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880,174 贴子: 12,170,240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3
    据《三国志》记载,杨阜之忠烈,贯穿军事与政谏两端。建安年间,马超联合羌胡反攻陇右,冀城被围八月,杨阜率宗族千余人死守,泣血誓众:“有死无二,田单之守不固于此”。城破后,他假托葬妻赴历城,说动姜叙起兵讨超,身中五创、宗族七人战死,终复陇右。曹操赞其功比“杨敞之妻”,赐爵而不受,自谓“君亡无死节之效”,其谦退更显风骨。任武都太守时,他严正斥责曹洪宴饮纵乐:“桀、纣之乱,不甚于此”,以礼法整肃军纪;徙民
  • 10
    陷阵可以直接击溃敌军,这个不用多说。 夺旗可以让敌军指挥系统瘫痪,更有利于击溃敌军,和胜利也没多大区别了。 先登虽然对战局影响不大,但是可以鼓舞士气,让士兵个个争先,和陷阵夺旗同一档也说的过去。 但是斩将感觉就完全不够看了,首先斩将不是斩帅,无法瘫痪对手指挥系统,只能削弱敌人的部分实力,而且对士卒的激励作用感觉也不如先登,首先先登是团体功劳,容易混,而斩将是个人功劳,不好混。其次战况如果不利,根本没机
    专搜无 5-2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26
    明明人家本傳是寫帶萬人會師潼關,我看好像也沒人說會師潼關有啥問題啊? 好啦,退個一百步子午谷不行好了,人家還是有大敗郭淮和司馬懿的戰績,而且剛拿到漢中時曹操已經大遷民了,魏延上任漢中的時候根本爛攤子,但是魏延還是把漢中防衛網打造起來了,王平也依靠這制度後來大敗曹爽,我怎麼看魏延這戰績在三國也都算最頂尖的,偏偏光榮三國志還是給魏延低統率
    陈皮皮bb 00:48
  • 147
    我怎么记得法正尚书令时期,诸葛亮还在管后勤,诸葛亮是在刘备死后才一步步拿到实权,而且尚书令不是正经的实权官职吗 ,怎么成路边一条了
    ckboman 00:41
  • 37
    《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火攻的决策源自黄盖,然而考察《三国志》的其他篇章就会发现,这一计策其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裴注引《江表传》的内容显示,周瑜此前就已经“部署选用轻便且有利的战舰数十艘,并在船上装满薪草”;《武帝纪》中提到曹操的“船舰首尾相接”,这暗示着针对曹军的连锁战术其实早有应对措施;而诸葛亮出使东吴主要是为了促成孙刘联盟,并未直接参与战术的制定(这一点从《鲁肃传》中“鲁肃劝孙权召回周瑜”的
    ckboman 5-2
  • 4
    诸葛亮在琅琊生活过几年。诸葛亮在南阳襄阳那边生活了20年左右,跟了刘备以后,庞统寄了,需要补位把管后勤的调到刘备身边,打南蛮八年,北伐差不多7年。诸葛亮入川大概是214年,诸葛亮181年生,33岁左右入川。54岁死。葬也是葬的汉中定军山。
  • 148
    “刘备借荆州”主要借的是南郡。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被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部分地区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将东吴占据的南郡借给了刘备。 后来,刘备取蜀后,孙权派诸葛瑾入蜀要求刘备履约还地,双方经过协商
  • 55
    魏延出身是底层部曲,能干到和杨仪分庭抗礼的程度,杨仪曾今是荆州刺史的主簿(荆州南阳是第一大郡)。只是诸葛亮突然挂了,两个都有兵权,都有相当老大的心思,两个人都是因为叛国的罪名而死。就因为这两人实力差不多谁都不服谁。襄阳的士族杨仪大战天下第一大郡南阳的魏延,现在襄阳和南阳还在抢诸葛亮的躬耕地,然后被成都摘了桃子。哎,蒋琬本来没机会的(没兵权,他后面也搞了北伐,还准备造船打东吴),这两个人打起来了。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14
    伊籍是三国历史人物中少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但是却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据《三国志》记载,伊籍早年依附刘表时,他以“常往来自托”的纵横家姿态游走于荆州势力间,既未深度绑定刘表,又通过灵活交往积累政治资本,展现了乱世中的生存智慧。后转投刘备,从曹操属臣变为蜀汉核心成员,这一选择不仅体现其对“兴复汉室”旗号的认同,更标志着从地方割据依附者向国家建制参与者的身份跨越。伊籍最突出的贡献
