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氏】给我姓望,还你句诗,唐风宋韵李氏谱
●【易安堂】给我姓望,还你句诗,唐风宋韵李氏谱@闻人清歌a 2018.9.23 戊戌年八月十四 秋分 星期日 —— 唐代画圣吴道玄(子) 有 秦王府十八学士图卷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唐张为有 诗人主客图 五层 以白居易为广德大化教主 吕本中作 江西诗社宗派图 以黄庭坚 陈师道为宗主 另佛门有 禅宗(五家七宗)法脉传承图 还有看过一部明清人撰历代诗人词人画谱,具体书名忘了,有诗仙诗圣诗鬼诗豪诗魔诗王,词帝词仙词圣词雄词侠等等 李姓为中华乃至全球第
贴吧:诗词作者:闻人清歌a 2018-09-23 09:44
东园丛说卷上(宋)李如篪 撰○春秋说春秋行夏之时
东园丛说卷上 (宋)李如篪 撰 ○春秋说 春秋行夏之时 夏正月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者各用其月为岁首也建寅则称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是建寅则称正月也建
贴吧:马家寨庄作者:Movablereal 2014-06-16 21:42
回复:斜风细雨不须归,求下一句
卷056.【鹧鸪天】
书名:《全宋词》     作者:黄庭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表弟李如篪云:“玄真子渔父语,以鹧鸪天歌之,极入律,但少数句耳。”
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诗
上之。玄真之兄松龄,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桂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此馀续成之意也)西塞
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贴吧:斗铠作者:ccen3020 2010-04-07 18:05
回复:【分析讨论】唐太宗给司马光出的难题 作者:赵璐璐
首先,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的“玄武门事变”如何记载和解释。司马光既不能指责李世民抢班夺权,又不能埋怨李渊昏庸无能。那怎么办呢?他在评论“玄武门事变”时,说过一番很有意思的话:“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
司马光抬出了“立嫡以长”这个礼法的规定,同时又提出了“功”的标准。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是出自传统礼法,后来李世民又获得太子身份,则是因为实际功劳。李渊没有错,李世民也没有错。要错就错在李建成。他要遵循的两个原则,好像都维护了。但是,他陷入了一个双重标准的自我矛盾之中。
其实,在李渊和李世民之外找其他人来承担兄弟之争和玄武门事变的责任,是宋朝人的一贯立场。如旧本题宋李如篪撰《东园丛说》,干脆就把责任归到了杜如晦的身上,说:“究其兄弟之争,始由如晦与建成家人争道有隙,稔成其祸。至于同气被诛,高祖见逼,其事皆出于如晦。”
贴吧:李建成作者:晚风飘98 2014-09-17 22:10
回复:【山抹微云】翻诗话词话,记诗句词句

秦少游千秋岁,世尤推称。秦既没藤州,晁无咎尝和其韵以吊之云:“江头苑外。尝记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涕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沉海。”中云“醉卧藤阴盖”者,少游临终作词所谓“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故无咎用之。山谷守当涂日,郭功父尝寓焉。一日,过山谷论文,山谷传少游千秋岁词,叹其句意之善,欲和之,而海字难押。功父连举数海字,若孔北海之类,山谷颇厌,而未有以却之者。次日,又过山谷问焉,山谷答曰:“昨晚偶得一海字韵。”功父问其所以,山谷云:“羞杀人也爷娘海。”自是功父不复论文 于山谷矣,盖山谷用俚语以却之也。
贺方回为青玉案词,山谷尤爱之,故作小诗以纪其事。及谪宜州,山谷兄元明和以送之云:“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原作但,据临啸书屋刊本改。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长亭饮散尊罍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郭,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山谷和云:“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幽人去。第四阳板云不度。山胡声转,子规言语,正是人愁处。别恨朝朝连暮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晚年光景,小轩南浦,帘卷西山雨。”洪觉范亦尝和云:“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甯千万旬。一寸危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徐师川云:“张志和渔父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顾况渔父词:‘新妇矶边月明。女原作小,据赵本改。儿浦口潮平,沙头鹭宿鱼惊。’东坡云:‘玄原作元,据明钞本改,下同。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数语以浣溪沙歌之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谷见之,击节称赏。且云:‘惜乎散花与桃花字重叠。又渔舟少有使帆者。’乃取张顾二词合而为浣溪沙云:‘新妇矶边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东坡云:‘鲁直此词清新婉丽,其最得意处,以山光水色替却玉肌花貌,真得渔父家风也。然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此渔父无乃太澜浪乎。’山谷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以宪宗画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 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而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耶。’”徐师川乃作浣溪沙、鹧鸪天各二阕,盖因坡谷异同而作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一波随。 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二云:“新妇矶边秋月明。女儿浦口晚潮平。沙头鹭宿戏鱼惊。 青箬笠前明此事,绿蓑衣里度乎生。斜风细雨小舟轻。”其三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玄真子,恒原作晴,据临啸本改。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其四云:“七泽三湘碧草连。洞庭江汉水如天。朝廷若觅玄真子,不在江边即酒边。 明月棹,夕阳船。鲈鱼恰似镜中悬。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陆士衡答贾谧诗云:“分索则易,携手实难。”
王江宁元丰间,尝得乐章两阕 于梦中云:“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其二云:“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后几行书带草。泪痕都揾了。”
新人含笑近,故人含泪隐
贴吧:秦观作者:云外天虹 2011-09-24 15:30
回复: 秦王破阵乐与团体操的文化传承 !
