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49贴子:111,188

回复:每天理解一首杜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杜甫《官定后戏赠》赏析 1
卷224_62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才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正八品下)。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儿,和他平素“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未免相差太远,杜甫有点啼笑皆非,所以便写了这首自我解嘲的诗来赠自己。
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⑴。
老夫怕趋走⑵,率府且逍遥⑶。
耽酒须微禄⑷,狂歌托圣朝⑸。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⑹。
作品注释
⑴此句说明不作河西县尉之故。唐时县尉一面要鞭打人民,一面又要拜迎宫长,有时自己也不免受鞭笞。
⑵趋走,犹奔走,指侍候上司。白居易诗:“一为趋走吏,尘土不开颜。”白时为盩厔县尉,故自称趋走吏。盖本此。说怕,其实是讨厌。
⑶此句是说比作县尉多少自由些,故曰且逍遥。杜甫不是贪图个人逍遥的,所以这是一句牢骚、无聊的话。
⑷此句说明就任率府之故,其实也是牢骚话,所谓“戏语”。杜甫作官,当然不是为了弄几个买酒钱,但这样的官职,又能作出什么对国家人民有利的大事业来呢。
⑸托是托庇。这句是说在这个圣明的朝廷可以纵吟狂歌,无所忌讳,是任率府的又一原因。
⑹杜甫这时家在奉先,一官羁绊,回家不得,所以说“归兴尽”,但又想回去,所以说“向风飙”。(杜甫不久还是回了家,并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那首名诗。)
译文
我不去做那河西县尉,
  不愿渡那奉迎官长的悲惨凄凉小人生涯。
  再说我很害怕趋奉奔走的礼节,
  就权且在率府落得个清闲自在吧。
  喜欢饮酒就应该有微薄的俸禄,
  狂吟放歌托庇于圣明的朝廷。
  原来想回家乡的兴致已尽,
  回过头来面对那暴风,不禁惟有叹息而已。
作品简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才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正八品下)。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儿,和他平素“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未免相差太远,杜甫有点啼笑皆非,所以便写了这首自我解嘲的诗来赠自己。名为戏,其实很伤心,据《夔府书怀》诗:“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则此诗当作千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旧历十月前后。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1楼2015-03-20 22:01
回复
    杜甫《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赏析 2
    卷224_62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作品赏析
       (原注: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鹤注】十三载冬,公《进西岳赋表》云“长安一匹夫”,则其时尚未得官也。其改卫率府参军,乃在十四载。《夔府书怀》诗所云“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是也。《杜臆》,戏赠,公自赠也。晚唐人自贻、自赠等题本此。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①。老夫怕趋走②,率府且逍遥③。耽酒须微禄④,狂歌托圣朝⑤。故山归兴尽⑥,回首向风飙⑦。
      (公辞尉而就率府,盖取逍遥自在,得以饮酒狂歌耳,然亦不得已而为此,故有回首故山之慨。按:赵注云:方官未定时,公《赠崔学士》诗云“故山多药物”,“欲整还乡旆”。今官已定,无复归山之兴,唯有临风回首耳。)
    ①庾信诗:“凄凉多怨情。”《晋书》: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即解印,赋《归去来词》。
    ②《列子》:“趋走作役,无不为也。”
    ③《诗》:“于焉逍遥。”
    ④《晋书》:阮咸耽酒浮虚。
    ⑤徐干《中论》:“或披发而狂歌。”
    ⑥应醪诗:“日暮归故山。”
    ⑦班彪《北征赋》:“风飙发以飘飖。”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读杜甫《官定后戏赠》
    作者:锋棱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2013-10-08 17:03
    大材却小用,
    杀鸡弄牛刀。
    古来文人没,
    尽吃此一招。
    原诗: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2楼2015-03-20 22:03
    回复
      当前位置:习古堂国学网>> 唐诗宋词>> 学诗百法>>体裁·七十六 学作五古法
        体裁·七十六 学作五古法
        作五古有四要:曰分段,曰过脉,曰回照,曰赞叹。
