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和大家和摩友们聊聊天啊。有感而发是因为这个月去看了模型展。感觉真的也挺凋零的,上一个帖子我也大概提了一下,但是也就是擦个边,今天有闲来跟大家说一说。
我们70后上海这边老一代的做模型的,可能真的就是从福万,火柴盒开始的。以前五角场大概是黄兴路路口那边有一家。最有名的是南京路上有一家军模的模型店大概是翼风,但那个都太高大上了,也贵。还有呢,还有一家就是在以前虹口公园附近。公园的围墙外面有一家,那个时候我感觉在九六九七年。
所以我们这一代基本上就是从没有这个玩的东西,从无到有经历这个一个完整的模型的变迁的时代。我读初中的时候,我记得男同学里面至少有1/3都玩模型,那时觉得特别好玩嘛(相比打打闹闹,武打书,台球),几乎都是素组,如果有上色的,都觉得很厉害。到了高中,那也就过了三年嘛,一下子就感觉玩的人少很多,可能因为也是学业压力变重了嘛,我那时候。记得高中差不多只有四个同学是做的。我有个素组的48比例的88炮(天花板品牌福万),还被班主任拿去作为班级代表拿去学校做兴趣爱好参了展。
到了大学里,班级里面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七十几个同学,一半男同学没有任何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做模型的。看我花30块做了威龙的一套35的美军迫击炮射击组,真的就是奇怪和不可思议的怪人。(95~99年,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50~70多块)
工作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再也没有遇到过做模型的人了。而且就稍微年龄小一点的见都没见过。基本上从八五后的同事,他们就没有见过做模型的人。唯一遇到的,竟然是我日本的老板,他可能比我大十几岁,他还送了一套他小时候在日本的喷笔喷灌给我,那个很有意思。气罐是一次性的。
上海的模型展最近三届我都去了,有一届我记得是1月1号的时候,元旦的一个赛。去年的夏天,去年夏天我也带我儿子去了,他也看的挺津津有味的。今年我也去了,不过他没有去。说到这个,今天主要的就跟大家说传承这件事情啊,我总觉得好像光看模型展,就觉得玩模型的人是一年不如一年啊。第一年两层三层我记得好像对吧,下面很大一个展厅,东西多的不得了。上面展示展商也是人头攒动,那时候3D打印我还感觉还是还真刚开始啊。
这两年,我们坐船的三D打印件都非常非常卷啊。这个都是好事,视觉效果拉满。但是,总是觉得,就看模型的展会,我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今年和前年的这个规模啊,人数啊,不能比。或者说就是降了一个档次(包括作品)。当然,我不是老师啊,我不能说我们作品变差了。但是我不管是数量也好,或者给我的感官也好,有一点点的乏善可陈吧。当然了,可能2023年1月1号的那个起点是比较高的,所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重点说兴趣爱好的传承,我儿子很小就跟我一起玩模型,我一直在他小的时候让他玩高达,玩圣斗士星矢拼装,但后来我还是没办法。军模已经是最好玩的了,等他有一定的动手基础以后,差不多小学一两年级吧,我给他买了那个1:72的爱得美的免胶分色F4鬼怪战斗机,水口是我帮他剪好削平。他自己看说明书自己想自己拼,也比较顺利。但明显就是孩子没啥兴趣,更喜欢玩游戏玩pad。这个我也没有强制他喜欢,包括我家里这么多模型,他也就看看,有兴趣没兴趣,没法强求。
我和我儿子年龄上差30岁,我可以说这个这30年来留下的这一根独苗,在我儿子这边,这个兴趣爱好,也就终结了。
所以就跟大家闲聊一下,或者也想听听啊,听到大家跟我说一些好消息,比如说就是孩子凭空会喜欢模型的这种,有没有多不多。我儿子做不做其实是小事。关键希望这个兴趣爱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传承下去。对吧?我们以后年纪大了也能看看年轻人做的作品。毕竟模型展上看到的有一些作品还是非常赏心悦目,让人对吧流连忘返的,谢谢大家。









