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 135,201 贴子: 1,663,464

公族落,庶民起;风起云涌,是为战国!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0
    《山海社稷图》与《山海经》,吕伯夷绘《山海社稷图》,大禹、伯益编《山海经》。 《山海经》来源于“吕伯夷”所绘之《山海社稷图》,《山海社稷图》是“吕伯夷”耗尽毕生所学而编绘的图卷。吕伯夷去世后,大禹、伯益又依据《山海社稷图》的内容,编撰一部《山海经》。 《山海社稷图》是吕伯夷游历四海八荒时所绘的图画,《山海经》是大禹、伯益二人根据《山海社稷图》所绘的内容所编撰的一部经书。 据传,吕伯夷耗尽百余年的时间方
  • 0
    社神后土是男的,后土皇地祇才是女的。“社神·后土”乃是“赤帝·共工氏”之子“赤帝·后土氏·姜句龙”。“后土·皇地祇”乃是“赤帝·后土氏·姜句龙”之亲生嫡长女。 社神·后土,男性神祇,“赤帝·祝融氏·姜容光”之孙,“赤帝·共工氏”之子。姜姓,名“句龙”,帝号“赤帝”,氏号“后土氏”,神职“社神”。 后土·皇地祇,女性神祇,古称“皇地祇”或“地祇”,“赤帝·后土氏·姜句龙”之亲生嫡长女,“皇天上帝·高辛氏·帝喾”
  • 224
    屠城在古代几乎是家常便饭,朱元璋也屠城,曹操也屠城,怎么没见有人说呢?
  • 0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这是古人的智慧,交绝而不出恶语。
    醉泉林 4-30
  • 2
    非也,介子推,关于他“割股奉君”的故事,《左传》和《史记》中都没有记载,倒是《韩诗外传》这本书中有记载。但这本成书于西汉初年的著作,是一部由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组成的杂编,严格地说并不是史书。关于介子推隐居绵山的原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和《史记·晋世家》也都有记载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春秋五霸》时,谈到了介子推“割股事君”和晋文公火烧绵山的故事
  • 250
    01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当大家公认某人取得了丰功伟绩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其他一些似是而非,捕风捉影的功劳也会被安在这个人头上,我把这种现象称为“集功”。 在我看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说法就是一种典型“集功”的表现,比如张艺谋在电影“英雄”当中声称,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夕,一个剑字已经有了19种写法。 还有专属赵国的文字。 大家应该还听说过这么一种假设:如果秦始皇没有消灭六国文字,并且规定全部使用秦国的文字,中
  • 235
    如果是韩魏吞并魏国,那战国很有可能相当于公元402年的五胡十六国。 、 北魏相当于赵国,韩国相当于大半个后秦,秦国相当于夏,那楚国相当于东晋,但是楚国当时地盘虽然大但体量人口远比不上东晋,不过韩魏都会变成顶级大国,其人口都强于当时还处于发展期的齐国,估计就是赵韩楚三强鼎立,韩国很有可能成为和楚国差不多的强国,至少在赵国吞并中山以前,韩国地缘比赵国更好,经济比赵国更发达,而且距离魏国核心区最近的韩国获利会
  • 3
    此贴描述的是战国伊始至长平之战前后各国疆域大小情况,主要依据的是明确的数据记载,当然实际上各国疆域一直在变化,但此因素暂不考虑进来。 刘向《战国策·序》: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中山国(方五百里+数百里) 范雎: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范雎列传 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中山王鼎铭 赵(方三千五百里+数百里+数百里) 苏秦谓赵王,“赵地方二
    Qb9S8SK 4-24
  • 0
    田氏之中也有姜太公的子孙“姜姓·田氏”,古代姜姓齐国有一个官职称为大司田,姜太公的子孙“靖郭”曾担任大司田一职,人称“司田靖郭”,世为姜姓司田氏,司田靖郭去世后,靖郭的庶长子“孟尝”成为了新任大司田,之后,司田靖郭、司田孟尝的子孙依据宗法制改姓氏为“姜姓·田氏”。 齐灵公之时,齐国又出现了“妫姓·田氏”,但是“妫姓·田氏”的先祖“田完”并没有担任过司田一职,田完担任的是“工正”,妫姓田氏一脉也一直无人
