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吧 关注:218,756贴子:8,270,335

昌航图书馆资源私人整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IP属地:江西1楼2015-04-14 20:08回复

    其实这个贴子内容很一般,但标题却取得很大,这只不过是一个标题党的习惯而已。内容上说,这是个私人推荐的书单。不过,限制有二,一是所列的书目都在图书馆馆藏范围内,二是推荐的书本人多少都翻过,并且觉得还有点意思。书单所推,不分传统新旧,也不以经典杂类而排,只望给各位闲暇的阅读添点趣味而已。


    IP属地:江西2楼2015-04-14 20:10
    回复
      2025-08-31 21:21: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拓展阅读:活不明白 孙睿 写毕业大学生寻工作、找爱情的故事,风格依旧保持一致,可能略逊于草样年华。
      晃晃悠悠 石康 《奋斗》作者的旧作,写作年限应该还早于孙睿。描写九十年代左右大学生及毕业后的生活,文笔情节稍显平淡,特殊的年代,相同的境遇。
      理工大风流往事 张韬(ZT) 三国人物的现代大学版,图书馆有这本以及此书的外传,情节上夸张为主,调侃性很强。


      IP属地:江西4楼2015-04-14 20:12
      收起回复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全明一朝的浩浩长卷
        明朝那些事儿(简称明)一书最早兴起于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坛,当年明月这个名字来自晏几道词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也就是《明》一书作者石悦后来广为人知的网名。回到书上,当年明月用了三年的时间描摹了全明朝三百年的历史(1344年-1644年),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体,加入小说笔法,对明朝十七位帝王以及名士权贵兼有平民百姓等进行了全景展示,并参入对官场、沙场、名利场、宫廷等的大量描写及讨论。其实就以全书而论,当年明月除了略显幽默的文笔和宏大的架构外,并不能算极为出色。因为涉及的人物复杂,历史跨度大,当年明月的功底还是有真材实料的。而且书总共七册,对于任何写手来说,要将人物选择、角度裁决、议论评析等一系列安排得好,确实不容易。说明白点,就是全明的近三百年历史,七本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明一书的普及历史功能应该要高于其解读历史功能(个人观点)。这几年的通俗读史可以说是快速崛起,自《明》一书就有一堆某朝那些事或相似他类型的书籍,要说就这些现象来说,有利也有弊。按当年明月的说法,他是把《明》一书当正史来写,查阅准备的资料也是蔚为壮观,就以后来读者的反应来看,应该是争议也有,但认同看好的更多。回到书上,《明》一书当然也写就了不少鲜活的人物,比如朱元璋、朱棣、于谦、张居正、王阳明等,没有太讨巧的笔法,时不时还有惊人之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年明月说他想写的是一部可以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无疑,他应该是做到了。那就让各位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
        馆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友谊版,平装,另一个是磨铁,精装。友谊版翻得有点难以见人,磨铁版又更适合收藏,不太适合翻阅。


