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与建盏吧
关注: 69,741 贴子: 953,613

学习,分享,知不足

  • 目录:
  • 古玩收藏
  • 0
    所有人都知道,建盏吧的幕后老大,实控人,说了算的,是吴兴乾! 以前报道过,一个群里48个人,47个是托,就为了忽悠那一个。 或许,这个贴吧也是如此! 这对夫妻就是吴兴乾的卧龙凤雏(马户、又鸟)! 我在 紫砂壶与建盏吧 长期有帖子。 现在的感觉就是牛鬼蛇神俱现形,炸锅了,小号也罢,无脑粉也罢,简直是全体出动啊,真让人眼前一亮,哈哈! 我发了很多揭露吴大忽悠的帖子,有理有据有图,条理清晰。 我的观点就是:吴兴乾毕生只
    蓝小跳111 11:24
  • 3
    导读:吴自编自演这个采访里有六大骗局。小白被忽悠瘸了还感激不尽呢,真会觉得吴大师是业内良心好感激啊! 结论:吴毕生只为忽悠小白。因为小白的钱最好赚,还会对你感激不已。 一、不存在专门的电窑釉水。 不管什么釉水,都可以进行电烧与柴烧。只不过柴烧成本高,成品率低。 吴在视频里讲把电窑的配方釉放在柴窑里烧,这种话语表达是对小白的刻意误导。他想诱导小白认为配方釉这玩意就是用于电窑的,档次很低。 配方釉这个名词是
  • 4
    原来吴大师也这么烧。 他往死里宣扬的二元釉须要这么烧吗? 难怪吧里有人讲他的窑塌过,讥讽之意溢于纸外。 其实很多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那他现在烧的究竟是啥? 能绝对断定的是,他至少烧出了一部分宋盏残片与电仿柴,而且一模一样(因为是电烧)。 而且,这一部分,绝对不是二元釉! 毕生只为忽悠小白! 吴兴乾以忽悠小白为天职! 盏深处及其老公凯孙真是吴大师的卧龙凤雏啊!
  • 2
    我最大的成就就是让他承认他自己玩的都是电仿柴 ,看他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好爽 我很满足
    盏深处 09:35
  • 1
    淘得一把“志华”款的请饮,说实话我刚刚拿到壶也觉得可能串盖了,后来很多壶友也回复串盖的问题,我心里也没底了,于是就满世界找志华款请饮的资料,壶事典里面都没有收录志华款,确实是比较少,终于在对岸的论坛找到壶友在2011年分享的一把志华款请饮,发现也是盖子宽出壶口,壶纽粗大,让我更加迷茫了,有志华款请饮的壶友能不能分享几张你们手上的壶照看看,多谢指教。 我手上的志华请饮 对岸看到的志华请饮 我手上的盖款 对岸论
    mbravelee 08:33
  • 0
    我发的那段私信里藏着雷,你与吧务老公凯孙终于发觉了吗,所以不敢顶? 两个十足的春虫货! 丢人现眼的东西。 就凭你们的智商,也敢跟我玩,哈哈哈哈。 你有种的话,就天天顶自己的帖子啊,我都急死了! 好一个窝囊废啊,干嘛活的如此窝囊! 要不要老子帮你顶呢,哈哈哈哈! 盏深处,你卖吴兴乾的电仿柴真不怕雷劈吗? 对了,你干嘛投诉删除我的帖子呢! 我揭露吴卖电仿柴与忽悠小白的那几个帖子,被系统删除了共有十几次。 你就那么
  • 34
    紫砂一厂70初的一套梅云请饮。请饮在厂壶里面也算明星品种了。首批的请饮又以梅云的做工更好,价格也比其他的几个盖款的价格高一些。厂壶大部分口盖不严。这批请饮由于是定制品,对工艺要求比较高,所以口盖还算是很严的,基本和现代壶差不多。70的请饮仿品很多,单个壶常见,整套的还是比较少的。收到这一套也是缘分。寻寻觅觅了五年,总算最近如愿了。分享给大家我的喜悦。望同好一起交流早期厂壶的经验
  • 5
    哪怕是丝毫不懂建盏的人,哪怕是个文盲,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人做的。 有人反对吗? 把自己的盏砸碎,说残片是宋代的,然后与自己的盏合影,说:我呕心沥血完美复古了宋盏,追求复古宋盏是我毕生追求! 为什么我能做到呢? 因为二元釉是原汁原味宋盏釉水啊,所以我现在复原了宋盏哦。 就问你服不服! 商人的底线在哪? 他发了很多宋盏残片,断口与盏底完全干净崭新,你认为不老,是因为你水平差不会鉴别呀。 这是新套路吗? 他为了忽悠
