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 160,036 贴子: 2,981,687

道法自然

  • 目录:
  • 历史人物
  • 0
    假如世界局势发生变化,变得从战略层面明着技持普京也符合中国利益。 如果和普京商讨用滨海边疆区(或者唐努乌粱海)换对乌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他会愿意吗?
    疑而悟 8-17
  • 18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 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 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 1
    【江海所以为百浴王以其能为百浴下,是以能为百浴王。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后之。其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其才民上也,民弗厚也;其才民前也,民弗骇也。天下乐进而弗詀。】 才,()苗芽萌发出土。新生,新的认知,此前不存在的。“其才民前”,较普通大众提前觉醒(认知)。“以身后之”,身,形式的、表现的方式。(虽其才民前,却不以显示其才为能)。“其才民上”,较普通大众觉悟更高。“以言下之”,不以言说、显摆“其才”
  • 0
    (断智弃辨,民利百倍。断考弃利,眺恻亾有。断心为弃虍悳,民复季子。)三言以为桢、不足,或命之或咐嘱:视素保朴,少厶须欲。 贞,桢,主干,中心思想。素,本然的,未加工的—未被其他改变的。朴(简文或作仆),自肰的、不可违背的。稍,末端,置于末端—不要过于重视。厶,“我”,我与外界的区别、隔阂。须欲,必须的需求,非额外的可有可无的需求。 这段文字的意思:以上三句话作为中心思想还不完全,(另外)又说明又嘱咐
  • 0
    简文为心、为合体字,意为人为、刻意非自肰而为的主观人为主导的行为。简文为虍、悳的合体字,意为不悳—违背从道而悳自肰而为的行为。对于(心为)(虍悳)的断、弃,指的是不可执着、沉迷,要适当的断开、跳出来。人需要主观能动—有目的地去做某事,只要主观决定了—就可以,然后交给“道”—顺其自然。不悳—不自肰而人为主动也是可以的,但不要持续或加强(虍悳)—主观刻意非自肰的状态。 断(心为)弃(虍悳),则“民复季
  • 0
    考,考量,对比。与人攀比的结果只能是不满足现状。利,利润,利息,在当前基础上更多地获取。当然,比较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追求更加可以使自己进步,但是,不要执着于此。偶尔,或者考、利之后得出结论或决定之后,立即停止—要断、要弃,转而进入实际的追求实践当中,。不可持续的或经常性的考、利。 眺恻,斜眼看、心揣摩—贪图自己欠缺而别人拥有的、内心充满渴望而现实中没有的,总之,对于自我、现状的不满意而产生的对于
  • 35
    真理往往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能力,需要通过直接的心灵体验来理解。
    哲丐 8-15
  • 0
    智,对于事物的一般性(普遍性)认知。辨,对于事物(区别于他者)的特质性认知。无论哪种认知(也包括各种感性、理性方式)都是人脑的思维形式的表达。因此,所谓认知—是人脑认为的那事物,并非那事物的那个—终极实在。或者说,认知存在于人脑里,而那事物—就在那里、不在人脑里。 人脑对于事物思维形式的认知,并非那事物本然。所谓的知识是受限的—无法全面、整体、实时反映那事物真实。但是,对于极度依赖于人脑、思维形式
  • 16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帛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版) ——开篇名句被解释了一万种不止,但没有一个得到公认,为什么,因为没有根据,基本都是个人的猜测。 今天,本吧另辟蹊径,从句法上找到可信的根据,然后给出解释。 首先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恒道,恒名。或者叫常道,常名。这个答案绝不是想怎么说就能怎么说,而是一定要有根据。在第46章有个句子,知足之足,恒足矣。通行版是,知足
    哲丐 8-15
  • 30
    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养了一头老黄牛,牛棚倒塌了,压死了老黄牛,搬起牛棚的碎木头,看着死去的老黄牛,想想从小养大的黄牛,是伙伴是朋友,情不自禁的哭嚎。哭的撕心裂肺,哭到枕头湿透,醒过来还不知道是梦,还在伤心,还哭了一阵子。平时已经把心境修的很好了,在梦中嚎啕大哭是情感寄托,还是梦中发泄,还是? 大家是如何看待梦的?有的人说梦才是现实,现实才是梦。有的人说梦就是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幻象,内心
  • 39
    道就是道,它不是任何东西,很多人去思考道的角度就是错误的,不是去找“道”,而是去理解它的内容,规律,公式,世界观,田野的小路,定理,思维逻辑,这些都是道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归根结底这些事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统称为“道”
  • 35
    这个是未修的图片 这个是修复过后的图片关于这一个有很明显的错位,私字中的禾旁,因为裂开,导致上字、善字皆错位,今予以修复。修复过后很明显的发现,并不是上善治水。整理小组有误。右部分的台旁,左处尚有一竖残笔。应该与左部分的下两划有连接关系,应该是一个组成部分。 据我考证是个言字旁。上善詒水,读为si/yi/ci。