        IP属地:江西7楼2015-04-14 20:16
        收起回复

          拓展阅读: 1644:帝国的疼痛 聂作平 公元1644年民间甲申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大明被攻破首都北京、也就是满清入关、也就是崇祯自缢梅山的那一年。这是古老帝国的沉痛往事,更是汉人王朝的终结。全书除外结语,分为六章,描写了崇祯、李自成、努尔哈赤、史可法等晚明各色人物一同走向那陈旧破碎的一年。作者笔下,1644年真正的含义不在明亡而在历史由此将它的目光转向西方,而在中华古典精神至此划上句号。全书的笔调应该说是沉痛的,而内容也是发人深思的。尤其是相比《明》一书,显得更为细腻,而感情也更充沛。相比《明》一书,少了些许诙谐,多了几分深思。其实,《明》一书描摹了整个明朝,这点就占了大便宜了。个人感觉就相同内容(即明亡)的笔法来看,本书是要好于《明》一书的。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也就是万历首辅张居正入土后五年,也就是戚继光、海瑞离世的一年,是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然也是普通帝国王朝的一年。原作是英文作品,《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作者是华裔历史作家黄仁宇,后翻译为《万历十五年》。应该说上面提到的《1644》一书应该受此书不少影响,仅从目录就可看出。这书也算比较老了,最早的内地版本1982年,也畅销了近三十年。同时应该说这书对如今说史的许多作家和讲师都有影响,就算以现代眼光看此书,笔法内容、行文叙述也相当“现代”,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写。同时此书也是作者提出“大历史观”的作品,其中“可以从数目字上管理”为枢纽概念。就个人感觉,全书兼具叙述议论和感慨抒情,而且眼界开阔,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年这一人这一事。与1644相比,胜在眼光和厚重,在冲突、感情上则有所欠缺(个人观点)。此书曾入选“改革开放二十年影响中国最大的二十本书”。 特别说一句是,黄仁宇先生的作品《中国大历史》馆藏也有,是黄仁宇“大历史观”的作品,不过没翻过,不好评价。


          IP属地:江西9楼2015-04-14 20:20
          回复

            拓展阅读: 我就这样读论语 罗忠学 这是本很有意思的书,不管是文笔还是内容都很有趣。当时的情况是在图书馆书架论语相关的一堆书里瞎看,没想到动了这本书,封面也是蛮有意思的。这书跟《论语》的关系其实不大,但其中对《论语》的看法和意见确实很有意思。当然,非要说是对经典的不尊重,那就无话可说了。
            易经的奥秘 曾仕强 这书是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的讲稿整理,不过个人还是觉得书比讲座好点。书的主要内容说白了就是讲易经、八卦。讲阴阳、讲太极、讲卦象,对《易经》倒没有提及太多,也就着重讲了乾卦和坤卦。其实虽然讲的是易经,不过也是引申到社会交往中了。不过如果对《易经》有兴趣的话,这书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讲得实在也形象,读起来也很轻松。直接看易经会比较困难,不过推荐《易经》给人看更困难。当然对于命相堪舆之学,信不信也只是是个人观点,不必强求。


            IP属地:江西12楼2015-04-14 22:31
            回复

              野火集 龙应台
              女作家的胸中块垒
              很难想象这书中许多的愤慨忧心之词是出自一位女子之手,毕竟一般莫说杂文就是要脱离缱绻缠绵的情海对女子就已经不一般了。这书中的名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应该是不少人接触过的。回到书上,其实也就是一篇篇的杂文。其中有对社会的看法,有对体制的批评,有对公民的倡议,有对文化的思考,乃至于有对大学生的评论。辛辣率真的文笔,直接痛快的质问。其实看书的时候就想,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作家能够写出连一般男性作家都不敢发表的言论。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可能就是如此。本书主要批判了台湾当时民众对社会不公平等不合理现象无谓的忍耐,鼓励台湾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愤怒。只有形成一种氛围时,民众的利益才能得到维护。也就有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书中提到的有些说法从表面上讲确实有些道理,但有时也带有些文人的一厢情愿。(不过有些时候是非对错真的很难说,就比如说大陆的这书内容就有删节)。
              馆藏版本内容的删节已有提及,就是封面其实也让人不解,馆藏量应该不大。


              IP属地:江西13楼2015-04-15 09:57
              收起回复

                拓展阅读: 目送 龙应台 这是一本散文集,相比较来说这书更有女作家的意思。就文笔来说,确实符合散文的标准,够“散”。原来能发出如此激昂的话语的女作家,确实也有温情天真的一面。其实看作者的照片也确实看不出会写出野火这样的文章,不过也恰好印证了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就行文来看,内容平淡了许多,而且心绪更为内敛。不过就是有点略显苍凉薄冷,出于对龙应台的全面了解,此书可以一看。
                不服从的江湖 王怡 其实这里提一下这书,主要是为了引出下一本书。但放在这里也无不可,因为这也是一本杂文集。不过讨论的内容有点意思,有一部分是对武侠小说的内容进行社会制度、法律效用的探讨,也算很有意思了。不过这里不是调侃,而是严肃得议论,值得一看。