  • 208
    白起根本就不是名将
    disbdbdxi 4-22
  • 12
    对于如潮般看了《大秦帝国》而质疑《史记》商鞅之死的同学们,以及搬出《战国策》否定《史记》的同学们,我想说《史记》对于商鞅之死的记载和《战国策》没有任何冲突的地方。 首先我们看看《战国策》的记载: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深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
  • 15
    三苗的祖先是东夷-九黎,世居黄河下游到长江下游地区,由良渚文化征服大汶口文化融合而成,其领袖号为蚩尤,居山东阳谷。 屈家岭文化北进,在南襄盆地孕育催生了青龙泉文化,青龙泉文化东出中原,与东夷-九黎大战,杀死蚩尤,再北逐三苗残部至河北北部,发生逐鹿之战,三苗部分残部南下至长江以南,流落鄱阳湖与洞庭湖之间的丘陵地带,后被南下的石家河文化追击,向长江上游的武陵山脉地区及湘西南的五溪地区逃窜,与当地藏缅部落及
  • 2
    林之战相关记载: 《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二十四年,与楚王会鄢,又会穰。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魏冉免相。” 《睡虎地秦简·编年纪》“秦昭王二十四年,攻林。” 《燕策二·秦召燕王》“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得讲于魏……困则使太后、穰侯为和,赢则兼欺舅与母。适燕者曰:‘以胶东。’适赵者曰:‘以济西。’”(亦见《史记苏秦列传》) 《赵策一》“秦、韩围梁,燕、赵救之。谓山
  • 5
    战国历史都是寥寥几笔的文字,很多君王的生猝年都不详,更别提城市规划、服饰、建筑的图像了 那些电视剧里战国时君王的服饰、宫殿都是依据什么来搭建的 还有各国士兵的衣服、战旗
  • 7
    索隱說文云:「護,救視也。」 〔二〕集解李奇曰:「或三百,或五百也。」索隱奉音扶用反。謂資俸之。如字讀,謂奉送之也。錢三百,謂他人三百,何獨五百也。劉氏云:「時有重者一當百,故有送錢三者。」
  • 3
    之前有做策略类桌游的经验,但是是奇幻世界观。现在想做一个战国为背景的策略桌游,来吧里取点经,顺便请吧友们出出主意。
    流风竹 4-15
  • 0
    有翅膀的白色老虎是飞熊,有翅膀的黑色老虎是穷奇,有翅膀的黄色老虎是飞虎。 飞熊,上古神兽,姜子牙的本体。传统神话之中诸神都是半人半兽的状态,比如“神农是牛首虎鼻人身、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等等状态。飞熊是一只有翅膀的白色老虎,所以姜子牙在传统神话之中乃是“虎首人身,背生双翼,白斑虎纹”的上古正神。 穷奇,上古神兽,“少昊青阳氏”的儿子,穷奇是一只有翅膀的黑色老虎。 飞虎,上古神兽,飞虎是一只有翅膀的黄色
  • 31
    谁能奋6世余烈,书同文车同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1
    两宋之间的两个汉奸王朝,伪楚和伪齐,伪楚是张邦昌所建立,伪齐是刘豫所建立。 两宋之间,靖康之耻,金朝为了更好的统治宋朝北部疆土,利用张邦昌建立了伪楚,张邦昌被杀之后,金朝又利用刘豫建立了伪齐。 “楚”这个国号很少有人用,最出名的就是“桓楚、马楚、伪楚”。“齐”这个国号被用过许多次,比如“南齐、北齐、黄巢大齐、伪齐”。
  • 1
    封禅泰山不是天子祭拜天父,而是子孙祭拜先祖?人族祭拜的先祖是“昊天上帝·包犧氏·盘古、女娲娘娘、苍天·伏羲氏·太昊、凤后女娲氏、皇太祖·炎帝神农氏·姜石年、有蟜氏·女阴、五方上帝(青帝太昊子孙、炎帝神农子孙、黄帝轩辕氏、少昊青阳氏、玄帝颛顼氏)、皇天上帝·高辛氏·帝喾、后土皇地祇、太素上皇·玄圣素王·姜子牙”。 泰山是历代帝王与先祖交流的平台,历代君主封禅不是去认“上天”为父亲,而去跳过泰山梁父这个桥梁去
  • 8
    魏文侯前期和赵襄子韩康子之间的较量是怎样的,三晋和楚惠王之间有哪些战事,当时楚国强势北上,三晋在中原北方的影响力不断下降,有当时相关的史料吗
  • 0
    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尊开国君主为神,纣王不是最后一位人皇,自“昊天上帝·包犧氏·盘古、苍天·伏羲氏·太昊、皇太祖·炎帝神农氏·姜石年、五方上帝(青帝太昊子孙、炎帝神农子孙、少昊青阳氏、玄帝颛顼氏)、皇天上帝·高辛氏·帝喾、太素上皇·玄圣素王·姜子牙”开始,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尊开国君主为保佑江山社稷的最高神。 比如,夏朝的大禹就的保佑夏朝四百年社稷的最高神“夏后主”,商汤就是商朝祭祀的护佑社稷的祖先神“商天帝”
