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 160,037 贴子: 2,981,749

道法自然

  • 目录:
  • 历史人物
  • 6
    拙文《Spontaneous economic order》刚刚在线出版在国际演化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感觉是时候写
  • 62
    前不久,吴声无声几次呐喊要烧掉世界上所有的经书,包括老子及其注疏。现如今,消毒大师也发出类似的呼声,要全部抛弃淘汰市面上的道德经,说是因为都是儒家篡改的版本。 为何这两位吧内大神在潜心研究多年以后,像是潜水员在深水区被呛了水似的,急不可耐得要逃离现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zr987 7-11
  • 7
    碰瓷联 传宗接代 匹夫有责 断子绝孙 老子无为
  • 2
    先有始,然后渐渐变成母。这个逻辑是对道的另一种形象化描述。这句话里蕴藏的真正智慧,似乎与数学上的导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一个正玄函数,他的导数的最大值其实是在零点。零点可以称为始。而最大导数的存在,预示着该函数将会有最大的发展空间。
  • 26
    道,从道路的层面理解,是行动空间抽离出来的概念。放到人生与方法论的层面,就是从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来的自我。所以老子用了独立不亥这个说法。道的价值,或者说道的意义,就是让某种行为能长久存在,原文的说法,道乃久。所以,独立自然是道的本质,道的说法更倾向于与事,与物的对立面。所以,无为的目的是道,无为的本身就是从有为中抽离出来。
  • 6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长阳山人释: 最完美的事物,反而看似残缺,但使用上没有弊病。 最充盈的事物,反而看似空虚,但作用上无穷无尽。 最笔直的事物,反而好似弯曲; 最灵巧的事物,反而好似笨拙; 最卓越的辩才,反而好似木讷:(一字封喉) 清静胜于燥动,寒冷胜于酷热。 清静才是天下正道。
  • 17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 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 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 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
  • 19
    网上搜了几种解读,都无法让自己接受和认可。 自己的解读可能有点离经叛道,不合世俗。 板砖我接不住,丢地上好了,可以盖楼。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 呵:通假“阿”,慢应声,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和“唯”反义 唯和阿,声音的高低快慢需要相距多远,才是正确的?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美德和丑行之间的真正距离相差又是多少呢?还是你们只是依照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判定的?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人们畏惧王权与鬼神,
    哲丐 7-8
  • 0
    共同智富 佛是人来作,人成即佛成。 玄谈开上药,高论取浮名。 不语悲欢事,无妨烦恼声。 共同民智富,觉悟自然情。
  • 7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 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 13
    想问的赶快问,我现在很闲,无聊了。 抛玉引众。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佛法亦然,普渡众生而无心。上善不争而有心,佛法无心而不争。 所以上善在道之内。而道佛本是一家之言门派之不同罢了。
  • 11
    大器免成,有大器用的人不用刻意雕琢,自然而然的成就大器,雕琢反而失去了本真,有大器用者不用战胜他人就证明自己的成就,他通晓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在他的眼里没有成功者,也没有失败者,不断的突破自己,实现大成就。
  • 3
    作者寿涛原创 20240626 道怎能无情?修道的人就生活在七情六欲的世界中,喜怒哀乐样样都是情。 人从咕咕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被情所包围着,渴了哭,饿了闹,饱了笑。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绪的影响。情同样也困扰着修行人,尤其是打坐时,杂念此起彼伏,思绪万千,有多少人,多少年了打坐都不能入静,如果这样的私情不去,人的修行就是在极阴中。这也是为什么修行多年的人,始终变化不大的原因所在,同时也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修行打坐
  • 9
    客观为无 主观为有 一副眼镜一个世界 有生于无
    副负lq 7-5
  • 12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④。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 313
    前提说好哦,我一天一个思想,经常推翻自己。 还有精神分裂史,这次又换个新方式来玩~ 你们当笑话随便看~ 这个开悟花了三天不眠夜!一天思考近20小时,超级痛苦!一般人不要效仿!
