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盏兔毫釉面的记述,在宋代的文献中只有一处记载。宋代建阳 关于建盏兔毫釉面的记述,在宋代的文献中只有一处记载。宋代建阳人祝穆在其《方舆胜览》书中记载:“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者,其价甚高,且艰得之。”意为,有一款被称之为“毫变盏”的建盏,价值连城且非常难得。至于“毫变盏”具体指的是哪种釉面,众说纷纭,但至少说明了一个现象,宋代有一种叫“毫变盏”的建盏非常难得,亦或可以理解为兔毫盏极其难得,纵使有千万金。 “毫变盏”难得,且在宋代,兔毫盏无疑是最受宋代大众欢
贴吧:
建盏作者:
蜗牛??。 2020-10-28 02:22 每日建盏相关干货分享,今日分享——点茶 点茶 宋代蔡襄《茶录》载: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可见相较于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更“不重技艺重意境”。 “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 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
贴吧:
建盏作者:
民艺坊建盏伙夫 2018-08-28 10:48 【转载】【资料】建窑及吉州窑 吉州窑 吉州窑是南方一处著名综合性民窑,窑址在江西吉安永和镇附近,又名永和窑。创烧于唐,发展于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至元代中期,元代末期终烧
贴吧:
紫砂壶与建盏作者:
理工看门人 2014-10-18 23:06 【诗词吧】 原创诗词/ 汉宫春 . 大唐贡茶院 汉宫春 . 大唐贡茶院 上官左儿 顾渚名山,正烟霏雨霁,秋暮寒云。 登高浑然气爽,概有灵根。 瑶台古朴
贴吧:
诗词作者:
上官雁左儿 2017-06-02 23:26 余寅珍玩 撵茶图 大杯 这只杯子打动我的点是——宋刘松年撵茶图重现。杯子青花工艺接近国画白描的素色效果和层次感极好的混水使得画面意境更加深远。ok,咱不能到台湾去看原
贴吧:
汝瓷作者:
Snowhandm 2015-01-20 06:09 【转载】【分享】赞誉“建盏”古诗词赏析 “建盏”是指自北宋以来在建阳市水吉池中、后井出产的黑釉茶盏,一种底小口大、形如漏斗的小碗,被誉为“瓷坛明珠”。 “建盏”釉料独特,在烧制过程
贴吧:
紫砂壶与建盏作者:
椰风泛音1990 2014-09-15 21:47 建窑兔豪盏一只 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乎;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 苏东坡《送南屏谦师》
贴吧:
建盏作者:
小鱼罗的故事 2015-11-21 14:25 [转载] 历代茶盏的称谓 茶盏,历代有各种不同的称谓,每一种称呼背后即表达了茶人对茶盏之美的诗人想象,也体现了不同时代里茶盏的器型变化。 在饮茶之始,由于茶在当时的生活饮品中还没有占据主流位置,因此也就没有真正专门用来饮茶的器具,喝茶时常与酒器、食器一起混同使用。自秦汉以后,饮茶之风日渐兴起,茶具才开始从日常的食器、酒器中分离出来。至唐代,茶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饮品,并且形成了茶人兴茶、皇家重茶、文人写茶、佛教崇茶、举国饮茶
贴吧:
紫砂壶与建盏作者:
欢喜随心 2015-10-07 20:08 【分享】古代十大茶典故,好不容易收集到的!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贴吧:
紫砂壶与建盏作者:
志纯窑·山东 2014-10-29 11:17 建盏的文化渊源 建窑,福建建阳水吉一带的建窑。釉中所含铁的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美丽的褐色斑纹”。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仅是一个生产青釉瓷器和釉瓷器的普通窑厂。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这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青釉→酱色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一发展是渐进的过程。而后,建窑以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于世,产生一种形如漏斗的小碗,俗称“建盏” 由于建盏只是一种茶盏,器形较小且简单,所以在器形方面技术难度
贴吧:
永瞬作者:
永瞬建盏 2021-07-13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