                IP属地:江西17楼2015-04-15 15:02
                回复
                  2025-08-31 21:15: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拓展阅读: 古金兵器谱 王怜花 这是本挺不错的书,尤其是对于武侠爱好者来说。这书的主题是对金庸和古龙作品的许多人、情,进行发挥,同时夹杂的是作者对当年大学时光的感慨。同类的作品极少,但这书却很有味道。从这可以发现,当年读武侠的,跟如今看网文的,真的是有相差很多。
                  江湖段子 温瑞安 没错,这里的作者就是温瑞安。去年开始,图书馆里加了金庸的几本书,古龙的基本没有,而温瑞安的《四大名捕》三册馆藏里有。而《江湖段子》这书说白了,也就是温瑞安一堆作品里的“格言集”,对于不愿看长篇武侠的读者来说,这个可以试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格言式武侠的开创者,很有可能是,古龙。


                  IP属地:江西20楼2015-04-15 22:24
                  收起回复

                    聊聊狭义相对论 仰观苍穹思寰宇
                    国内科普的一个亮点
                    应该说国内的科普著作,总是给人一种很怪异的感觉,其中经常拿出来提的《十万个为什么》,很明显是少儿读物,于是乎,国内的科普就在少儿读物一路走到黑了。不管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很明显在上个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补充。各学科知识的容量已经超过了普通大众的接受程度,所以科普才开始起传播以及解释科学理论以及研究的作用。这就意味着这个科普是绝对不分年龄的,所以少儿浅显类读物的要,适合青年的当然也得有。到了近几年国内的情形才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比如果壳网的上线,以及科学松鼠会等。
                    回到书上,这书原先是相对论吧里的一个贴子,后来经过整理出了实体书,作者原先好像也是个读物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科普著作,原理上说,应该是科学和文学一定配比的产物。不同配比,效果也就不一样。高中课本里,对于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能够讲到的东西太少,而实际上这些理论也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很多理论都在更新以及验证。但聊胜于无,先从狭义相对论开始补也是不错的选择。从目录就可以看出,作者应该是对于传统文化相当偏爱,当然也可能是武侠小说看了不少。文笔、内容都可圈可点,主题内容应该算是物理学史的范畴,加以一定理论推导以及介绍。
                    馆藏的话,科普类的书,似乎基本没什么人翻,三楼科普类书架上大都落满了灰,由此可见一般。


                    IP属地:江西21楼2015-04-16 10:33
                    回复

                      拓展: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科学松鼠会 这书是由以上提到了的科学松鼠会的多位成员的一个作品选集。参与作者30人,其中17人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其中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相关的内容很多,东西也很杂,同时主编为姬十三,此书推荐的人也很多,比如梁文道、刘慈欣等等。算是科学松鼠会的一个集体亮相,不过整本书倒是不长。
                      难以企及的人物 蔡天新 这书由十七篇随笔和一则访谈组成,主要探讨了数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成材环境,他们的贡献、思想。这些伟大的数学家,有的在人文领域也有杰出贡献,如毕达哥拉斯、海亚姆、笛卡尔、帕斯卡尔、莱布尼茨、庞加莱,有的则个人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如费尔马、牛顿、欧拉、高斯、希尔伯特、拉曼纽扬、爱多士。至于数学与文学、政治的关系,这是两个非常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针对当前中学就已文理分科的情况,本书提出一些全新的观点。实际上,这一段内容出自图书馆此书的简介。