  • 169
    秦始皇时期,一百多万人修长城,七十万人修陵墓,几十万人修直道,几十万人修宫室,然后北伐三十万人至少也需要百来万人当后勤吧?南征的五十万人也需
  • 4
    《西周纪年考订》 作者:谭晓斌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文王元年,相当于西元前1099年; 文王受命元年,相当于西元前1056年; 武王元年,相当于西元前1049年; 武王克商之年,相当于西元前1045年; 成王元年,相当于西元前1043年; 文王于受命七年去世,相当于西元前1050年,在位五十年; 武王在位六年,继续使用文王的纪年,所以文献中称武王克商在“十二年”,这个“十二年”便是指“文王受命十二年”; 武王于“十三年”去世,也就是克商之后
  • 0
    宋朝姜太公武庙七十二将,实为“亚圣·十哲·六十一将”,唐朝姜太公武庙有“亚圣·十哲·六十四将”。宋朝武庙总共七十二人陪祀姜子牙,唐朝武庙总共有七十四人陪祀姜太公。 宋朝武庙的亚圣张良不在十哲之列,而是单独把亚圣张良安排的姜太公一侧。唐朝的武庙,亚圣张良也是十哲之一。 宋朝武庙的十哲 ,是位居于亚圣张良之下 。唐朝的十哲,是与亚圣张良并列。这就是宋朝武庙与唐朝武庙的不同。 宋朝武庙名将总共有六十一人,唐朝武
  • 0
    姜太公武庙古今六十四将与八八六十四卦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姜太公武庙有亚圣十哲六十四将,其中“十哲”最为大家所熟知,十哲与六十四将加起来,姜太公武庙一共有七十四位名将陪祀。 这七十四位名将之中,“古今六十四将”则是依据“八八六十四卦”而来。这“八八六十四卦”就是由周文王依据伏羲八卦所演易而成的后天八卦,姜太公武庙古今六十四将就是依据这六十四卦而规定的人数。 所谓“古今六十四将”,就是在唐德宗时期之前出
  • 0
    二十四节气是由炎帝神农氏所制定的,传言二十四节气乃是炎帝神农氏从“地泽二十四卦”之中参悟春夏秋冬的二十四种气候变化所创。 炎帝神农氏在位期间发明了《神农历》,简称《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就隐藏在《农历》之中。《农历》的起源,就是始于炎帝神农氏所创的地泽二十四卦。 所谓“地泽”,就是来源于伏羲八卦之中的地泽临卦,炎帝神农氏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开发了《连山易》,地泽二十四卦就是出自《连山易》,地泽在《连
  • 0
    元旦、清明,孙中山制定的阳历节日。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前,元旦、清明他们都是阴历节日。到了民国建立之后,元旦、清明由阴历节日转变为了阳历节日。 在中国古代,元旦、清明并没有固定的日期,他们是随着阴历变化而过节转变日期。民国之后,孙中山将元旦规定为“阳历年”的元月一日,孙中山又通过历法将清明节规定为阳历四月四日或阳历四月五日。 大家都知道,元旦、清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中国古代并没有阳历和阴历之分
  • 0
    《唐李问对》:“《太公谋》八十一篇,所谓阴谋。不可以言穷;《太公言》七十一篇,不可以兵穷;《太公兵》八十五篇,不可以财穷。此‘三门’也。” 《唐李问对》:“汉任宏所论是也。凡兵家流,权谋为一种,形势为一种,及阴阳、技巧二种,此‘四种’也。” 所谓“三门”,是出自《太公(周书)》之中的“谋、言、兵”。太公·谋,又被称为《太公阴谋》《太公阴符》或《周书阴符》《周书阴谋》。太公·言,又被称为《太公金匮》或《
  • 0
    兵家之人也有文武之分,文为谋士,武是武将。谋士是兵家,武将更是兵家。 谋士之人,就好比“管仲、鬼谷子·王诩、张仪、苏秦、范雎、吕不韦、张良、陈平、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诸葛亮”等谋士,他们都没有赫赫战功,但是他们都属于兵家之中的谋士,可是他们都是不擅武功的文人。 武将之人,就好比“王子成父、先轸、成得臣、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周勃、周亚夫、张辽、徐晃、岳飞”等武将
  • 478
    我敢说秦始皇的影响至少是刘邦的千倍,秦始皇十年灭六国,威振古今,刘季那魅力气质算个球!