      先要分段,首段笼罩全篇,以下一段一意,防杂乱也;次要过脉,名为血脉,此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也;又次要回照,谓十步一回顾,以照题面;末要赞叹,每段作一消息语,以赞叹之,全篇局势,方不迫促,若短篇则每句以第三字为关捩,尤宜法意。兹示作法于下: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上诗通首用仄韵而不转者,首两句言其地,次两句言其状,五六两句实写望字,末两句高瞻远瞩,气象不凡,非老杜安得有此。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 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上诗通首用平韵而不转者,起四句言下山,承四句言访友,转四句言置酒,末二句言就宿,层次分明,诗情淡远,不愧为金科玉律也。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7楼2015-03-22 17:14
      回复
        《杜甫的幽默》
        鲍吉尔·原野
        杜甫喜饮,言“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老杜时任左拾遗,囊中清虚,酒债却俯仰俱是。这样的话由自己说出来,怎能不幽默。
        唐朝诗人好酒,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为他们画像。“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官至秘书监,在杜甫笔下像顽童一样可爱,难怪能取下所佩金龟换酒。杜甫所刻画的酒徒,不仅有官,还有宗室兼大官僚汝阳王李琎。“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趜车口流涎”,李王爷见到路上的酒车竟馋出哈喇子,是“哈酒族”。这些描写并不受到怪罪,可见当时的文风与世风都很真率并且宽容,这是幽默的基础。所谓官职与文名在彼时没到达吓人的程度,讥讽与漫画之均无不可。杜甫对自己也没有遮掩,说“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的师傅乃是痛饮,并非道学冬烘之辈。
        作律诗,写景抒情易,勾画人物难。老杜乃为此间圣手,下笔传神,诙谐有之。卜居成都草堂时,杜甫有两首写客访的诗,一曰《宾至》,一曰《客至》《宾至》未注明来客姓氏。对此人,杜甫大约并不想见,说“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连行礼都懒得做一下样子。来客不是一般干部,车多势众,引起老杜不满:“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贬着自己,骂着对方。末尾两句更显奇异:“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言含致歉之意,意寓鄙薄之情。桌无杯盏,偏请观花,来客其状何堪?药栏即花圃,客人也许是来谈文章的,老杜说没什么招待,看看花吧,辛辣。
        另一首《客至》,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说:“花径不曾为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喜欢何如?又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惯与田父野老对饮,在此征求崔的意见:搞搞新意思,怎么样啊?朴素温暖,似风俗画。在《夏日李公见访》一诗中,亦有“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这样喜人的句子。杜甫贫居,墙低,借酒打墙头而过,俨然生产队风光。至于招待的东西,杜甫称:“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拿风景宴客,聊充菜肴,又幽默。喝着说着,主人怕酒水不足,“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此景如电影一样富于画面感,与腐朽的儒生气息毫不相干。
        他不在意流露一己的窘局,且从其中看出乐趣。如人所皆知的诗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一如看到了丰子恺的水墨。人称子美作诗工谨,此为信言,但老杜也有只抒性灵的章句,甚至开个玩笑。如:“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批评花开得太过鲁莽,称“春色无赖”。在有名的《登楼》一诗中,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颇费猜详,沈德潜批“气象雄伟,笼盖宇宙”。而拆开看,杜甫或许有意错置,似应读如“万方多难伤客心,花近高楼此登临”。
        由于选本的原因,人们眼里的杜甫悲壮凝重,遮蔽了他的亲切、幽默甚至辛辣。指出诗圣的幽默并非是一种不敬。杜甫真挚,这是大幽默家的特质,藉此远避油滑。如写逃离安史叛军回朝,“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状窘境也是自嘲。再如,杜甫年届五十,坐客依人,说不出的苦,当索米不成空手而归时,“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愁颜面对愁颜面,是不应有的一模一样。读到此,有一些想笑,但被悲伤罩住。末一句“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是大幽默景象,大悲伤景象。后人在此如果发笑,笑声里已含满了泪水。
        1,从杜甫的幽默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2。第5节中“后人在此如果发笑,笑声里一满含泪水”其中后人发笑是由于什么?(原文回答) 笑声中已满含泪水是由于什么?(自己话回答)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9楼2015-03-22 18:00
        回复
          古诗词阅读! 古诗文阅读原则!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首联为什么写“独看”?从谁的角度来写?表达了什么感情?
