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力学,启动!
抽出时间在做支线任务《树海归于谧宁》时又看见熟悉的字眼了。螺丝咕姆介绍天才俱乐部#79查德威克时提及他的专精领域是固体物理学、轨道力学以及虚拟的虚数应用理论(其中,应用理论指的是基础科学研究。)。 这里为什么我要说“又”呢?毫不夸张地讲,《崩坏:星穹铁道》是我目前接触过涉及学术专业名词最多的二次元手游,毕竟你甚至都能够看见Four Color Theorem和望月新一的宇宙际Teichmüller理论。 当然,这自然而然地可以归纳于「智识」
贴吧:崩坏星穹铁道内鬼作者:Sachgehalt 2024-02-18 19:06
关于自然科学的四个发现
关于自然科学的四个发现 摘要:1.实验发现:纯铝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率远大于不锈钢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率,这是由于铝的电阻率比不锈钢的电阻率小,像半导体或绝缘体等不同材料制造的电容器其真空电容率是不同的。2.实验发现:两个光源的光经过同一个干涉仪,在同一块光屏上产生两套局部重合的干涉条纹,挡住一个光源的光,另一个光源的光产生的干涉条纹会发生变形。只有频率接近的光才会发生这种现象,红光和绿光之间没有观察到这种
贴吧:力学新生作者:上帝之友sdzy 2023-11-02 16:10
回复:求问嫦娥发射时轨道倾角
问题2:起飞时间的确定。或者说起飞时的相位。
比如这是我目前用的一种方案:
以转移轨道半长轴为轴,角α为相位角。
当相位角90°左右时起飞,并圆规进入近地停留轨道。
滑行至α大约180°(转移轨道近地点)时开始加速,直至进入转移轨道。
这只是我自己琢磨和尝试出来的一个比较稳定的轨道方案。
现实中直接进入转移轨道的发射方案中,这个相位角α的选择,有什么讲究?
贴吧:航天作者:朿刂犭田月 2025-03-06 21:37
回复:简单分析下入轨所需的最小燃料质量
昨天想推一下计算方程,发现化简太复杂,就没继续往下做。这里做个定性分析:
【结论】
火箭发射总DV随轨道高度升到单调增加,不存在楼主所说的“极大值”(至少第二宇宙速度以下有效)。
楼主的计算式应该有错误。
【推导过程】(比较繁琐,中间可能有非必要步骤)
一、楼主设定等效解释:目标轨道为正圆轨道,发射过程无“无功推力”,分起飞、圆轨两次加速。
二、发射前机械能与轨道机械能差值(ΔE,消除质量因素,单位为w/kg)与轨道高度正相关。
三、起飞DV(Dv起)和圆轨DV(Dv圆)满足:ΔE=0.5(Dv起^2+Dv圆^2)【暂不考虑自转影响】。相同轨道,当且仅当Dv起=Dv圆时,总DV有最小值。
四、显然,在所有地月系内(第二宇宙速度以下)航天发射中,DV起>>DV圆。且根据开三定律a^3/T^2=k、角动量守恒(卫星与地心连线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同,用Spt表示单位时间扫过面积),可得a^3*Spt^2=k',k'为k的等效变换,仅与中心天体的GM相关。随轨道升高,转移轨道与圆轨道半长轴比例不断减小,故轨道角动量比值也不断减小且远地点轨道速度不断减小。因此,远地点DV圆不断减小。ΔE=0.5(Dv起^2+Dv圆^2)中,Dv起不断增大。因为当ΔE为定值时,DV=DV起+DV圆随DV圆减小而增大。又实际上ΔE随轨道高度不断增大。故可得:火箭发射总DV,随轨道高度不断增高而单调增加。
贴吧:简单火箭2作者:刺猬8210 2024-11-01 14:21
vizzy求救:落点计算代码出问题了
落点计算总是偏近,回收船距离700+公里,发射后建立降落航线时,落点能偏近200-240公里。求帮忙分析下代码哪里错了。 先上图 【代码解释】 这段代码,用椭圆轨道方程求落点。 逻辑是:用当前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求出半长轴a(代码中用的ra)、轨道机械能(无质量量纲,其他参数相同)E(代码中为Ej)、角动量(代码中为hj)和偏心率e(右侧空放的是计算式,当前直接读取的系统数)。 用焦半径与真近点角关系式,求出当前高度真近点角E(代
贴吧:简单火箭2作者:朿刂犭田月 2025-01-17 18:37
地平论者想用什么撑起自己的理论
