氨离子,可以吸附有毒的有机物如毒性强的amonia及有害气体.也可以净化水质.使用新的吸氨石前,要先用水冲洗.吸氨石的寿命期很短。
以上便是我对滤材的收集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