    有无玄 8-14
  • 24
    国家的大量科学教育本质就是为了筛选出来有天赋的和没天赋的人 国家也不会把优良资源倾注到这些人身上,国家会把资源投资给有天赋的。
    北邙隐 7-31
  • 173
    一中学老师讲解道德经笔记~~ 为了方便学生背诵,培养学生兴趣,也方便学生在《课外读物》更好的把握道德经精髓,该老师做了这个PPT,总结了以下笔记: ======== 【《老子》全文中心思想】 中心:道、德。 形上本体:道。 形下特点:德。 ======== 【老子宇宙观核心概括】 创世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世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11
    作者不详,应早以《道德经》,道德经为大成论,两者成书有争论,有人说阴符经为南北朝作或楚,能做此两经的首先是两意识形态阳所为,楚中女南北朝也为阴为负,是作不出此两经的。中华文明夏商周为阳生起始很高,黄帝阴符经应在周前后成书文,西方对应这一时期为,以色列,巴比伦,雅利安,圣经中的故事非以色列或单西方的故事,以色列愿意为不同肤色平等友爱对应我们的客家夏遗民。圣经中的故事有很多就是中国在引领世界自由与压迫
  • 2
    那个王教授道德败坏,和吧里的老王同姓,肯定和本吧的老王不是一个人。
  • 4
    孙达钧的唯心观点主要体现在他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上。 孙达钧在讨论“天人合一”思想时,提出了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的区别。主观唯心论不承认天心神思或上帝思想的存在,认为外在世界只是物质现象,而规定外在现象及其历史同一性的思想或精神只存在于人心之中。这种观点认为,天即是人或人心,人与天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名称,天依赖人心主体存在。如果承认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境界论,就等于承认了外在的权威及其客观思想和精
    哲丐 8-12
  • 21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太极),樵者过之(二仪),弛担息肩(四象),坐于磐石之上(八卦),而问之渔者(挨星)。曰鱼可钓取乎(形而上),曰然(形而下),曰钓非饵可乎(公个人),曰否(集体后)。曰非钓也(先),饵也(私),鱼利食(公)而见害(个人),人利鱼(后先)而蒙利(集体私),其利同也(先),其害异也(私公)敢问(集体)何故(个人后)?
  • 60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心中的一直有一种隐士情节。在我的意识中,道人和隐士总是联系在一起
  • 156
    。。。。。。
    hls324 8-12
  • 41
    一方面,传统智慧认为: 言少则祸少; 事少则苦少; 欲少则忧少。 而另一方,传统智慧又强调: 所谓的言少、事少、欲少的说法,恰恰是在做加法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言少而事成、事少而功倍、欲少而自富自足”。 即言少、事少、欲少恰恰的加法或者说奋斗的结果。
  • 29
    道德經是在說些什麼呢? 什麼是道?「道」的意義有很多種。道理、道路等等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就是道路,道路就是從開始到達終點的過程。 道的產生就是開始(一),開始之後就會面臨判斷(二),還有選擇(三)的問題。而問題之後還會有問題,從而衍生不斷的問題,直到問題真正解決才能停止。這就是道德經,「道」的道。如何到達終點,萬物都要遠離錯誤而擁抱正確,在各種可能因素
  • 2
    繁体藥和樂是同源,本意治疗疾病的功效。 振动频率低实体化,频率高精神化。
  • 11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是帛书的句子。通行版是古之道。从原文来看,字之曰道,是作者写书时才有的说法。以前没人把这种概念叫道,否则就不会说,吾未知其名。所以,道的说法,站在作者当时的角度看,只能叫做今之道。过去的古代,应该是称之为始。所以也叫古始。古始就是作者当时说的道,其作用就是御万物之有。
  • 6
    极黑也是极白,社会制度分黑白,理想的公有制是白,理想的私有制是黑,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理想的公有制和理想的私有制走向人合一,但立足点不同,多少有些分别,看重理想的私有制的人会多些人与人的竞争力量。 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理想的社会制度,它们的共同理想是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及人人平等,不过这些多半是空喊囗号而已,人性自私,有钱人那肯轻易的放弃既得利益。 欧州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经过武力夺取政权只靠民主选举
  • 0
    诗歌的作用除去其它文学体裁共有的作用外,它最为明显的作用是语言最能顺其自然,能让读它的人顺应自然。读好诗有助于人顺应自然规律,诗的语言有顺其自然的特点,顺其自然的语言合自然规律的程度是高的,诗词语言更能让人顺应自然规律。