我们70后上海这边老一代的做模型的,可能真的就是从福万,火柴盒开始的。以前五角场大概是黄兴路路口那边有一家。最有名的是南京路上有一家军模的模型店大概是翼风,但那个都太高大上了,也贵。还有呢,还有一家就是在以前虹口公园附近。公园的围墙外面有一家,那个时候我感觉在九六九七年。
所以我们这一代基本上就是从没有这个玩的东西,从无到有经历这个一个完整的模型的变迁的时代。我读初中的时候,我记得男同学里面至少有1/3都玩模型,那时觉得特别好玩嘛(相比打打闹闹,武打书,台球),几乎都是素组,如果有上色的,都觉得很厉害。到了高中,那也就过了三年嘛,一下子就感觉玩的人少很多,可能因为也是学业压力变重了嘛,我那时候。记得高中差不多只有四个同学是做的。我有个素组的48比例的88炮(天花板品牌福万),还被班主任拿去作为班级代表拿去学校做兴趣爱好参了展。
到了大学里,班级里面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七十几个同学,一半男同学没有任何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做模型的。看我花30块做了威龙的一套35的美军迫击炮射击组,真的就是奇怪和不可思议的怪人。(95~99年,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50~70多块)
工作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再也没有遇到过做模型的人了。而且就稍微年龄小一点的见都没见过。基本上从八五后的同事,他们就没有见过做模型的人。唯一遇到的,竟然是我日本的老板,他可能比我大十几岁,他还送了一套他小时候在日本的喷笔喷灌给我,那个很有意思。气罐是一次性的。
上海的模型展最近三届我都去了,有一届我记得是1月1号的时候,元旦的一个赛。去年的夏天,去年夏天我也带我儿子去了,他也看的挺津津有味的。今年我也去了,不过他没有去。说到这个,今天主要的就跟大家说传承这件事情啊,我总觉得好像光看模型展,就觉得玩模型的人是一年不如一年啊。第一年两层三层我记得好像对吧,下面很大一个展厅,东西多的不得了。上面展示展商也是人头攒动,那时候3D打印我还感觉还是还真刚开始啊。
这两年,我们坐船的三D打印件都非常非常卷啊。这个都是好事,视觉效果拉满。但是,总是觉得,就看模型的展会,我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今年和前年的这个规模啊,人数啊,不能比。或者说就是降了一个档次(包括作品)。当然,我不是老师啊,我不能说我们作品变差了。但是我不管是数量也好,或者给我的感官也好,有一点点的乏善可陈吧。当然了,可能2023年1月1号的那个起点是比较高的,所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重点说兴趣爱好的传承,我儿子很小就跟我一起玩模型,我一直在他小的时候让他玩高达,玩圣斗士星矢拼装,但后来我还是没办法。军模已经是最好玩的了,等他有一定的动手基础以后,差不多小学一两年级吧,我给他买了那个1:72的爱得美的免胶分色F4鬼怪战斗机,水口是我帮他剪好削平。他自己看说明书自己想自己拼,也比较顺利。但明显就是孩子没啥兴趣,更喜欢玩游戏玩pad。这个我也没有强制他喜欢,包括我家里这么多模型,他也就看看,有兴趣没兴趣,没法强求。
我和我儿子年龄上差30岁,我可以说这个这30年来留下的这一根独苗,在我儿子这边,这个兴趣爱好,也就终结了。
所以就跟大家闲聊一下,或者也想听听啊,听到大家跟我说一些好消息,比如说就是孩子凭空会喜欢模型的这种,有没有多不多。我儿子做不做其实是小事。关键希望这个兴趣爱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传承下去。对吧?我们以后年纪大了也能看看年轻人做的作品。毕竟模型展上看到的有一些作品还是非常赏心悦目,让人对吧流连忘返的,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