2.2 对历史文化的遵循
具体到各个章节的阵型变化,“秦王破阵乐”尽量做到进退有节、变化有据。文章开头所引述的“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是具体的队形变换和图形展示,这些都是兵家常用的主要阵式。“左圆右方”的队形,也即是“八阵图”式二所讲的“正军方列(见图2),象阴静也。游军圆后(见图3),象阳动也”。“先偏后伍”“、鱼丽鹅鹳”均是固定的阵型,出自《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附录》:“鱼丽:桓公五年,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曼伯为右拒,祭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注]:车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其阙漏也,此鱼丽陈法(见图4)。)鹅鹳:昭载二十一年,诸侯救宋,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见图 5)” 李如篪《东园丛说》卷上《鱼丽阵》“:其阵非圆非方,形于画而彻于后,状如群鱼游于水面,然是为鱼丽之阵也。” 至于“箕张翼舒”,也是阵名,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卷七“:葛荣列陈数十里,箕张而进。”





贴吧:李世民作者:千里送鹅毛给谁 2011-12-01 09:28
回复:【转载推荐】历代词话
渔父词加语
阅笔东坡云:”元真子渔父词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数语以浣溪纱歌云:”西塞山岗连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谷见之,击节称赏。且云:”惜乎散花与桃花字重叠,又渔舟少有使帆者。”乃为浣溪纱云:”新妇矶连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东坡云:”鲁直此词,清新婉丽,以水光山色替却玉肌花貌,真得渔父家风。然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此渔父毋乃太澜浪乎。”山岗谷晚年亦改编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方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因以宪宗画像求元真文章,及元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元真子,何处而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徐师川作浣溪纱、鹧鸪天各二阕,盖因坡、谷异同而作。
阅笔浣溪纱云:”西塞山岗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云:”新妇矶连秋月明。女儿浦口晚潮平。沙头鹭宿戏鱼惊。青箬笠前明此事,绿蓑衣底度平生。斜风细雨小舟轻。”鹧鸪天云:”西塞山岗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长在晴江理钓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尤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其二云:”七泽三湖碧草连。洞庭江汉水如天。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连在酒连。明月棹,夕阳船。鳜鱼恰似镜中悬。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词苑〕
阅笔元结Ы乃曲
阅笔元结於大历中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还洛日,春水涨溢不得前,作Ы乃曲数首,使舟子歌之以取适於道路云。〔古今词话〕
阅笔柳宗元Ы乃曲
阅笔”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Ы乃一声山水绿。”此柳宗元Ы乃曲也,见本集。有误作晚唐人词者,非也。当以音调辨之。犹徐昌图以词名而误入宋词,唐宋之音尚不能辨,况中晚乎。〔古今词话〕
贴吧:词韵诗风作者:词韵诗风 2012-11-24 16:31
回复: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
贴吧:婚姻作者:围猎 2012-05-14 16:51
回复:斜风细雨不须归,求下一句
卷097.【鹧鸪天】
书名:《全宋词》     作者:徐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七泽三湘碧草连。洞庭江汉水如天。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  
   明月棹,夕阳船。鲈鱼恰似镜中悬。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张志和《渔父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蒻笠、绿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顾况渔父词云:“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沙
头鹭宿鱼惊。”东坡云:“玄真语极丽,恨其曲度不传,加数语以浣溪沙歌之云: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蒻笠,相
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谷见之,击节称赏,且云:“惜乎散花与
桃花字重叠,又渔舟少有使帆者。”乃取张顾二词,合为浣溪沙云:“新妇矶边
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蒻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
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东坡跋云:“鲁直此词,清新婉丽,问其最得意处,
以山光水色,替却玉肌花貌,真得渔父家风也。然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此
渔父无乃太澜浪乎。”山谷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
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画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
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
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蒻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
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东湖老人因
坡、谷互有异同之论,故作浣溪沙、鹧鸪天各二阕云。
以上《乐府雅词》卷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贴吧:斗铠作者:ccen3020 2010-04-07 18:05
回复: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赏析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 (摘自《白香词谱笺》)
贴吧:天惜山谷作者:解溪桥 2020-07-16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