          (2)试对颈联中“湿”字和“寒”字作鉴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模拟题答案
          (1)诗人远离家门,所以只留妻子在家中独自望月,思念自己。从妻子的角度来写。诗人月夜想象家中妻子望月思念自己,表达了夫妻的相互思念之情。
          (2)“湿”和“寒”字写出了妻子望月时间之久,感情至深,哀婉至切。
          考点梳理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主要考查你对 古诗词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
          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魔方格学习社区。
          古诗词阅读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07楼2015-03-26 19:55
          回复
            得舍弟消息二首 赏析 1
            卷217_45
            杜甫
            【其一】
            近有平阴信⑴,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⑵,寄食一家村⑶。
            烽举新酣战⑷,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⑸。

            【其二】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⑹,深负鶺鴒诗⑺。
            生理何颜面⑻,忧端且岁时⑼。
            两京三十口⑽,虽在命如丝⑾。

            注释
            ⑴《春秋》:昭二十三年,晋师在平阴。《史记》:陈平降汉,王使参乘,监诸将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平阴,乃古津济处也。《唐书》:平阴县,隋属济州,天宝十三载州废,县属郓州。
            ⑵《楚辞》:“欲侧身而无所。”孙楚诗:“饯我千里道。”
            ⑶《史记》:韩信寄食于漂母。《战国策》:冯谖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寄食门下。江淹书:“俯首求衣,敛眉寄食。”
            ⑷《喻巴蜀文》:“烽举燧燔。”《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战,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韩非子》:酣战之时。
            ⑸《楚辞》有《招魂》篇。
            ⑹《两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随笔》云:北人以乌声为喜,鹊声为非。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至于弦弩挟弹,击使远去。《北齐书》:奚永落与张子信对坐,有鹊斗于庭树间,子信曰:“鹊言不善,当有口舌事。今夜有唤,必不得往。”子信去后,高俨使召之,且云敕唤,永落诈称堕马,遂免于难。白乐天在江州,《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曰:“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然则鹊言固不善,而乌亦能报喜也。
            ⑺《诗》:“鹊钨在原,兄弟急难。”
            ⑻陆机诗:“生理各万端。”
            ⑼柳恽诗:“独枕怅忧端。”谢灵运诗:“两京愧佳丽。”
            ⑽张远注:两京,公在西京,弟在东京也。三十口,合公与弟家属而言,公《赴奉先》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止言十口,可明征矣。
            ⑾《后汉书·刘茂传》:孙福为贼所围,命如丝发。
            作品评析
            此诗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载)。黄鹤注:诗云“两京三十口”,又云“烽举新酣战”,当是天宝十五年作。
            仇兆鳌《杜诗详注》:首章,初得消息,怜弟而复自伤也。赵汸注:次句,有吾以汝为死矣之意。侧身,言避寇不敢正行。一家村,指平阴荒僻之乡。二句正述所传之信。赵次公注:酣战曰新,见杀伐未休。血痕曰旧,见乱离已久。招得几时魂,恐死期将至,不复相会也。次章,叙兄弟远离,而叹资生无计也。弟不能归,空传乌鹊之喜。公不能往,深负鹡鸰之诗。见虽有消息,而彼此悬隔也。何颜面,穷困而惭。且几时,销忧无日。家口危如丝发,不但兄弟两人难保矣。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21楼2015-04-03 21:29
            回复
              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赏析 2
              卷217_45
              得舍弟消息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作品赏析
                【鹤注】诗云“两京三十口”,又云“烽举新酣战”,当是天宝十五年作。
              其一
                近有平阴信①,遥怜舍弟存。侧身千里道②,寄食一家村③。烽举新酣战④,啼垂旧血痕。不知临老日,招得几时魂⑤。