  • 1
    仔细看第一个图,两片盏的纹理如此一致,都整齐完美,竟然都满上口沿,连细节都一样,绝对的电烧啊,这两个太典型了! 鉴别电烧的一条最重要原则就是: 电烧的纹理丰满、均匀、规则,一句话,比较完美。 因为电窑内氛围非常稳定,没有气流,又不用匣鉢,盏口沿与内部温差极小,所以纹理规则一致。 而柴烧的纹理,总有各种不完美,又丰满又规则的极其罕见,不知烧多少窑才能走运出一个,都是最最最最顶级的! 知道吗,在柴烧里,鹧鸪
  • 145
    在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四十年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让壶友津津乐道的特殊壶品,这些壶品有的因其型制独特产量稀少而得名,有的因其壶身某些独特印记而出名。在众多的特色壶品中,有一把鼎鼎有名的『请饮中国乌龙茶』(70年代红土六杯),因为土好工好兼有较好的特殊印记,一直以来都深得厂壶爱好者喜爱和追捧。比如:壶身有刻字“请饮中国乌龙茶”;盖内有落人名章;壶底印章也是较特殊的“二十二字”长方章。正是因为这些,它成为大家
  • 2
    真是标本级,教科书级,非常难得。 @逘刽尩 @耿哥gengge 你俩不是质疑我吗,认定这是外地釉,来看看呗。 很多高货是超越你们想像的,因为无知而自信,最可笑。 而且,我的绿鹧鸪,绿油滴,与这钢丝毫是同样的釉水,烧制时在窑里位置都一样,都在积碳位。 强调一下,这个不是二元釉。釉水里有长石、石灰石,少量铁粉。 但与宋代钢丝毫如此相似,这至少证明了宋代釉水肯定不是二元釉。 谁能证明宋代釉水里绝对没加入铁粉呢? 宋人也追求创
  • 2
    1967年的全美品,做工非常好,在文革壶里算得上是精品。 泥料是紫黑色的紫泥,不是泛红的清水泥。 实物颜色更深,这种泥料或许就是所谓的底槽清吧。
  • 3
    导读:吴卖的并不是二元釉,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局! 现在的人都追求纯天然,吃的喝的,人工添加物越少越好。 吴大师抓住了这种心理,发明了二元釉这个伪概念,大肆宣扬,甚至不怕通行耻笑,把二元釉宣杨成原汁原味宋盏釉水。 所有人都知道宋盏釉水配方已经失传。 他这是睁眼说瞎话啊,但他不在乎。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只要能忽悠小白,只要能发财,他没有任何底线。 来谈谈二元釉。 就算是电烧的二元釉,成品率都比较低
  • 8
    熊老的展厅里,摆着他最得意的镇馆之宝,一只隔仓窑黑底油滴盏。 那只盏品相不佳,气泡了。 吴大师,你看过吗? 没看过,就不能自以为是瞎编乱造知识,小白就是这样被你忽悠瘸的! 而且,很多业内玩家手里都有隔仓窑的黑底油滴,虽然非常稀少,但仍然偶尔能烧出来。日积月累,也有一定的数量。 我手里这个,就是隔仓窑的黑底油滴。 为了忽悠小白,你瞎编乱造知识,真是拼啊! 你作为业内人士,就算没去过熊老展厅,也应该知道隔仓窑
  • 16
    导读: 一、釉水欺骗:二元釉是原汁原味宋盏釉水 二、胎体欺骗:暗示他的盏是八二胎 三、窑烧欺骗:他能准确控制窑温 1、所有人都知道,宋盏釉水配方已经失传,目前没有任何文献上有关于釉水配方的记载。 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做过很多次检验,发现宋盏也是由多种矿物搭配而来。 就是说,宋盏也不是所谓二元釉烧出来的。 李达大师明确公开,他仿制鹧鸪斑,助熔剂用的是长石+白云石+石灰石。 连草木灰都没有。 那么李达的盏也不算原矿釉,
  • 1
    真的,我们跟吴大师比,都是满身铜臭的俗人! 已经有4个窑了,全部是亲自烧,否则给你100W。 只要能忽悠小白,什么毒誓都敢发!