  • 20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由此可见,所谓“不争”,并非万物之间的不争,而是水不与万物争。 老子说,水的特性近似于道,也就是说,道善利万物而不争,道不与万物争。 老子说,圣人是向道学习,遵道而行的,所以,圣人善利万民而不争。所谓“不争”,并非万民之间的不色,而是圣人在治理天下时,不与万民相争。
  • 2
    道更像是一种价值认定,他没有指具体的物,而是指某些物在某个时段具有道的意义。这种意义在于成为众多行为的发生基础。这种价值无法从具体的物上给予认定,就像无法把年轻这个词放到哪一个人身上。因为每个人都有过年轻,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永远年轻。
  • 15
    诸位,你们怎么看这帖子,觉得他说的合理吗
  • 2
    一直以来,因为道德经这三个字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递,倒似乎不容置疑的成为了传统思想的根本。但如果仔细阅读,其实很难说,真正的根本是道,还是止。比如,知止不殆。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因为止这个字似乎太容易理解,所以大家都觉得它不配当老大,道最神秘,应该才有当老大的份。 道生之,道的意义在于生出各种新鲜概念。所为根本的的意义在于长久,而不殆的意思就是长久。所以真正的根本是知止,或者叫止。
  • 39
    庄子在东方被严重低估的人物,他是东方的亚力仕多德,两者都以善形而上学,西方形而上学精神唯物是分开写的,也就是说亚力仕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以唯物写成,他的精神形而上学为摩西,庄子形而上学精神唯物合一,为道家,这东西方大同所不同之处。
  • 0
    执大象,就是面对万物,面对众人,而不是面对一人一物。当一个人能面对众人万物的时候,就可以自由的行走。
  • 13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 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②。报怨以德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④,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
  • 2
    基因复制自己就像癌症一样,所以转基因致癌为真中国不是基因生命,而是细胞生命,基因片段会复制自己所以会致癌,西方人是基因生命所以吃转基因没事
  • 6
    在楚简老子中,有段《大一生水》篇,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 这段文字,从另一个角度在阐释道,道是原始的整体概念大一。这个说法,表示道一种抽象的认识概念,而不是什么特殊物质。楚简的下葬时间比帛书还要早几百年。有人说帛书的墓主人行政级别
  • 60
    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评论总是看不到,所以开帖询问,望诸位广思集益 各位好,我想问大家一个状态,感觉那种状态类似于上帝视角,我只是偶然会进入那种状态,在那种视角里事情的本质可以很清晰的出现在眼前,就比如做题可以直击本源,看东西可以快速把握重点,但我想抓住那种感觉却无法始终保持,所以我认为那是一种状态,但如果能始终保持住这种状态自认为是很难做到的,我现在是做过一件事很多靠直觉,事后愣一下反应过来考虑最优
  • 5
    大道就在生活里面,在生活中践行大道,把有形的生活活到极致就能洞见大道。
  • 15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 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 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⑥,不如坐进此道⑦。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 12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 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③。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④,小邦不过欲
  • 175
    自帛书本五千言出土以来,大家都已经知道,传世的道德经乃是被颠倒原文上下篇序并打乱原文内容次序重排而成的篡改本。所以有人就简单恢复上下篇序,改称德道经。其实,这只是根本没弄清儒篡儒释的邪恶目的从而无伤大雅的隔靴搔痒。
  • 16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 而不耀。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
  • 5
    庄子的齐物论透露的价值观很奇怪,否定了一切,那么在肯定什么。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我觉得庄子推出的价值观叫时间价值观,也就是说,是与非在时间的分布上。而不在个体分布上,或者叫空间分布上。到了对的时候,你看万物都是对的。到了错的时候,你看万物都是错的。所以庄子说,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朝三暮四。价值是时间分裂的体现,时间被割裂就体现出价值。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5

会员: 老子

目录: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