  • 140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鲁肃在榻上向孙权提出了“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战略构想。这一论断打破了当时“尊汉”的政治正确观念,直言不讳地指出“汉室不可复兴”。相较于诸葛亮《隆中对》中所提出的“跨有荆益”的策略,鲁肃更加强调长江天险与地理整合的重要性。其超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地缘认知上,他指出了荆州作为交通枢纽的关键位置(外带江汉,内阻山陵),这比曹操南下还要早十年预判到
  • 278
    注意,是能力,无关所谓的道德。 翻看几年前的互联网评论,很多对孙权能力的评论都是远不如曹刘,都觉得他只配和二代曹丕刘禅比,但最近一两年,似乎认同孙权大于刘备的互联网评论越来越多了?当然还是没没有去碰瓷曹操的,这是网友评价孙权更客观了还是吴粉开始发力了?
  • 206
    死个夏侯渊汉中城池仍然在手中居然就放弃汉中了,一个大郡说扔就扔了 ,刘备得地得的也太容易了。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247
    以下几种选择或许能避免败走麦城的结局: • 及时回防:在得知荆州丢失后,迅速集结兵力回援荆州,趁东吴立足未稳,尝试夺回关键据点,而不是先分兵去围襄樊,避免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 • 稳固防线等待援军:如果回防已来不及,那就选择一处易守难攻之地,比如麦城周边可依托的险要之处,构筑坚固防线,同时向刘备的益州大本营火速求援,等待援军一同反击。 • 转移突围谋后路:可以尝试秘密向其他方向转移,比如往西北上庸等地靠拢
  • 3
    孙权千金招募医生,张仲景咋不出来应聘? 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 张仲景 是不是 张陵或张角的化身?
    Tarovn 5-2
  • 116
    rt.网上有种说法是袁绍打曹操时留下一支军队对付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 404
    而且还是两次。吕蒙这一波来袭几乎没有抵抗全投敌。关羽的凝聚力就这么弱?
  • 60
    因为之前就有带路党,比如法正张松李严。谯周只不过学习了一下光之国开国功臣罢了。刘禅也觉得仁德的刘璋应该被学习。 光之国伟大无需多言。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96
    和周瑜政见相反,周瑜主张限刘困刘化刘。 而鲁肃则是主张容刘资刘壮刘。导致刘备做大,最后还和东吴决一死战。 然后,又把庞统推介给刘备,他为何就不推介给孙权呢? 是怕庞统的才能影响到鲁肃自己在东吴的地位吗? 搞不懂鲁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 4
  • 283
    实在太厉害了。 比如说,孙权杀了关羽就丧失了东吴统一中国的可能性。 在比如说,周瑜进攻西川,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再比如说,吕蒙不攻击关羽,关羽就能拿下襄阳樊城。 太多了,举都举不完
  • 0
    孙权有类似三国志8里面军团长的管理模式,会划一片区域让一些亲信部下自主管理。 比如太史慈,程普,周瑜,鲁肃,吕范等都被孙权划分一块地盘让他们管理。 包括借荆州给刘备也是类似的情况,只不过刘备之后背叛了
    都在家啊 00:44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1
    曹操要南下攻打东吴,被周瑜用一把火烧掉来曹操的全部战船,逼得曹操退回北方。刘备南下讨伐东吴啊,被陆逊一把火烧掉刘备七百里全部的帐篷,刘备退守到白帝城。 曹操和刘备在军事上犯了这种错误,曹操把战船都连在了一起,而刘备的做法与曹操相似,刘备扎营七百里连在一起。他们两的做法很容易被对方给歼灭。
    磊磊 5-2
  • 472
    战场谋略,和盟友血战强敌,只会几万偷几百两码事,按照吕蒙吹逻辑白起,吴起,王翦,李牧,孙膑,韩信,卫青霍去病,陈汤,李靖,李世民,朱元璋,徐达,王守仁,于谦都是不会谋略的吗。 战略,教员明确孙权吕蒙被刺是错误的 战术谋略也算不上 只能算是阴谋诡计而已 战术谋略,陆逊不参合吕蒙偷江陵,去插最关键的宜都 吕蒙充其量就是战场凭本事和谋略都不行,但是擅长阴人,蹲点找机会,偷
  • 7
    裴注:权既阴忍,蒙复凶狡,斯实下策,殆非同盟共奖王室之义也。这句话在哪本史料里有uu知道吗?
