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佛门吧 关注:2,546贴子:62,782

阿姜曼尊者见闻:佛陀入灭后仍能示现(关于大小乘之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的小乘人,诽谤大乘非佛说。因为他们相信佛陀及阿罗汉入无余涅盘后就不会有又轮回三界的事情了。关于无余涅盘后能否再起,确实是涉及大小乘之争的悬案。因为《法华经》上如来授记阿罗汉将来也能成佛的。本文南传阿姜曼尊者的见闻其实也证明了《法华经》中的道理。博主和希望诽谤大乘的佛友一样喜欢阅读《阿含经》,但是希望这些佛友明白《阿含经》上明确说过诽谤圣贤的果报是地狱和畜生。只要你们没有真正证入阿罗汉的境界,你们所议论的也只不过是你们的玄想而已。
尊者阿迦曼传编者前言:呈现在这里的这本传记,显示了已故尊者禅师长老阿迦曼布利达陀的修行生活和方式。这是由许多曾经在不同的时段里接受他指导,而与他同时代的弟子们,热心地提供资料所编辑的成果,它的正确性因此是相当可信赖的。在尊者阿迦曼传中,有一节很有意思,发贴如下:
在尊者阿迦曼的最后果证之后,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有许多佛陀跟他们的阿罗汉弟子们一起来探视他,赞赏他的解脱。有一个晚上,一位佛陀和数万个弟子们前来;另一个晚上,一位佛陀和数十万个弟子们前来。随从每一位佛陀的弟子人数并不一样,要看每位佛陀的成就而定。然而随同每一位佛陀的那些弟子们,并不是实际的弟子人数,他们只是象徵的,表示相较於另一位佛陀弟子的总数而已。在阿罗汉弟子之间,也有许多沙弥跟随着。就抽象或非人称的意义上来说,「阿罗汉」一词适用於「沙弥」和「比丘」。
 诸佛开示尊者阿迦曼许多要点说:「如来(诸佛用於自称时,相当於「我」)已经知道了你从生死轮回的牢狱中解脱了,现在我们来为你赞叹。它是一个广大的牢狱,坚固地被看管着,充满着迷惘和诱惑,全都用来强化它的围墙,而使入狱者迷惑於这样的事实—他们不过是因为放逸而丧失自由的牢囚而已。这就像一个生了病的人,却不想去寻求药方一样,任何处方对他们可能都是完全无用的,如来的正法就像那个疾病的处方。有情众生正感受着由他们自己的烦恼锐箭所造成的疾苦,他们的疾病似乎是无可救药的,只要他们拒绝接受正法治疗的话。他们必须感受着再生再死,身心相续无尽的痛苦。围绕他们的正法是派不上用场的,因为他们既不在意,也不敢去看、听和应用它。
 「因此虽有正法,而有情众生却在他们自己痛苦的暴风中无助地回旋着。直到他们注意到正法,并把它付诸修习,否则,无人能够给他们任何帮助。诸佛可能来了又去了,然而疾病仍在那里困扰着那些不愿学习的人们。所有诸佛的讯息是一样的,因为有情众生心里的烦恼也都是一样的,没有诸佛正法所不能揭露和除灭的烦恼,除了屈服於他们自己的烦恼而把正法看得比它还次要的人们。
 「正法和烦恼是彼此相反的,一个遵从正法的人必须对抗或不服从烦恼,然而服从烦恼的人,必然会违背正法,认为正法是令人苦恼的,剥夺了他的乐趣。但是一个具有分辨智的智者,就不会像那样地自我屈服。他绝不像一只乌龟被放在锅里煮沸而死在那儿。同样的方式,世间也被它自己的烦恼烹煮着,不知道怎样离开监禁它的锅子,所有活着的众生都包括在内,不论是在水中的,在陆上的,在空中的,或在地下的。那份炙热存在他们的心中,无论他们走到和住在那里,他们都随身带着那份炙热。
