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奎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由于清朝政府重视对私学教育的管理,造成了地方上私学普遍发达的现象。私学包括私人创办的蒙养性质的私塾、蒙馆,名儒大师聚徒讲学的经馆以及民办、民办官助的义学。私学规模较大,设置广泛,办学经费主要靠私学的创办人来筹措。私塾在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有浓厚的学术气氛。私塾的教师被称为“塾师”、“蒙师”,一般要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私学招收生徒的范围较之官学要宽广,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
关键词:清朝;私学;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0)01—0l11一O3
清朝,私学多称私塾或塾馆,较之宋元明,清朝私学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更加繁盛,成为封建统治者实施教化、维护封建秩序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