  • 1
    大道无形指的是:“道没有什么形状,超越物而存在”,如果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一个连生成条件不存在的状态是无法想象的,这样的理解也与经中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矛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的表象,明显描述道超然于物而存在。
  • 70
    本人是看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版,然后贴吧看到有帖子说陈先生的书有不少问题。 比如无为解为不妄为,断句啊什么的,虽然个人感觉其实都可以,但想问问吧友的对这书的看法。
  • 43
    从没听过易中天论五千言,今天看了一下他的视频和结论,结论就四个字:惨不忍睹啊! 🤣
  • 0
    我以为上一个评价冷门诗人李商隐的人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人比她还要勇猛,这是谁的部将?#网文小说##道德经##老子##原神#
  • 32
    无为是目的还是手段
  • 12
    万物之初的样子至今没有人完全弄明白,外星人也会想的,人会对同其想的人好。
  • 14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与亡孰病②?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④。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1
    中英文版解析道德经,欢迎来询
    哲丐 7-1
  • 1
    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 最忌讳别人说他毫无道德。 但并不忌讳别人说他毫无佛性。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而没有君子爱财,取之有佛。 ———— 以德服人, 而没有以佛服人 ———— 你看, 道德比佛重要多了。 最后, 祝各位都能德高望重。
  • 12
    在我私下看来,因为道家讲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其一焉。 什么叫人亦大呢? 就好比风水学,无非是说,阴宅阳宅,地方选择得好,布局得当,那么人生活就会好。 如果风水学是成立的话,风水学就是有用之学,有用之处就是让人的生活更好。 但以人亦大的角度来看,一个地方好不好,不看房子的位置与布局,而是看人。 就好比我这个房子,我在住,风水就一般,但让给毛爷爷来住,那顿时就是蓬荜生辉,顿时就是全国最
    鈴鑴淵 7-1
  • 55
    。。。。。。
    y786810 6-30
  • 32
    钱塘江大潮褪去后,海滩上的天造潮汐树留下。道法自然,鬼斧神工,天造奇迹,规律藏中。😄
  • 46
    为什么要叫道德经呢?我们世人明白道,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德。
  • 42
    我认为,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关键字的字义发生了变化,关键句型有些已经不被传承,所以现代人没办法读懂。比如,止这个字,现代的意思是停下来。但春秋战国那时候,可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居住地,根据地这类意思。句型上说,比如玄之有玄,损之有损,现代人认为是语气上的一种强调,但很可能不是表达语气,而是强调行为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的文字运用的问题,阻碍了道德经的正确解读。道德经的语言形式很特别,以至于韩非子也有些把
    y786810 6-30
  • 7
    问道学道悟道修道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道是要看重的,中国一向看重道看重天理,人心里有道可自然而然的活了,人活得比较轻松。 2.问道悟道心里有道,这可起到安定心神的作用。 3.道是完美的,道有和谐一体的特性,问道悟道可得仙风道骨,人看上去是美的。
    y786810 6-29
  • 0
    【论道】菩萨尚不能全解佛经,何况凡夫!