这是地球的资料,其中每一项都有着强大的支撑,都是数十年来观测的结果.如果各位地平论者对以下资料有争议请发在评论区,我尊重你们的想法. Epoch J2000 远日点152100000千米(94500000英里) 近日点147095000千米(91401000英里) 半长轴149598023 km (92955902 mi) 偏心0.0167086 轨道周期365.256363004 (31558.1497635 k) 平均轨道速度29.78 km/s (107200公里/小时;66600英里/小时) 倾向 7.155°到太阳赤道; 1.57869°到不变平面; 0.00005°到J2000黄道 升交点经度?11.26064°至J2000黄道 近日点时间2021年1月2
贴吧:地平论作者:2FtoInt 2024-07-30 11:39
【思辨式科普】实弹攻击另一个轨道上其它目标弹道的原理。
【思辨式科普】的意思是我尽量不用一个公式,只从经验的原理认知角度通过正反例,正反含义对比,反复地审视,从而辨明要讲的科学原理。 本贴所讲的用实弹的轨道攻击,仅限于轨道离心率小于等于二的范畴内,因为大于二以后,轨道上物体的单位质量动能与单位质量势能绝对值之比就已经超过了动能势能转换的一个临界点,轨道特定就会不同,就不适用了,这个的详细原因分析以后再讲,暂且不表。 首先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思辨。这里我们
贴吧:宇宙战争作者:d盾牌星座b 2024-10-01 22:02
通过数学来证明行星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欧几里德(Euclid)和开普勒(Johannes Kepler)等科学家通过使用数学来证明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模型和规律。 以下是关于行星运动的 Kepler 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来证明行星围绕太阳运转: 1. 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行星运动在一个椭圆轨道上,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通过数学上的椭圆方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椭圆轨道。对于椭圆,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程: (x^2 / a^2) + (y^2 / b^2) = 1 其中,(x, y) 是椭圆上的点
贴吧:地平论作者:兰尔容7l 2023-11-04 14:00
回收火箭降落程序体会
这一段时间,一直在修改、调试降落程序。目标是尽量减少燃料消耗,实现“快速降落”【就是把猎鹰9或超重助推器的降落模式做出来】。 早期曾经在5米箭体上,用接近猎鹰9的干重做出来过。但改成模拟长征9号【分离速度更高,干重更大】,就一直面临失败,直到最近两天才调试成功。下面总结一下体会: 【一】分离速度高、干重大带来的问题 显而易见的是,即便是740公里远距离回收,火箭也需要大幅度减速反推建立降落航线。燃料消耗非常可
贴吧:简单火箭2作者:朿刂犭田月 2025-01-31 14:53
【原创】八大行星的牛顿引力摄动轨道近日点进动的精确计算结果
五年前我用Excel 表格对八大行星的牛顿引力摄动轨道近日点进动进行过精确计算,最近又用Mathematica 数学软件进行重新计算,两次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说明我五年前在Excel 中的巨量数据和公式输入都没有错误。只是这一次的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其中的轨道半长轴比的级数展开从27阶增加到了30阶,轨道扁心率的内外行星展开级数分别为20阶和16阶,计算的是30阶四项式真近点角余弦函数平均值,百年前的7阶平近点角展开的计算精度与之相比是不可同
贴吧:反相作者:刘岳泉 2015-07-17 22:57

大家都在搜

  • 开普勒第三定律半长轴怎么看
  • 椭圆轨道半长轴
  • 运行轨道半长轴
  • 轨道半长轴是不是轨道半径
  • 半长轴是哪一段
  • 轨道高度和半长轴的关系
  • 椭圆轨道半径是半长轴吗
  • 半长轴和半短轴是什么
  • 椭圆轨道半长轴怎么求
  • 卫星轨道半长轴
  • 行星运动的半长轴是什么
  • 行星轨道半长轴
  • 单位向量法轨道确定
  • 使用半长轴判断轨道类型
  • 开普勒第三定律半长轴是什么
  • 天体运动中半长轴是什么
  • 半长轴是什么
  • 轨道半径是指球心距吗
  • 椭圆一般式怎么求长半轴
  • 力学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