                (首章,初得消息,怜弟而复自伤也。【赵汸注】次句,有吾以汝为死矣之意。侧身,言避寇不敢正行。一家村,指平阴荒僻之乡。二句正述所传之信。【赵注】酣战曰新,见杀伐未休。血痕曰旧,见乱离已久。招得几时魂,恐死期将至,不复相会也。)
              ①《春秋》:昭二十三年,晋师在平阴。《史记》:陈平降汉,王使参乘,监诸将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平阴,乃古津济处也。《唐书》:平阴县,隋属济州,天宝十三载州废,县属郓州。
              ②《楚辞》:“欲侧身而无所。”孙楚诗:“饯我千里道。”
              ③《史记》:韩信寄食于漂母。《战国策》:冯谖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寄食门下。江淹书:“俯首求衣,敛眉寄食。”
              ④《喻巴蜀文》:“烽举燧燔。”《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战,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韩非子》:酣战之时。
              ⑤《楚辞》有《招魂》篇。
                其二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浪传乌鹊喜①,深负鹡鸰诗②。生理何颜面③,忧端且几时④。两京三十口⑤,虽在命如丝⑥。

                (次章,叙兄弟远离,而叹资生无计也。弟不能归,空传乌鹊之喜。公不能往,深负鹡鸰之诗。见虽有消息,而彼此悬隔也。何颜面,穷困而惭。且几时,销忧无日。家口危如丝发,不但兄弟两人难保矣。)
              ①《两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随笔》云:北人以乌声为喜,鹊声为非。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至于弦弩挟弹,击使远去。《北齐书》:奚永落与张子信对坐,有鹊斗于庭树间,子信曰:“鹊言不善,当有口舌事。今夜有唤,必不得往。”子信去后,高俨使召之,且云敕唤,永落诈称堕马,遂免于难。白乐天在江州,《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曰:“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然则鹊言固不善,而乌亦能报喜也。
              ②《诗》:“鹊钨在原,兄弟急难。”
              ③陆机诗:“生理各万端。”
              ④柳恽诗:“独枕怅忧端。”谢灵运诗:“两京愧佳丽。”
              ⑤【张远注】两京,公在西京,弟在东京也。三十口,合公与弟家属而言,公《赴奉先》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止言十口,可明征矣。
              ⑥《后汉·刘茂传》:孙福为贼所围,命如丝发。
              -----------仇兆鳌 《杜诗详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22楼2015-04-03 21:31
              回复
                得舍弟消息 【《得舍弟消息二首》之外的】【有人称为:《得舍弟消息》其三
                《全唐诗》卷225_47
                「得舍弟消息」杜甫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注释
                  由於这首诗比较冷门,一般的诗选都未选录,某些诗选里只有前两首。但都没有相关的赏析。吾等不才,试释如下。
                《全唐诗》卷217_45
                  其一: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平阴,应该是今山东平阴县。战乱之时,杜甫只身前往长安,在小村里寄宿。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指安禄山被掐死之后,史思明再烧战火。这无疑是在百姓的旧伤口上再加一刀。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意思是这样的战乱中,不知道有几人是真正临老而死的魂魄。
                《全唐诗》卷217_45
                  其二:
                  汝懦归无故,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睡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汝:你(指杜甫之弟),懦:身体弱。衰:同样是弱,弟弟身体弱、回不来,自己身体弱、去不了。
                浪传,就是空传。乌鹊喜,在这指有人归来的喜事。鶺鴒诗,用了《诗经》<棠棣>的典故:鶺鴒在原,兄弟急难。【鶺 jī,鸰líng ,鹡鸰:1. 鸟类的一属。最常见的一种,身体小,头顶黑色,前额纯白色,嘴细长,尾和翅膀都很长,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虫和小鱼等,属受保护鸟类。2.喻兄弟。《诗.小雅.常棣》:"鶺鴒在原,兄弟急难。" 后以"鹡鸰"比喻兄弟。 3.亦作"脊令"。】因为杜甫没有去救自己的兄弟,所以说“深负”。
