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兵法吧 关注:5,604贴子:49,184

《孙子兵法总体论》之一:“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新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子兵法总体论》之一: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新解
  《孙子兵法·火攻篇》提到:“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通常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没有利益不要行动,不做亏本的买卖,不打得不偿失的战争;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打无把握之仗;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要慎战。
  本人对此思考良久,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故引经据典,尝试作出新的解释,也许是颠覆性的理解。


IP属地:四川1楼2015-04-17 13:57回复
      理解一段话,要联系上下文来看。对孙子的话若有不同解释,则要把它放到《孙子兵法》全篇、要联系孙子的整体思想体系中来看,要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理解《孙子兵法》。所以,我把对孙子的学习、研究、理解,称作《总体论》或《整体论》。
      此帖是我研究《整体论》的一点收获。以后有新的体会,再同众吧友探讨。


    IP属地:四川6楼2015-04-18 00:29
    回复
      2025-08-18 04:22: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4-19 07:2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4-19 07:25
        回复
          学习研究《孙子》是为了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先要能入,后要善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4-19 09:11
          回复
            从总体上、整体上、系统上研究《孙子》极为重要。至少是要实现文本结构、思想体系的协同理解。也要区分中西思想方式不同,如孙子讲用兵,不是讲战争,视角不同,从战争视角去挑孙子之误i错可能不合适。但反过来,从战争角度去理解孙子i,也可知孙子与《战争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多于异,如孙子强调非久与进攻顶点可通,攻击重心与破人之国可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4-19 09:22
            收起回复
              非危不战中,危确实不该理解为危险i,与《孙子》语境不合。但理解为说值得商榷:无文本依据,且因为可以有另外理解的可能:危指的是对自身部署而言,即《势》中的。。“危则动”一句的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4-19 09:29
              收起回复
                看完了,赞同。LZ厉害。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4-22 11:44
                收起回复
                  2025-08-18 04:16: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结合春秋战例说《孙子》,从“整体”说《孙子》,楼主高见!
                  补充一点:孙子的根底是齐学传统,齐人从太公开始,即多生意思维,讲究“利”讲究“得”(看《史记》“齐太公世家”“货殖列传”即知),与鲁人尚仁、吴人尚勇全然不同。所以孙子的这句话,也反应了齐人(或齐学、齐兵学)的价值观。
                  现在说《孙子》者,多抓住一些名言警句,从理论到理论,由着个人理解漫天发挥,把个孙子都说烂了。


                  14楼2015-04-23 15:01
                  收起回复
                    这个可以用围棋来举例,围棋争夺的第一条是死活也就是生死存亡,就是做活,做眼。孙子兵法上叫先为不可胜。然后这个有了做眼空间这块棋要出头通畅,才能进攻威胁对方的弱棋。出头通畅了,必须注意与自己一方活棋的笼络不能被切断,这就相当于有了两只眼的生死存亡基本解决好了的踏实的活棋,必须再解决好已经出头通畅的棋的联断即生死存亡的问题。等到具备两只眼成为踏实的活棋,同时又出头通畅外势的时候,就是可以进攻对方的弱棋争夺利益了。如果不具备踏实的活棋与外势强大者两条。有多么有利的条件也不敢争夺利益,因为自己的棋生死存亡的问题和出头通畅以后生死存亡危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呢。所以说非危不战第一,谋定而后动的非得不战第二,非利不战第三。仅供参考。


                    IP属地:辽宁17楼2015-04-23 17:54
                    回复
                      说得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4-24 07:39
                      收起回复
                        利有近利,远利,局部利益,整体利益,利遇到人心,有不同的折射!展开论述,可以加深理解,文章总体不错赞一个。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6-06-28 17:47
                        收起回复
                          非利不动者:远计之、动则无先人之利,弗动、则不为害于后,虽百倍于费、而不能得其一利,力争之、利得而弗能用,用之而弗能守,守之而弗能动,此利之利,非利也,此非利者,弗动也。非得不用者:得之而不利于已战之前,弗得而不为患于已战之后 ,能够以小箝敌之大,敌不得不百倍于费、而不能得其一留,此不得之得,力得之、其利弗能得其一用,不能制敌,反受制于敌,如此者,弗得也。非危不战者:非形格勢禁,弗能得其全力,若非置身死地、险境焉能得其全利?非棼舟破釜、折桥,背水而战,岂能尽得其功?天时弗顺、地利不得、国不和而军不同者、情不知者,弗战也。
                          周吴孙武之【孙武兵法】“心攻”
                          丙申年夏、二零一六年七月一日
                          鬼谷洞俗家弟子、西安古兵学研究会研究员、推广者戴文敬启


                          24楼2016-06-30 12:54
                          收起回复
                              前几天,我收到楼上朋友的一帖短信,特别有趣!贴在此供大家欣赏:

                              我可能是不小心又说他造假,让鬼哭呻吟暴跳如雷吧?
                              类似的短信,我不止收到一款。这是大约两年前收到的:


                            IP属地:四川25楼2016-06-30 14:54
                            回复
                              2025-08-18 04:10: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兵法贵在变化,咬文嚼字的读兵法难得其精意!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6-09-09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