  • 1
    道最早的意思是道路,道是雅的书面的,路的俗的口头上的,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又用到精神上边了,剖解事物物运动发展的脉络,其中的规律就是道,于是天有天的道,地有地的道,人有人的道,官有官道,文有文道,兵有兵道,这时的道实际上已是科学的代名词。 儒释道三家其中道家重视问道学道悟道修道,道家的道人们乐此不疲的参悟着,他们觉得悟道可以天人相应,可以与古时的得道高人发生心灵感应,产生心理交流,可以得到他们灵魂的护
  • 0
    题.胡友平善恶需人御,及时救命危。胸间燃正气,勇夺强徒威。浴血苏州地,驱凶母子归。殒命扶道德,英勇且无畏。
    可言 6-28
  • 9
    向大家推荐帛书道德经和帛书周易,还原作者原义,帛书道德经我推崇帛书乙本,结合其它版本参照阅读,我购买的是李克译注,使用了优惠券,两本下来88.24元,注意甄别正版。
    梨花121 6-28
  • 15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中土北行十万八千里,有一海,名曰幽明,其海上有一树,高八万四千丈,方圆三千六百五十丈,其树枝叶如盖,上通碧落浮黎,下达元焚恢陌。 以寂寂虚无之功,行和光同尘之德,见一黍珠生于叶上,放万丈毫光,一众人从西而来,入黍珠内,坐于西面。为首者释迦摩尼,有千二百五十人具。 有一众人自东而来,入黍珠中,为首者老子,有千二百官军。
  • 79
    无为是无所作为?不争是躺平摆烂?😇
    大二笨 6-28
  • 36
    黄帝四经里有一句话,道生法 而法和礼同出而异名,所以道生礼 同样的道生佛教
  • 1
    籍谈也是“文化人”,拆字谐音会意改换姓名应该小事一桩。谈,言+炎。而言字,或源自舌+口,战国时写法变换为辛+口(上辛下口)。籍与计音近。而“计言”(计炎)又与“籍”关联,同时都与“文”有关。后世传说的“计研”“计然”“辛计研”“辛文”“文种”“文子”…大约是同一人—籍谈。比较公认的说法,文子祖上是晋公子。文子对于《老子》的传播、演绎有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他是在越、齐等地进行学术活动的。
  • 0
    大家与爱因斯坦犯同样的错误,如何成功反相呢?
  • 56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3
    道是轨迹,轨迹有序不乱是美的。 道是方向,物朝同一方向运动样子是美的。 道法自然,自然规律让万物有序不乱。 美有各式各样的,它们却是多相同的。 乱生序形成道, 惯性让道永恒。
  • 5
    一天孔子和庄子同行。 经过临安某街道时发现我趴在路边,衣着褴褛,形容枯槁,气息奄奄,正费力捧着个破碗向路人乞讨。 孔子见我情况心生怜悯,面露不忍,蹲下身来,从包袱里拿出一块肉干,把肉干放在了我的破碗里。 那肉干色泽鲜红,气味。。气味是咖喱味的,是孔子一名叫释迦摩尼的好友送他的,是异国特产,中原难得一见,孔子一直没舍得吃,却送给了我。 我见到肉干心中激动,把碗放稳想起身感谢,但奈何多日饥饿我已油尽灯枯,
  • 8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老子认为一是道,道至高无上,道至大无外,道是统摄宇宙万物的,道有统一相合相同的意思,道的动态表显的是自然规律,人得顺应自然规律,人学习天理同其天理是在修道,与人相同,与更多的人相同是近道的表现。人如何近道呢?下边是我的感悟: 同生序,异生乱,同合乎天道。与人相同是做人之要,与人相同是做人之道,与人相同是最方便
  • 26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无为”而治。 先清净自己的内心,再去客观的看待他人的长处,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道德经#以上仅为个人愚见,求各位同道的理解
  • 3
    青牛漫驾函谷关, 紫气东来赋经典; 玄之又玄宣奥妙, 人法天地道自然。。。 《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者,太上老君(老子仙藉)相传也;道教重要典藉,普世亦多流传,是对道家第一经典玄之又玄深奥微妙《道德经》的诠释与延伸。。。
  • 66
    首先宗教这货肯定是不存在所谓客观的 所有教包括号称大彻大悟的狒教 都说骂自己的人都会被报应等 这种玩意肯定谈不上客观。 宗教之外的所谓社会科学也肯定不存在所谓客观。比如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什么叉叉主义 叉叉名著 可以反复修改的文件 这类充满主观色彩的哲学 证只 法律 等不可能存在所谓客观。 那被封印刷的轮回同志号称最客观最理性的所谓自然科学就真的客观吗?也是貌似客观 其实也谈不上所谓真的客观。 这几十年有句话比较有
    哲丐 6-25
  • 0
    作者:孙达钧 - 道是道 理是理 道象理 理象道 道中有理 理中有道 道理是理 理中有道 道是至高理 理从道而生 道至美完美 理是道里的美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5

会员: 老子

目录: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