                生理,此处应该是指人生的道理。兄弟相救本是人生之理,我却无能为力,有何颜面。 忧端且睡时,指睡前仍然担忧这事,睡不着。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指一家三十口分散在两个都城,*(指长安和东都洛阳)。虽然都还活著,命已如游丝一般垂危了。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自己无法照顾兄弟而忧伤。
                  其三 【《得舍弟消息二首》之外的;有人称为:《得舍弟消息》其三
                《全唐诗》卷225_47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乱后,指安史之乱,长年的战乱,使离开家乡的人们反而习惯了他乡的漂泊。汝书犹在壁,指弟弟的家书还在旁边,汝妾已辞房。辞房,离开房间。旧犬,老犬,养了很久的犬。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为了生存东奔西走,因此积劳成病。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25楼2015-04-05 20:33
                回复
                  杜甫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赏析 1
                  《全唐诗》卷217_1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⑵。
                  爱客满堂尽豪翰⑶,开筵上日思芳草⑷。
                  安得健步移远梅⑸,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⑹,百壶且试开怀抱⑺。
                  垂老恶闻战鼓悲⑻,急觞为缓忧心捣⑼。
                  少年努力纵谈笑⑽,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⑾。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⑿。
                  何刘沈谢力未工⒀,才兼鲍昭愁绝倒⒁。
                  诸生颇尽新知乐⒂,万事终伤不自保⒃。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⒄。
                  如渑之酒常快意⒅,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⒆,古人白骨生青苔⒇,如何不饮令心哀。
                  作品注释
                  ⑴《杜臆》:古人重名讳,端、复、薛华、李白,诗中直称其名,此今人所无者。朱鹤龄注:《旧唐书》:杨绾谥文正,比部郎中苏端持两端。卞圜曰:端,时白衣。《唐科名记》:端,来春始及第,独孤及《燕集诗序》:右金吾仓曹薛华,会某某于署之公堂。薛复,未详。
                  ⑵《孔丛子》: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友以行,交游以道。《蜀志》:许靖,夙有名誉。
                  ⑶曹植诗:“公子敬爱客。”《前汉书》:陈孟公,每大饮,宾客满堂。
                  ⑷《晋书》:车胤,善于赏会,耐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书》:“正月上日。”注:“上日,朔日也。”《楚辞》:“何所独无芳草兮。”
                  ⑸乐府《巾舞歌》“健兵哺,谁当吾。”
                  ⑹残,余也。王粲诗:“冰雪截肌肤。”
                  ⑺《诗》:“清酒百壶。”《九章》:“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此怀抱二字所本。古诗:“临风送怀抱。”
                  ⑻蔡邕《房桢碑》:“享年垂老。”庾信诗:“雷辕惊战鼓。”
                  ⑼谢灵运诗:“急觞荡幽默。”《诗》:“我心忧伤,叔焉如捣。”
                  ⑽古乐府:“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书》:赵李诸侍中,皆谈笑大噱。
                  ⑾《抱朴子》:“风格端严。”《颜氏家训》:“体度风格,去今实远。”
                  ⑿杨慎曰:此诗本是东山李白,俗本改作山东。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改,近世作《一统志》,遂以李白入山东人物,而反引杜诗为证,儿子郢书燕说矣。钱谦益曰:按《旧书》: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钱易《南部新书》亦同。元徽之作《杜工部墓志》亦云:山东人李白。盖白隐于徂徕,时人皆以山东人称之,故杜诗亦曰山东李白。曾巩以旧史为误,非也。近时杨慎,据李阳冰、魏颢序,欲以为东山李白。阳冰云:歌咏之际,屡称东山,颢云: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此亦偶然题目,岂可援据为称谓乎?杨好奇曲说,不足取也。李东阳《麓堂诗话》:唐士大夫,举世为诗,而传者可数,其不能者弗论,虽能者亦未必尽传,高适、严武、韦迢、郭受之诗,附诸杜集皆有可观。子美所称与,殆非溢美。惟高诗在选者,略见于世,余则来之见也。至苏薛乃谓其文章有神,薛华与李白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耶?