                      IP属地:江西22楼2015-04-16 21:52
                      回复

                        暗时间 刘未鹏
                        程序员的心理学
                        这本书内容其实很杂,按图书分类是在心理学那一类,同时作者也认为算是一本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学的角度探讨生活和学习的书。总体感觉,还是回归这书的原本为好,这书的大体内容是作者多年来的博客选集,一定意义上,也有励志的内容在里面比如介绍作者的求学、求职等历程。
                        主体内容围绕着“暗时间”概念,所谓暗时间,也就是在平时吃饭、喝水时,可用于思考的间隙。书里提到比较多的是,多利用思考时间,尽量避免思考误区以及偏见,从而在实际意义上比普通人多活几年。因为作者是程序员,所以免不了会对计算机以及逻辑等一堆东西会有涉及。不过个人更为关注的是作者连续多年坚持写有一定质量的博文的一个坚持习惯。实际上每个人脑子里很多想法念头真的是一闪而过,如果不能记录下来,那就很有可能再不会碰到了。而且个人也认同一点,文字即便有时不够精准地表达思想,但文字却具备强大的可复制性,
                        馆藏的话,应该不多,不过书看起来挺新的。对于心理学、自我认知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同时厌烦了一堆励志学的也可以翻一翻。


                        IP属地:江西23楼2015-04-17 16:11
                        回复

                          拓展:怪诞心理学 理查德 对于心理学,不只有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书主要是作者曾经进行过的大量的实验以及对一些有趣现象的分析,所以很多理论看起来都是不可思议。没事翻一翻,增加个人趣味也是可以的。不过正如心理学自身的局限一样,有些东西看似符合心理学,哪怕是经过实验,结论也未必可信。
                          错觉 约瑟夫 也是一部心理学有趣现象的书,整体内容来看,少了不太靠谱的诸多实验,而直接进行现象探讨。此书在《暗时间》里应该是有推荐,应该说近几年类似的书,不算少了,内容也大同小异,无非是靠谱和不靠谱的区别而已。但这类书真正的价值还是在于,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时候,人,都是非理性的,同时带有大量偏见。


                          IP属地:江西24楼2015-04-17 23:49
                          回复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高铭
                            非常态人群的世界
                            首先说一下,对于这本书的真实性,个人持怀疑的看法。之所以列在这,是这书可以作为一种创新型写作,此书主体算是科幻小说,至于依据,不光是书的所谓第一本神经症以及人格障碍人群的记录,事实上很不凑巧,本人曾经的一位室友就是这类非常态人群中一员,而且作者也在一定程度模糊处理,所以如果一定要说这书有纪实性,实在是欠考虑。另外,书名所谓的天才,实际上也没发现书里有谁有天才的特质,所以这书被夸大的成分实在是很难说。其实真要说得实在些,这书就是本有趣的书,里面会有不少奇怪但又很有意思的见解看法。不过如果作为科幻小说来说,这些想法,那就一点都不算新鲜了。撇开对于非常态人群的眼光,这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这类人群的想法及行为方式,但是这里涉及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对于这类非常态人群的描写限制问题,而这恰好是这书的卖点。全书说白了就是,一些不寻常的想法,如此而已。


                            IP属地:江西30楼2015-04-22 10:51
                            回复
                              2025-08-31 21:09: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慕兰诗 任欢
                              这本书受众应该会相当少,毕竟作者既不出名而且作品也只能算写得不错。当时挑了这本书,只是看到封面还不错。这是本一位上海大学女生的现代诗集,一共七八十首作品。其他如海子、顾城等人的诗集,不敢随便置评也就不便列出了。倒是这本书给我些许翻翻现代诗的希望,重点就是不复杂,而且风格还算轻松,略带点古风。总体来说,文笔确实不够“文学”(但个人感觉还行),一来作者年轻,二来笔法结构并不复杂。说白了也就是少女偏爱的一些东西,浅愁轻恨。对于古体诗词有难度,或者偏爱古风的,可以试试。原理上说,席慕容的诗作更为可观,有机会再说了。不过缺少对现代诗的理解,有印象的也就这本不算名家的作品了。
                              馆藏的话,不多,估计也就两本。


                              IP属地:江西31楼2015-04-25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