  • 156
    战国七雄当中,以齐国周边长期存在的小国为最多。 在齐国的北边有中山国,西边,南边有泗上十二诸侯。 泗上十二诸侯中有宋,鲁,卫三个千乘之国,还有邳,滕、薛、邹一批百乘小国。 为什么齐国周边的小国那么多?是因为齐国没有能力吞并它们吗?不是的,百乘小国只有一两个县大,齐国肯定有能力吞并它们。连百乘小国都能长期生存,说明了一点,齐国是故意的,按照预定计划不去灭掉它的周边小国。 齐国故意不灭掉它们,是因为它们的
  • 150
    我一直有个疑问,吴越争霸,吴越单独一国在春秋都很有影响力,可越国吞并了吴国,那吴越加一起,竟然在战国毫无存在感,完全是蒸发了,还不如宋国鲁国中山国有存在感,跟三晋任何一国都不能比,那敢问破越之前的小吴国是怎么把大楚国打成这样的,从地缘角度来看,如果战国初期的越国有这么大的版图 而且在楚国的大后方,完全是芒刺在背,楚国的扩张头一目标就应该是越国,不把越国吞了如何争霸中原。 。 司马迁先生将楚国灭亡越国的
  • 175
    战国我只服吴起,什么四大名将、四大公子都靠边站。吴起一生经历七十六战,六十四胜,其余和解,无一败绩。全能人才,无论政治还是军事,关键是他去哪国哪国强大,为鲁将,鲁胜齐;为魏将,尽占秦之河西之地;为楚将,南占百越,北灭陈蔡,尽退三晋与秦;平生与诸侯76战64胜12平。
  • 5
    楚国垂沙之战后叛乱的庄蹻和入滇称王的庄蹻是同一个人吗?
  • 46
    一。 这个问题属于宫廷政治内幕,宫廷政治内幕通常都隐藏在重重面纱的背后,讳莫如深,有关史料很匮乏,或者被人刻意扭曲过,我只能根据一些外部迹象去猜测。以下是我个人认为最符合逻辑的猜测。 理解秦末历史,还有一个女性是关键线索,她不应该被忽视,却很反常的完全被忽视过去,她就是胡亥的母亲。 按照公认的继承规则,太子在皇后生的儿子当中选择。所以,皇后一定下来,太子的选择范围同时就被限制住了。 胡亥说过,他“少失
  • 119
    身为中国人,打小就知道一些著名的战争案例,战国白起坑杀40万赵国降军,匈奴40万白登围刘邦,淝水谢安大破80万前秦军,西夏80万大军伐宋等等等等,这些例子让人难免畅想——不统一时,尚且数十万大军随便拉出来,倘若统一,大中华岂不是随便使出百万大军?如隋炀帝113万大军远征高丽简直应该轻松快意如打水漂一样啊。 中国古代真有百万大军吗? 张艺谋电影《英雄》里不计其数的秦军是很多人对古代中国军队认知的直观体现 再回头看看所
    悖论集合 12-17
  • 17
    看大秦帝国的时候出现的疑问,这时的齐国能吃掉秦国嘛
  • 1326
    战国时期,平原君有一个美妾在楼上赏风景,看见邻院的瘸子一拐一拐地到井边打水,忍不住大笑起来。瘸子非常不忿,第二天就找上门来,指责平原君重色轻士,要平原君交出美妾的头颅来泄愤。 这个瘸子说话很有水平,他说:“早就听说平原君礼贤下士,很多贤人不远千里来投奔您,就是因为您能够做到尊重他们,轻贱女色。臣不幸身有残疾,但是您的姬妾竟然居高临下地耻笑我,臣无法忍受这种耻辱,请将您姬妾的头颅给我!” 平原君敷衍一
    huaihejiyu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