                  ⒀《梁晋》:何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编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何氏语林》: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休文、陈郡谢玄晖、琅邪王元长,以气类相推毂。
                  ⒁《宋书》:鲍照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愁绝倒,诗有愁为不及也。《世说》:“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⒂《汉书·翟方进传》:努力为诸生学问。《东观汉记》:相者谓班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楚辞》:“乐莫乐于新相知。”
                  ⒃《书》:“万事隳哉。”阮籍诗:“一身不自保。”
                  ⒄见风吹水动,便想添杯作酒,总是欲多饮以宽怀耳。梁武帝诗:“碧玉捧金杯。”
                  ⒅《左传》:“有酒如渑。”《前汉书·栾布传》:“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⒆张綖云:井是贵者之墓,犹今言金井也,楚人皆谓楚王坟为井上。塌,倾颓也。
                  ⒇鲍照《挽歌》:“枯髅依青苔。”
                  作品评析
                  此诗是杜甫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载)正月初旬所作。
                  黄鹤注:是时方讨禄山,故云“恶闻战鼓悲。”若京归已陷,身在城中,不应诗中无一语及之,岂能快意于酒,复简薛华乎。薛华同在座中,此乃醉后记叙席上情事而简之。
                  全诗二十七句,分四段,前三段,各六句,末段九句收。
                  首段叙端复筵宴。上三该主宾,下三点时景。有神有道,言两人契合非偶。
                  次段则当筵有感。春带余寒,固当借酒舒怀。生逢世乱,又当藉酒宽忧。少易成老,不如纵酒欢笑。作三层写意。
                  三段乃臻简薛华。计东曰:长句,谓七言歌行,太白所最擅场者。太白长句,其源出于鲍照,故言何刘沈谢,但能五言,于七言则力有未工,必若鲍照七言乐府,如《行路难》之类,方为绝妙耳。公尝以“俊逸鲍参军”称太白诗,正称其长句也。
                  末段结醉歌之意。新知乐,谓主宾相得。不自保,谓乱离可忧。气酣四句,承新知乐,忽忆三句,承不自保。此处忧乐,与前悲笑相应。
                  远注:白骨青苔,人生不免,亦可以自遣矣。
                  仇兆鳌《杜诗详注》:杜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如此篇首提端复,是主,再提薛华,是宾,又拈少年诸生,则兼及一时座客。其云悲笑忧乐,腰尾又互相照应,熟此可悟作法矣。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6楼2015-04-10 12:56
                  回复
                    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唐诗赏析 2
                    《全唐诗》卷217_1
                    引用典故:何刘沈谢 鲍昭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一作羽)觞为缓忧心捣。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何(逊)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评注
                    《唐诗品汇》:刘云:第能此起,不患辞穷(首二句下)。刘云:此老歌行之妙,有不自知其所至者(“近来海内”二句下)。
                    《杜臆》:诗须出自性情。今佳辰胜友,会集一堂,岂非快事?而“开怀抱”即接以“战鼓悲”,“乐新知”即接以“不自保”,才是自家做诗。
                    《唐诗快》:可谓老气横九州。冲门而出,遂成名句(首句下)。健甚(“近来海内”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梅鼎祚曰:悲壮可喜。周珽曰:成局在手,穿插顿挫,色色匠心。其点睛处,尤有鳞甲飞动之势。唐陈彝曰:“急觞为缓忧心捣”七字练前语,极散缓矣;至“气酣日落”数句,才振作。唐孟庄曰:杜不虚赞,恨薛华歌不传。尾七字,振起一篇。
                    《诗辩坻》:子美“文章有神交有道”,虽曰深老,且起有势,却是露句;宋人宗此等失足耳。滔滔一韵,未见精工。至“气酣日落”以后,浮气乃尽,真力始见耳。
                    《义门读书记》:唐初七言歌行,多用齐梁旧体,至公等乃专法鲍明远《行路难》,极于遒壮,故诗中专以“长句”为言也(“近来海内”句下)。
                    《杜诗详注》:杜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如此篇首提端、复,是主;再提薛华,是宾;又拈少年诸生,则兼及一时座客;其云悲笑忧乐,腰尾又互相照应。熟此可悟作法矣。
                    《围炉诗话》:子美如《苏端薛复篇》言饮酒者不多,而“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宛似太白语。
                    《唐宋诗醇》:词气朴老,脉络井然,末幅纵笔排宕,单句径注,亦别有神味。
                    《岘佣说诗》:“文章有神交有道”七字,总提有力,以下便挥洒日如;“气酣日落”一段与赠郑虔“春夜沈沈”后半同一笔墨,所谓气足神王处也。
                    《读杜心解》:“坐中”以下,另表“薛华”,次座客也。而“诸生”句随手总束端、复,“万事”句随手蹴起醉怀,使笔正似梨花枪矣。看他将三人分作两处,日身夹入中间,而末段之醉怀,正伏根于夹入一段内,既变化,复细密。
                    《昭昧詹言》:起叙端、复开筵,是点题。起句妙,先起棱。“安得”三句插入。“百壶”以下叙饮,入薛华,亦是点题。“气酣”以下,总收起棱,神气俱变。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7楼2015-04-10 12:58
                    回复
                      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赏析 3
                      《全唐诗》卷217_1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
                      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
                      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