  • 302
    曹操的权力,在晚年达到了顶峰,他始终没有登上帝位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有多种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 首先,曹操觉得,代汉称帝,不利于自己。 早在汉灵帝光和末年,曹操就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其次,荀彧。 曹操的文官班底,是荀彧帮他建立的。 荀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希望曹操平定天下以后,还政于汉献帝。 所以,他连曹操封魏公都是反对的。 由于曹操同时接纳了刘协的汉廷,曹魏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
    卡普空 5-2
  • 4
    人继位以来一直在扩张,打下了江夏,交州,江陵,皖城,荆南,在刘备,曹操,曹丕,曹睿,诸葛亮死后也依然发起北伐,北伐的烈度,次数远远不是刘备和诸葛亮能比的
    玄铁骑 5-2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84
    其实我早就想吐槽这事了。 真吧,啥人黑诸葛亮和马超能找出这么清奇的角度啊?——黑马超居然还需要找这么清奇的角度? 当时的民族认同本质是文化认同,哪有那么多讲究,但凡看过一点书,也应该知道汉代征少数民族兵平定内叛是常态,真一点书不看的。 再一个, 【长水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如淳曰:“长水,胡名也。” 韦昭曰:“长水校尉典胡骑,厩近长水,故以为名。”长水盖关中小水名。 本注曰:掌宿卫兵。 蔡质《汉仪》曰:“主
  • 496
    每每看到三国的视频都想着去看些东西,但每个三国视频的评论下面都免不了对吴国的评价,尤其是对吕蒙的,都是些鼠辈又或者小人之类的称呼,看的我莫名的不自在,吕蒙被史书评价为有勇有谋,是独当一面的将才,就因为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导致关羽被处死,弄死了名气大的人就要背上骂名吗,关羽是忠义的代表,吕蒙的仁义和忠诚也不差啊,为什么吕蒙就要背上骂名无论是放在战略还是国家角度,他都没有错啊,关羽还不是他杀死的,更
  • 1
    搞的洛水都没信誉了,好好一个史书的还要硬洗司马家洛水以及换曹芳杀曹髦曹爽,陈寿再抄上去。有人把三少帝纪看完的吗。魏书也就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就到三少帝纪了。很多吗? 读书人好,宦官坏,那史书是谁写的,回答我,读书人是mvp,皇帝都是躺赢狗还要宠幸宦官。
    司空袁 5-2
  • 301
    问一下,刘备和吕布谁仁德更高?论屠城:刘备没屠过城,吕布也没屠过。平局 论背刺:刘备背刺曹操,背刺刘璋。吕布背刺丁原,背刺董卓。平局 论义亲:刘备杀义子刘封,吕布杀义父董卓。平局 论抢掠:刘备掠饥民数千,取蜀中金银,背刺刘璋打三年导致百姓养肥野草(刘备听说有人劝刘璋坚壁清野恶之,可见刘备的粮草很多都是抢掠百姓的),蜀中一日数十惊。吕布应该有劫掠过百姓。平局 论忠诚:吕布杀国贼董卓,帮助司徒王允守长安,差点
  • 4
    很多人总是有意无意说刘备输得只剩下一个州,那么这个州到底有多大
  • 39
    那关羽和吕蒙到底是不是盟友呢? 一些人总是津津乐道吕蒙背信弃义,像祥林嫂一样一样的。 但却从来不说关羽背信弃义在先,被吕蒙剿灭在后,正所谓的天道循环嘛,又什么好委屈的呢? 关羽辱骂孙权的时候,关羽和吕蒙是不是盟友? 关羽擅自夺取东吴粮食的时候,关羽和吕蒙是不是盟友? 关羽扬言要灭了东吴的时候,关羽和吕蒙是不是盟友? 沿江修那么多的烽火台,到底是防曹操呢还是放孙权呢? 你说防曹操吧,两边隔了一个太平洋,那可
    深层次 5-2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9