  • 1
    小龙蛋 回血
    壶途 9-11
  • 12
    所有人都知道建盏吧被吴大师控制了。 吴大师为了营销,发明了二元釉这个伪概念,通过海量的信息灌输,宣传轰炸,来忽悠小白,让小白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 吴大师真不愧是新闻工作者出身,深谙其道。 我最大的成就,是凭一己之力,在建盏吧掀起了关于釉料的讨论,从而让小白明白了釉水是怎么回事,彻底戳穿了二元釉骗局。 让吴大师再也无法把二元釉宣传为原汁原味宋盏釉水。 我非常得意。 但也让吴大师极其走🐶对我恨之入骨。 我真的
  • 1
    我不是盏商,不卖盏,你只能干着急,干气,哈哈哈哈哈。 你的吧务老公不停改名,心虚啥。 现在叫凯孙,缺什么才叫什么,这么自卑吗,哈哈
  • 0
    都是原矿釉银毫,不容易遇到,隔仓窑不是通天窑。
  • 1
    后来才知道是泥料用8目的,这也太粗了吧,大概率是不是只有一少部分是8目的,大部分还是40、60的?
    lin5821 8-23
  • 4
    1、没有人市场化规模烧制八二胎的盏。 八二胎含铁量太高,高温下铁离子异常活跃,导致盏几乎百分百变形、开裂、起泡,除非烧低温。这是铁离子的物理属性,与技术无关! 即使在宋代八二胎也不多见,而且宋代的高铁胎也是变形或低温烧(那时没有温度计,通常凭经验烧到低温)。 烧窑技术再高,也无法控制铁离子的活跃度啊,除非不烧到1300度,就是低温烧。 凭八二胎的成品率,规模烧制的话,一千个能有十几个或几十个成品,这是要赔死的
  • 13
    最新茶叶界失信茶企名单出炉 跟这些企业打交道可要注意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
    woodmanzf 3-5
  • 18
    文玩葫芦具有超高的盘玩性,并且文玩葫芦的价格很便宜,随便入手一个都能盘玩得非常漂亮,但是虽然文玩葫芦价格不高,但是也不能说文玩葫芦的价值不高就随便挑选,挑选到品质差的文玩葫芦,盘玩多久,也不会有好的表现,那么文玩葫芦如何挑选呢?文玩葫芦挑选很简单,8点技巧任你选,你学会了吗? 1、文玩葫芦以小为尊,所以挑选文玩葫芦的时候,首先以尺寸入手,挑选8cm以下的文玩葫芦才是最适合盘玩的,越小越好,6cm以下到4cm就是比
  • 49
    关于底槽清一直很混沌,有说好的,有说一般的,有说原矿的,有说鸡眼的,有说底皂清的,哪位哥哥出来解下惑呀!这个底槽清咋辨真伪?何为好坏?拜谢拜谢!最好有配图
  • 25
    关于这个话题,还是从一把南孟臣十二杯盖仿品说起,这把仿品价格只是正品的十分之一,仿品的上家也是圈内大佬级玩家。于是索性拍来研究一下。
  • 474
      本人是紫砂爱好者,是痴迷的爱好者,是极度痴迷的爱好者,是极度痴迷的狂热爱好者。   为什么这么说?是有人给我下了这个评语,因为已经购买紫砂壶很多,多到家里办公室没地方放了,遇到了心仪的壶,仍然走不动。并且不能抗拒一切跟紫砂有关的参观、听课、探索、学习的任何机会。根本停不下来。小晴是,王哥是,还有很多人都是。   以前也写过关于自己心得的帖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深入,观念和看法或多或少会发生
  • 95
    写在开头的话:(可能会很长,会引起不适,请自行解决) 我想,我算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 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那是一个念头的萌发, 那是一种感觉, 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 我想,那可能是因为在别处看到有人拿小杯子喝茶, 也可能是酒杯? 我想,那可能是因为器具和北方多数人喝茶习惯不一样, 比常见的大茶杯小了太多? 我想,那可能是因为比起以前经常不离手的饮料还有味道, 可口可乐? 我想,原来这些茶叶片子,
  • 33
    其实看了几天贴吧下来我发现基本上紫砂壶这块大部分玩家壶友还属于小白状态,我甚至可以说不懂,拿黄金朱泥这个料来说有些人认为没有这个料,有些人认为是烧出来就红色还有人居然相信变成金黄色,作为一个家里跟着姑父小姨坚持做了六年原矿紫砂的陶手来说,其实黄金朱泥确实存在,但是绝不是市场上流通的颜色,正儿八经的黄金朱泥烧制完成是鹅黄色,在说说所谓的泥不值钱,我是真的想笑,不是没有原矿的东西,而是很多人以次充好,
  • 13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煮水,泡茶,银为贵。银壶,释放银离子,除去水中杂质、杂味、细菌等,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 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铁之锈”,银是唯一洁净无味、净水无菌、养生养颜的尊贵净器。 银壶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银壶收藏在国内尚属