                      如何不饮令心哀。

                      作品赏析
                      【鹤注】此诗是天宝十五载正月初旬作。是时方讨禄山,故云“恶闻战鼓悲。”若京归已陷,身在城中,不应诗中无一语及之,岂能快意于酒,复简薛华乎。薛华同在座中,此乃醉后记叙席上情事而简之。《杜臆》:古人重名讳,端、复、薛华、李白,诗中直称其名,此今人所无者。【朱注】《旧唐书》:杨绾谥文正,比部郎中苏端持两端。卞圜曰:端,时白衣。《唐科名记》:端,来春始及第,独孤及《燕集诗序》:右金吾仓曹薛华,会某某于署之公堂。薛复,未详。
                        文章有神交有道①,端复得之名誉早②。爱客满堂尽豪杰③,开筵上日思芳草④。安得健步移远梅⑤,乱插繁花向晴昊。首叙端复筵宴。上三该主宾,下三点时景。有神有道,言两人契合非偶。
                      ①孔融《荐祢衡表》:“思若有神。”
                      ②《孔丛子》: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友以行,交游以道。《蜀志》:许靖,夙有名誉。
                      ③曹植诗:“公子敬爱客。”《前汉书》:陈孟公,每大饮,宾客满堂。
                      ④《晋书》:车胤,善于赏会,耐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书》:“正月上日。”注:“上日,朔日也。”《楚辞》:“何所独无芳草兮。”
                      ⑤乐府《巾舞歌》“健兵哺,谁当吾。”
                        千里犹残旧冰雪①,百壶且试开怀抱②。垂老恶闻战鼓悲③,急觞为缓忧心捣④。少年努力纵谈笑⑤,看我形容已枯槁⑥。
                        (次则当筵有感。春带余寒,固当借酒舒怀。生逢世乱,又当藉酒宽忧。少易成老,不如纵酒欢笑。作三层写意。)
                      ①残,余也。王粲诗:“冰雪截肌肤。”
                      ②《诗》:“清酒百壶。”《九章》:“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此怀抱二字所本。古诗:“临风送怀抱。”
                      ③蔡邕《房桢碑》:“享年垂老。”庾信诗:“雷辕惊战鼓。”
                      ④谢灵运诗:“急觞荡幽默。”《诗》:“我心忧伤,叔焉如捣。”
                      ⑤古乐府:“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书》:赵李诸侍中,皆谈笑大噱。
                      ⑥《屈原传》:“形容枯槁。”
                        座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①。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②。何刘沈谢力未工③,才兼鲍照愁绝倒④。

                        (此乃臻简薛华。计东曰:长句,谓七言歌行,太白所最擅场者。太白长句,其源出于鲍照,故言何刘沈谢,但能五言,于七言则力有未工,必若鲍照七言乐府,如《行路难》之类,方为绝妙耳。公尝以“俊逸鲍参军”称太白诗,正称其长句也。)
                      ①《抱朴子》:“风格端严。”《颜氏家训》:“体度风格,去今实远。”
                      ②山东李白,有辩在后。
                      ③《梁晋》:何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编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何氏语林》: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休文、陈郡谢玄晖、琅邪王元长,以气类相推毂。
                      ④《宋书》:鲍照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愁绝倒,诗有愁为不及也。《世说》:“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诸生颇尽新知乐①,万事终伤不自保②。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③。如渑之酒常快意④,亦知穷愁安在哉。忽忆雨时秋井塌⑤,古人白骨生青苔⑥,如何不饮令心哀。
                        (末结醉歌之意。新知乐,谓主宾相得。不自保,谓乱离可忧。气酣四句,承新知乐,忽忆三句,承不自保。此处忧乐,与前悲笑相应。远注:白骨青苔,人生不免,亦可以自遣矣。此章前三段,各六句,末段九句收。)
                      ①《汉书·翟方进传》:努力为诸生学问。《东观汉记》:相者谓班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楚辞》:“乐莫乐于新相知。”
                      ②《书》:“万事隳哉。”阮籍诗:“一身不自保。”
                      ③见风吹水动,便想添杯作酒,总是欲多饮以宽怀耳。梁武帝诗:“碧玉捧金杯。”
                      ④《左传》:“有酒如渑。”《前汉·栾布传》:“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⑤张綖云:井是贵者之墓,犹今言金井也,楚人皆谓楚王坟为井上。塌,倾颓也。
                      ⑥鲍照《挽歌》:“枯髅依青苔。”杜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如此篇首提端复,是主,再提薛华,是宾,又拈少年诸生,则兼及一时座客。其云悲笑忧乐,腰尾又互相照应,熟此可悟作法矣。
                        杨慎曰:此诗本是东山李白,俗本改作山东。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改,近世作《一统志》,遂以李白入山东人物,而反引杜诗为证,儿子郢书燕说矣。
                        钱谦益曰:按《旧书》: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钱易《南部新书》亦同。元徽之作《杜工部墓志》亦云:山东人李白。盖白隐于徂徕,时人皆以山东人称之,故杜诗亦曰山东李白。曾巩以旧史为误,非也。近时杨慎,据李阳冰、魏颢序,欲以为东山李白。阳冰云:歌咏之际,屡称东山,颢云: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此亦偶然题目,岂可援据为称谓乎?杨好奇曲说,不足取也。
                        李东阳《麓堂诗话》:唐士大夫,举世为诗,而传者可数,其不能者弗论,虽能者亦未必尽传,高适、严武、韦迢、郭受之诗,附诸杜集皆有可观。子美所称与,殆非溢美。惟高诗在选者,略见于世,余则来之见也。至苏薛乃谓其文章有神,薛华与李白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8楼2015-04-10 12:58
                      回复