    体现一:曹魏国力碾压,大胜已经不足以挽回军事力量对比 延熙十七年(254年)春正月,魏守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夏六月,姜维率荡寇将军张嶷等凭着李简赠送的物资出兵陇西。到狄道时,李简率吏民出城迎接。张嶷与魏将徐质交战,临阵战死,而魏军也死伤过倍。姜维进围襄武,与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 延熙十八年(255年)夏,姜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镇南大将军张翼等诸军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数万人战死
  • 14
    是在鼓励这样的行为吗? 无中生有是属于编造,各种YY是属于编造,把自己的推测(拿不出任何的直接的历史记载)作为事实堂二皇子的不断引用同样是属于编造。。。 编造历史,混淆视听,各种误导,大行其道啊。 为何国吧就不敢封闭他们呢?很奇怪呢。
  • 0
    刘备最后一场战役,也就是夷陵之战,迎来惨败,于是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乃至归葬惠陵,刘备的一生,有辉煌,但更多的是坎坷。
    hghgla 5-2
  • 65
    1.刘禅2.荆州派(除四英外)3.荆州派4.益州派5.姜维6.诸葛瞻
    顾离澈 5-2
  • 1146
    隆中对有太多的毛病,使其成为一个完全错误的计划,根本不可能促使刘备统一天下 1.荆州也是东吴想要的重地,“跨有荆益”和“东和孙权”不可能同时达成,势必造成孙刘联盟的不稳定,后来果不其然 2.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老生常谈了,跨度太长指挥不便。一旦其中一路出问题,等另一路收到消息,出问题的一路都臭了。 3.对东吴过于轻视,和1差不多,没能注意到东吴的主观能动性 4.刚说“此诚不可与争锋”,后面就“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 181
    关羽和吕蒙各有其军事上的优势,很难简单判定谁更有军事水平。 关羽有勇有谋,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凭借此战威震华夏,展现出卓越的战术指挥以及把握战机的能力,善于利用地形等条件作战。 吕蒙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堪称经典,他深知关羽的性格与荆州布防特点,用计麻痹关羽,然后出其不意发动袭击,兵不血刃夺取荆州,从战略谋划和奇袭战术运用上极为出色。 总体而言,两人都在不同的战事中展现出了高超军事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2
    今天突然看到一个说法,是刘备剑法绝顶,是自古以来最强五位剑客之一,和马超齐名的存在。 考虑到刘备天生手臂过膝这项异于常人的用剑天赋,他的顾应法是不是最强剑法?
  • 118
    我一切以史料为主 【三国志武帝纪:(193年)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兴平元年(194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194年)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与布相守百馀日......(194年)秋九月,太祖还鄄城】 没有明确说明“所
  • 435
    曹魏正统不必多说吧?重建洛阳,长安,顺便修了个邺城,这些都是后期北朝的热门国都;屯田,然后收复辽东;文学,法律这些贡献也不少;九品中正制对于举孝廉也是进步的。 孙吴,发现台湾这个有争议不提,但征伐山越,开发南方是公认的吧?孙吴本身就是南六朝的第一朝,孙吴故地也是后五朝的核心区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和曹魏在濡须,合肥,寿春,荆州打的几次战争更像是后南北朝的序曲, 季汉,或者说蜀汉,要说对历一点贡献
    耗惺 5-2
  • 23
    最近看了三国,已经看了一大半,感觉武将单挑基本就几个结果 措手不及一刀就死 不得三合败阵而归 大战百合不分上下 我印象较深的是华雄斩某个龙套,华雄又被关羽直接秒。和那个吕布手下猛将,被一个人秒了,秒他的人也被秒了。吕布手下“猛将”这么弱?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