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军神”谦信的战争
1、人才济济的家臣团和军役
初期的上杉谦信政权主要由宗家越后守护上杉氏的家臣和推举谦信的有力国众组成。承担政权运行的奉行众包括被称为上杉氏财务官的大熊朝秀、栃尾城主本庄实乃、与板城主直江实纲等人。不过没多久,因为内部矛盾激化,大熊朝秀密谋叛乱失败后逃出越后。在此期间,上杉谦信成为了越后守护代,随着守护上杉定实死后,成为了事实上的越后国主。但是,当谦信面对越后的有力国众时,无法以强制手段命令他们,即使发起军事动员,他们也迟迟不响应,这使谦信大为头疼。
面对这一大难题,永禄二年(1559),上杉谦信在他的第二次上洛之旅期间,成功从室町幕府获得了诸多特权,特别是被任命为能随将军出席宴席或外出公干时随行的相伴众,取得媲美将军一族和三管领的身份,这对谦信来说可谓是最初的命运转折点。归国后,不但有越后国内的有力国众,还有信浓和关东的国众们等都为此赠上庆祝的太刀,根据《侍众御太刀之次第》,有越后国内六十二名家臣被记录下来,从中可一窥谦信家臣团的构成。
首先是“直太刀之众”,由越之十良、桃井、三本寺三人组成,越之十良是上条上杉中的上杉清方这一脉的后代,继承了阳谷院殿(清方的孙子——十郎定明)的名号,被称为长尾十郎景信。而桃井此人详情不明,大概是在永禄三年谦信越过越山之时,被命令在府中看家的桃井右马助吧。山本氏则是上杉氏的竖流,推测是山本寺定长。从中可以看出,虽属上杉氏一门、足利氏分族等名门大家,却还是得按上杉谦信之命,边四处转战,边承担着支城的轮班驻防之责,这点上与其他家臣并无二致。或许这职务不过是被任命为相伴众的谦信,为了彰显其地位的上升,才特设的仪礼性质职务吧。
接下来是“披露太刀之众”,记有国众四十五名,在其中能见到中条藤资、本庄繁长、本庄实乃、色部胜长、长尾政景、斋藤朝信、安田显元、柿崎景家等著名人物。同时需注意末尾处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侍奉的人”,这说明并非是全部人都被记了下来。
同时,还有六名人员被记载入册,除改称为“入道”的上条外,分别有山浦、直江、大国、山岸、小嶋等。上条是政繁的上一辈,而政繁是长尾政景的女婿。山浦是信浓的村上义清之子村上国清,他继承了山浦这个姓氏。直江是谦信的侧近直江实纲的父亲酒椿斋,山岸则被认为是黑泷城城主山岸光佑。到此为止的这些人,都被冠以“殿”的尊称记录下来。
最后是“御马廻年寄分之众 太刀之次第”,他们分别是若林、山村、诹访、山吉、相浦、松本、狄田、庄田,总计八人。他们可以看成是谦信的亲卫队,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山吉丰守与松本景繁。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虽被冠以敬称,但依旧被视为低一等的存在。因为这是基于和谦信的私人关系而组建,可以说是彰显了“御马廻”这一政治身份的特殊性。
另外,上杉谦信还把一些有力国众作为奉行人起用,既斋藤朝信、长尾藤景、柿崎景家、北条高广。谦信令此四人互相缔结姻亲关系,可推测为这是他为了政权的凝聚力而作的战略考量。另外,作为国众出仕的条件,谦信还要求其提交人质。话说回来,永禄二年的上洛确实为谦信政权带来了转机。自此之后,随着时间推移,扬北众也作为奉行参与进政权运作中,这大概是谦信的权力涉及越后全境的结果吧。
关于上杉谦信时期的军役(军事负担),天正三年(一五七五)整理的《御军役账》最为详细。在这份记录中,以养子“御中城様”上杉景胜为首,记载着三十六人的姓名及军役数量,研究者将其分为:
1、一门、客将;
2、国众(下郡);
3、国众(中上郡);
4、旗本。
不过,需注意的是,此名单未能涵盖越后国内所有人员及国外的在番众。不过,虽然这份史料未能展示家臣团的全貌,但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家臣的地位高低、负担多寡以及武器配置的详细情况,因此是一份重要的史料。
在名单中位列前茅的上杉景胜,他作为“御中城様”,是唯一个榜上写着“様”的人。他在这个军役账制定前一个月的正月十一日,从上杉谦信那里得到:上杉姓氏、名字以及官位,从长尾喜平次显景改名为上杉弹正少弼景胜。同时,山浦国清、上杉景信、上条政繁、琵琶岛弥七郎、山本寺定长等五位成员作为一门被赋予“殿”这一敬称。其他的国众、旗本们全部没有得到敬称。
军役量方面,根据一门、国众、旗本等身份类别是不能进行明显区分的。一门的上杉景胜要负担375骑(注:人),旗本的山吉丰守则要负担377骑,同属于旗本的直江景纲要负担305骑。而二百骑以上的有:一门的山浦国清(250骑)、国众色部显长(227骑)、斋藤朝信(213骑)、柿崎景家(260骑)、旗本本庄秀纲(240骑)。
军役账记录的武器装备种类分别为:枪、手明(配备有甲、打物、笼手、腰差的重装步兵)、铁炮、大小旗、马上(注:骑兵?),而军役账中的军役量则分别为:枪3578、手明650、铁炮320、大小旗367、马上565,总数为5480。然而,把这些数值作为上杉家的常规兵力似乎有些少了。如前项所述,这个军役账登记的上杉家臣不能概括全部人。另外,同时发生于天正三年这一时期的,上杉谦信将“上杉”这一姓氏与官位让与上杉景胜一事,两者之间恐怕不无关系。此番的军役征调清单,说不定是谦信为了让景胜继承其位才策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