 「现在你已经见到如来了,并且知道这除了心意的绝对纯净之外,没有别的。如来能够到这里,也只是透过叁摩地的形式(虚设的,想像的,世俗的或相关的形式)。」
  尊者阿迦曼接着说:「我对佛陀和阿罗汉弟子们没有怀疑,但是,在您般涅盘(完全的灭尽而没有任何馀留)之后,怎麽还能够以这样的形式而来?」
 佛陀回答说:「这样一个暂时的形象,对於已经达到绝对纯净的人是必需的,虽然他是无形的,但是为了来看一个已经达到绝对纯净的人,他仍然要虚拟一个世间的形象。但是当两者都已经达到般涅盘时,就不需要世间的形象了。诸佛之间也是一样,先透过世间形象的过程,藉着这个示现做为暂时的沟通工具,才能知道在他们以前的诸佛。透过绝对的解脱,并没有任何的表现或显示。同样的方式,如来和阿罗汉弟子们为你方便示现,让你能够知道和看到某一位特定的佛陀和他的阿罗汉弟子们的样子。
 「换句话说,任何需要透过世间形象接触的地方,就需要一个虚拟的形象才能联系。但是,任何需要透过绝对解脱的关系,就不再需要任何有情世间的形象了,因为双方都已经平等而一致了。然而,当要知道个别的特性时,又再度需要世间形象做为对比,才能了解空无形迹、显示或表现的绝对解脱是自然地辉耀着,也被一种无比的喜乐宁静所实证着。那些了解这个事实的人对於透过世间形象(相对地说)来表达或描述绝对的解脱,是没有任何怀疑的。而自己存在的绝对解脱是不依靠任何事物的。」
 佛陀接着问他:「你问那个问题是出於疑问或是为了问候?」尊者阿迦曼回答:「为了问候我才这麽问,因为,事实上,在世间或绝对解脱之中,我没有任何疑惑,於佛、於法、於僧,我自己已经证知了经文所说的『见法即见如来』,意即佛、法、僧就是从有情世间净化和解脱。无论佛陀和阿罗汉弟子们来或不来,都不能改变我所证知的信念。」
  佛陀接着说,他也了解尊者阿迦曼向他提出这种问题的用意,那是一个互相问候的方式。
 很显然的,伴随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们都没有说话,只是以感人的态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即使小沙弥们也安静地坐着,虽然(在世人眼中)他们都很可爱。这些沙弥们都在九到十二岁之间,起初见到他们,不由得感觉就像一个成人看到一个小男孩那样,想要拨弄他的头发。那些事先不知道这些沙弥都是阿罗汉的人,必然会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来。那些已经知道他们是阿罗汉的人,就绝不会想到做那样的事了。就像其他的阿罗汉弟子们,这些沙弥的风度也很感人,不下於他们。因此所有的阿罗汉弟子们,包括比丘们和沙弥们,由於他们完美地自律着,都一样地振奋人心和感人肺腑。
 如果尊者阿迦曼好奇的要知道有关於传统的经行和静坐禅思修习、经行和静坐禅思的穿着方式和比丘之间相互尊敬的方式等,在他静坐禅思时,就会由佛陀本身或是一位阿罗汉弟子,为他显示正确的方法。所有给他的解释都很详细,例如为他示范在经行禅思时,怎样放置双手,怎样走路,以及经行时怎样控制自己。静坐禅思也被示范得很详细,显示一个修行人应该面对那个方向,坐的姿势¨¨等。
阿姜曼尊者是南传公认的证果罗汉,他的经历有力回击了小乘人诽谤诸佛,菩萨的言论。