  • 148
    首先感谢各位吧友的支持。 因为我是紫砂小白,之前喝茶比较杂,一直用的是青瓷白瓷。 这段时间喜欢上
    lionkingyi 8-31
  • 35
    有些机会因瞬间的犹豫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时的任性滑落指间。 能进入到紫砂壶与建盏吧的兄弟姐妹们, 都已经是半只脚靠近了紫砂的圈子里, 有些人,但也擦肩而过, 有时,闲暇之时, 看到一些壶友的焦虑, 但又离我们越来越远, 只能一笑, 或许,他与紫砂无缘...... 或许,也仅仅是与我们无缘...... 有时,我甚至想呐喊, 相信我们吧! 却偶尔一两次后,渐渐无力! 紫砂,就那么少, 应该属于真正与她有缘分的人! 我们能做到的, 是点亮
  • 17
    紫砂一厂是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简称,1955年在政府的号召下集齐了“紫砂七老”创立工厂,直到1997年结束国营改制为民营。 40余年间,一厂培养了大批紫砂大师,他们创作出的紫砂精品层出不穷,因此一厂也被戏称“官窑”。 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一厂库存壶、台湾回流一厂壶,价格往往低廉,有的甚至不足百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壶基本都是作假一厂老壶。 对于拙劣的造假一厂壶,我们只需擦亮眼就可以轻易辨别,下面教大家
  • 11
    C形玉龙 红山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史前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至6500年,主要分布在北方西拉沐伦河,西辽河流域,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从“泛红山文化”的概念来看,从距今82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到距今3500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都属红山文化玉器范畴。 带齿兽面形玉佩 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采用辽宁岫岩软玉(河磨玉),矿物成分主要为粗细不均结晶状透闪石,玉
  • 13
    不知是什么原因最近有很多壶友,在选购紫砂壶的时候,经常会问一句,这个壶是烧的什么温度,其实让做壶的老师说具体什么什么温度,大多数做壶的师傅也没什么概念,只能说几号几号或者是上合上中,那么这些到底是什么温度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像是2#和2#1之间其实就差了2℃的温度,烧制出来的效果有时候就有很大的区别了。以此类推,增加一号,温度相应增加20℃。 常见的泥料烧制温度,就在1150度到1180度之间,一般的窑的烧成温度也都
    aq731031 11-17
  • 6
    清乾隆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 材质类别: 瓷器 制作年代:清代乾隆高19.5公分,口径6.1公分,足径6.8
    11-18
  • 19
    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优劣,对茶汤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小小的一个茶杯,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从胎土的选择、烧制的过程、杯型的拿捏、釉彩的上色等等每一道工艺都影响着茶杯的品质。 茶杯从古至今的发展中,杯口经历过直口、敞口、喇叭口的交替变化、杯腹或浅或深、或大或小,杯底或有足或无、杯身或者有杯耳或无、或单耳或双耳、杯身的色彩与装饰手法则变化万千
    紫砂晴天 12-22
  • 167
    感谢山城的总结!!!!!!!!!!!!!!!!!! 石瓢壶的主流形态是(子冶.景舟)两款.石瓢全手工艺也基本差不多.接身桶.拍身桶.接底片.接满片(准片).开壶口.修内堂.接嘴把.做盖.大体上就这些细微的分别是准片的方法不同.有的外接.有的内接.之前那把子冶是外接准片.所以有明显的准片接痕.也是全手工的有力证明之一.以下这把是内接准片的景舟瓢.在外壁面不会有准片接痕.但工艺比外接多一点.在众多壶形中.石瓢是最容易分辨全手的.石瓢的拍打只限于底部的折肩位.身
  • 42
    不小心把壶盖磕了下,掉肉了。大家给帮忙看看这里面的肉色呗。要是补壶找什么人靠谱?我在北京。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古玩收藏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