                        杜甫 「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赏析
                        卷224_70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
                        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

                        作品赏析
                          【鹤注】此至德二载春,公在长安作。公幼子宗武,小名骥子。
                          骥子春犹隔①,莺歌暖正繁②。别离惊节换③,聪慧与谁论④。涧水空山道⑤,柴门老树村⑥。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⑦。
                          (此章,情景间叙。莺歌节换,言景。子隔谁论,言情。涧水柴门,家在鄜州之景。愁睡晴轩,长安思子之情。春犹隔,自去夏离家,至春犹隔也。【赵汸注】本是听莺歌而忆幼子,起用倒叙法,即所云“恨别鸟惊心”也。)
                        ①《北史》:裴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
                        ②【黄生注】莺歌,暗比学语之儿。乐府古词:“花笑莺歌咏。”卢照邻诗:“莺啼知岁隔。”
                        ③苏武诗:“良友远别离。”鲍照诗:“何言淹留节回换。”
                        ④诸葛武侯《与兄瑾书》:“瞻今八岁,聪慧可爱。”
                        ⑤《尚书》孔安国传: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魏征诗:“空山啼夜猿。”
                        ⑥曹植诗:“柴门何萧条。”《抱朴子》:“午日称仙人者,老树也。”
                        ⑦桩康《与山涛书》:“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生注】俯字善画炙背之态。何逊诗:“晴轩连瑞气。”
                        -----------仇兆鳌 《杜诗详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1楼2015-04-12 06:40
                        回复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共7首)
                          全唐诗:卷227_7
                          江畔独步寻花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部分赏析,请见:
                          《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3693203952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2楼2015-04-12 13:27
                          回复
                            江畔独步寻花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5楼2015-04-12 16:00
                            回复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912人评分) 7.9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
                              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
                              译文二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注释
                              (1)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江边独步--独自散步。
                              (2)塔:墓地。
                              (3)一簇:一丛,无--没有。
                              (4)主:主人。
                              (5)后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赏析
                              作者:佚名
                                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首绝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壮美的感受。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风,以寄雅怀。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后两句着力写桃花,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 ,且倚微风,以寄雅怀。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下两句着力写桃花。在诗人笔下,桃花一簇,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耳。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则无人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与七绝句的总调子是合拍的。但此诗重点毕竟是写爱花 ,故也萦绕着喜的气氛。“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杨伦评道:“绮语令人欲死,叠用爱字有致”(《 杜诗镜铨 》卷八),可谓肯綮。明王右仲也说 :“其五:‘春光懒困倚微风’,似不可解,而于恼怕之外,别有领略,妙甚。桃花无主,可爱者深红耶?浅红耶?任人自择而已 。”(《杜臆》卷之四)如果说七绝句前四首是在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的话,那么,此首(其五)却表达出爱花 、赏花时的喜悦之情。如此由悲入喜的描写,造成了节奏的起伏变化,给人以新奇的美感。这种喜悦之情 ,并未戛然作结,而是自然而然地向后延伸;以致在下一首,达到了最高潮。如果缺少了它,就缺少一个必要的情感过渡,而显得美中不足。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7楼2015-04-12 16: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