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十年盘点终审推举(转自17K) 日前,声势浩大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结束了长达半年的网友投票,确定了人气三甲;此刻,经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长篇小说选刊的邀请,中国文坛集结
贴吧:
步步生莲作者:
szy51814 2010-05-02 02:15 《院子里的中国》新书首发 余秋雨开讲:泰禾的院子是中国院落文 10月11日,在“《院子里的中国》新书首发仪式暨余秋雨先生中国文化讲堂”上,中国著名文化学者、鲁迅文化奖获得者余秋雨以《中国文脉》为题开讲。 这
贴吧:
泰禾集团作者:
§小五哥§ 2014-10-11 20:22 韩寒、郭敬明小说不是文学?金丽红:他们写人话. “80后的韩寒、郭敬明这些年轻作家的作品就不是文学?就不是精英写作?”著名图书出版人、长江出版社副社长金丽红近日驳斥评论家吴义勤提出的“精英文
贴吧:
郭敬明作者:
轩 2010-09-06 20:35 大家请关注一下: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 860部优秀作品找买主 11月15日下午,以中国影视文学版权交易平台为支撑的“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在京拉开序幕。活动由作家出版社、浙江省永
贴吧:
剧本作者:
版权云 2014-11-27 14:52 余秋雨开讲:泰禾的院子是中国院落文化的延续 [img] 10月11日,由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主编的《院子里的中国》新书隆重首发,在首发仪式上,中国著名文化学者、鲁迅文化奖获得者余秋雨以《中国文脉
贴吧:
北京风景作者:
户名好 2014-10-16 15:45 茅盾作品《蚀》改编成电影(转) 12月27日,由作家出版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影视文学交易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编剧吴滨等专家,就《红高粱》等近期的文学改编作品进行研讨,根据
贴吧:
世界名著作者:
高幻想 2015-01-01 12:32 回复:专访悬疑小说家蔡骏:恐怖的故事来自我们身边 Q:出版商务周报
A:知名悬疑作家蔡骏
悬疑小说市场繁荣在即
Q:您为何选择作家出版社出版您的作品?
A:我以前和作家社有过合作,出版过《蝴蝶公墓》。这次合作有一定偶然性,去年年底,我和葛笑政社长在一次作协组织的活动中同行去了台湾。途中他热情邀请出版我的作品,我因此受了感动,将《偷窥》交给作家出版社。以往我的作品都交给民营公司出版,换到国有出版社还有点担心。现在看来,作家社的效率、人员素质都很高。该书内容归《悬疑世界》策划出版,特邀编辑金马洛很熟悉我的风格,为我编辑内容。而作家出版社负责印刷和发行。
除了这部书以外,我们的合作还包括我过去的书重新出版,以及出版“悬疑世界文库”。该文库和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库”类似,宗旨是打造本土原创精品悬疑长篇小说,也有部分国外名家悬疑作品。与《悬疑世界》有联系又有区别,《悬疑世界》发表短篇,而文库则出版长篇为主,作者有重合。计划一年至少出版20个品种。
Q:怎样看待中国的悬疑小说、悬疑电影市场?《偷窥》是否将改编成影视剧?
A:今年,悬疑电影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京城81号》的热映,唤起了国人对悬疑惊悚电影的兴趣,促进了悬疑小说市场繁荣。
很多导演、制片人、演员都来询问我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可能。《偷窥》已经确定将改编成电影。今年4月开始,我在微博上发表了“最漫长的那一夜”系列短篇小说,计划发表20多篇,已经发表了11篇,也有一些影视公司表示了改编兴趣。
贴吧:
与神对话微访谈作者:
洛水逆芽 2015-12-27 23:54 回复:【烟罗】星星上的花 名人推荐
不管在哪个年代,也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最干净的爱情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都是一样的。你只要认真爱过,就一定会被这个故事里精细的共鸣点打动。
——著名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
烟罗写的故事不是童话,却能在其中读出童话般的宁静,甜美和淡淡忧伤。她写的故事,很少有人不喜欢,就像很少有人不喜欢冬日的阳光。
——资深出版人、作家莫峻,代表作品《时光机·我很忙》《蜗牛小镇·突然之间风停了》
如果你还没有遇上封信一样的男子,也要努力做一个程安之那样的女子。对最美的那一场邂逅心怀梦想,坚强勇敢,不后悔,不害怕。
——青年作家夏七夕,代表作品《后来我们都哭了1》《后来我们都哭了2》
贴吧:
up等in风the来wind作者:
爱你的夏老师? 2015-04-14 09:37 回复:网络文学十年盘点终审推举(转自17K) 参与这场艰苦推举的21名专家学者必须审阅多部长达百万字的网络小说,并对它们进行评价和推荐。
这些专家包括:
张胜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
葛笑政/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
艾克拜尔 米吉提/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
陈村/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李敬泽/中国作协《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杨志广/中国作协《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
高叶梅/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主编
王必胜/评论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朱晖/评论家、《光明日报》“文学观察”主编
宁肯/ 著名作家、《十月》杂志代表
贴吧:
斗铠作者:
szy51814 2010-04-25 21:31 回复:莫言背后的商业价值
如上所述,莫言之为西方世界认识,最初是通过电影,莫言获奖后,是否会爆发其作品影视改编权的激烈争夺?虽然陈望治说,现在找他们来谈合作的影视公司已经不断上门,但本刊记者从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国内知名影视公司处获知,它们都暂无计划。就算想趁热打铁,莫言这块铁也委实不好打。以改编电影而言,短篇和中篇较为合适,而莫言的小说多为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长篇,长篇小说的影视改编,无论是抽取片段还是压缩全篇,对改编者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白鹿原》电影为人诟病也根源于此。
“他的主题本身就是大众不感兴趣的。如果将其改编成大众感兴趣的,事实上就消解了他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教研室主任陈奇佳说,严肃文学改编潮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戛然而止,这既源于社会思潮的变化,也是导演改编才华枯竭的结果。
对这个问题,知名华人学者李欧梵曾写专著《文学改编电影》论述,他的结论是:一流的名著很难拍出第一流的影片,二流的文学作品反而可以拍成第一流的影片。而他认为,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中国近现代杰出小说”。
不过也不尽然,葛笑政就透露,12月12日,美国一家研究中国文学长达两年的公司将与中国另一位实力派作家张炜签署其26部作品在全世界的影视改编权协议。它们也试图搞定莫言,但没有成功,因此很沮丧。
贴吧:
莫言作者:
江湖郎中逍遥游 2012-11-07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