IP属地:云南1楼2014-06-07 13:25回复
    传记终究只是传记,甚至都不是阿姜曼本人所说,如果和巴利三藏产生矛盾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应该对照三藏进行判断,而楼主显然是听不懂佛陀所说是什么意思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08 09:39
    收起回复
      2025-08-29 21:10: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佛陀教导和巴利三藏产生矛盾时,对照三藏判断,拿出证据来?这种怪异的理论从哪里来的?因为无法自圆其说而删帖这种做法是很无聊的。(这句是给删帖的管理说的。)


      IP属地:云南3楼2014-06-08 17:23
      回复
        就算是诸佛来贺,似乎也没有看见诸菩萨,按大乘所言,诸菩萨都是在佛左右,而这里佛左右却是诸阿罗汉比丘和沙弥。
        另外一个问题,文中有如下描述:诸佛说,
        现在你已经见到如来了,并且知道这除了心意的绝对纯净之外,没有别的。如来能够到这里,也只是透过叁摩地的形式(虚设的,想像的,世俗的或相关的形式)。
        这说明了阿罗汉和佛陀的证悟境地上是无二无别的, 对吧, 如果是这样那么菩萨是什么位置? 按大乘的说法 阿罗汉和佛之间还有菩萨,说明阿罗汉和佛甚至和菩萨都是有差别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IP属地:广东4楼2014-09-20 11:56
        收起回复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摘自金刚经
          "涅盘重生" 是世人的误解 涅盘是永灭 无生义 不会重生
          所谓大乘行者 不证入涅盘 愿生生世世来人间 利益众生 从广泛的利他行中圆满德行而成佛
          所谓小乘行者 在一期的生命中 利他度众 命终入涅盘 解脱生死
          法无别 只是悲愿大小


          5楼2014-09-20 13:19
          收起回复
            与南传人讨论这些,即便你通达大小乘三藏,他们也依然对你的话嗤之以鼻。


            9楼2014-11-19 19:00
            回复
              有的南传人说,如果你通达南传三藏,就肯定不信北传佛教。不过玄奘大师就是这样的人,被称为解脱天,照样信大乘。
              即便南传人自己也说,佛有阿罗汉的证量,但佛的证量不仅仅只是等于阿罗汉。
              既然他们自己也承认佛的证量不仅仅是阿罗汉的证量,所以,对于佛的涅盘,就不是阿罗汉所能猜度的了。
              所以,南传人否定佛入涅盘后,还能出涅盘的猜测,是毫无意义的。


              10楼2014-11-19 19:06
              回复
                对于大乘的无住涅盘,南传人认为:涅盘是不可名状的,说住或不住,都是对立观念,不是涅盘的真实。
                他们不懂,大乘说住或不住,是以世俗谛而言,并非以真谛而言。坛经里对常与无常的关系说的很透彻:涅盘不是相对的,以常或无常来形容涅盘都不是涅盘的真实。但六祖说,于世俗谛而言,为何说常,为何说无常,都只是因为众生根机不同,因人说法,其实并无实法可说。
                但是,南传人就误会大乘,说大乘是以涅盘为常,是真常外道。
                他们是着了文字相,误认方便为真实。
                既然南传人也认为涅盘非常,也非无常,这又与坛经的看法有何区别?
                既然涅盘非常,也非无常,那佛与阿罗汉为何就不能从涅盘中出来呢?
                按照南传流行的观点,佛与阿罗汉一定不能从涅盘中出来。既然如此,那就是把涅盘限定了。
                限定了状态的涅盘,就是”常“了,就不是”非无常“了,那这还是真实的涅盘吗?


                11楼2014-11-19 19:18
                收起回复
                  2025-08-29 21:04: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星云法师开示:佛教修行者入涅盘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5473f01017ib9.html


                  12楼2014-11-19 19:49
                  回复
                    生老病死,六道轮回。皆有恶业而起,恶业由心生。持戒出家,观察在家种种过失,得不死妙药,然后返回入世救父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是至孝。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7-05 09:48
                    收起回复
                      佛法大小乘之争就是执着,佛法无大乘也无小乘,后世之人贪著其念,大乘非大乘,小乘也非小乘,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7-05 22:18
                      回复
                        自身的生老病死不能解决,也不愿意修习正法,还以自己的言论想法障碍别人解决生老病死,断人法身慧命。罪无可恕。


                        IP属地:中国澳门16楼2015-08-15 09:40
                        回复
                          楼主一定没看过一本书,它的名字叫《相约导师在森林》,里面有泰国森林派导师对这个问题的开示。跟你说的完全不是一码事。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6-03-20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