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些贴子说过的整合一下:
很多人说哈威比不上一些中九,甚至比不过一些211,经常有意无意的表现出自卑情绪,但真的如此吗?客观来说,哈威保研率是摆在明面上的,这个是哈工大办学格局的问题,深圳和本部普通班也存在这个问题,大家都了解。再就是基础设施了,说实话哈威基础设施和其他985老校区差不多,本部之所以现在条件好是因为翻新了,前几年本部还是六人间,住宿条件不如哈威,而且现在哈威也在变好啊,从去年开始基础设施就一直在更新,今年年底整个学校的教室和设施就都能大变样,其他的基本都是捕风捉影的言论,很多学生混淆了运营经费和科研经费,哈威少的是学校内勤的运营经费(不过这几年也多了不少),科研经费很充足,只不过专款专用,只用于科研不能用来建楼买东西,哈威人均科研经费是山东省第一,拿材料学院举例,每年人均800万,用脑子想一想,如果哈威真的学科实力不足,“威海一号”是怎么发上天的,地面微波基站是怎么建成的,工信部实验室是怎么批下来的,一堆省重点是怎么拿到的,说到底还是惯的那些喷子。
还有就是对于武大华科同济东南这档的学校,我们承认哈威在保研率和硕博科研规模(国家级人才数量、院士、导师数量、论文数、硕博规模)方面确实不占优势,但对于本科教育,哈威真没有那么弱,和这些强校比也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差距,甚至某些方面可能还占优势,没必要软骨病那么严重。几年前威海校区为了优化师资力量就已经实行非升即走政策,教师团队实际上每年都在清理不达标教师,威海校区的基础课公共课从最开始,教学大纲就是由本部派来的老教授们撰写的,在校区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本部退休的基础学科老教授很多都会选择来威海养老,威海校区通过返聘这些在本部从教数十年的老教授们,逐渐发展壮大威海校区基础学科教学实力,可以说,在本部这些老教授们的努力下,今天的威海校区基础课甚至不逊色于本部;受诟病比较多的是一些专业课,其实威海校区专业课老师绝大部分都是三哈博士(哈本硕博),理论上来说,教本科生绰绰有余,但是在哪个学校都有水的老师和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老师懒(比如金某实习时,明明可以做的更多,但带教老师图省事就领着做一部分),还有一些选修课,老师为了省钱不让外专业的用一些东西,(说过好多次了,哈威缺的是运营经费,但这种科研经费不缺,老师省下钱可以揣自己兜…)这时候就需要大家点点举报了,其他的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哈威招聘老师都是博士起步,没有点本事也进不来的,教本科生足够了。哈威的科创环境其实也很好,从各大赛事获奖结果来看都是一个C9校区应有的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优秀的学生为了保研去卷竞赛了,另一方面其实哈威营建科创平台和相关环境做的也确实不错。
综上,哈威并不是有些人主观想象的那样只有牌子没有里子,如果真的只有牌子,没有里子,本部早就趁哈威规模不大的时候搬回哈尔滨了,也不会现在加大对威海的投资了,青岛也不会为了争取威海校区的科研团队一次投5亿了(青岛本地目前已经谈拢了并且这两年建完启用了的就有: 北航研究院、复旦研究院、西工大研究院、武理研究院、哈工程研究院……都是工科相关),零几年和一几年的时候,好几次本部有人提议把威海校区搬回哈尔滨,但都被哈工大常委会否决了,当年王树国校长、刘永坦、马祖光院士等一众院士教授来到威海,考虑校区未来,最终得出结论:“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办强”,一直到今天的韩杰才校长,其实本部领导们对威海校区态度都是积极的,2025年哈工大党委班子首次把工作部署务虚会开到了威海,明确指出,威海必须办强,要成为哈工大的增长极。校区也制定了一系列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学校党委定期验收。总而言之,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威海校区都不弱也不可能弱,我们承认劣势,但我们确实没有那么差,高分段学生来威海校区除了保研率低(三哈普通班都低,不知道学校能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其他的性价比真的可以。
很多人说哈威比不上一些中九,甚至比不过一些211,经常有意无意的表现出自卑情绪,但真的如此吗?客观来说,哈威保研率是摆在明面上的,这个是哈工大办学格局的问题,深圳和本部普通班也存在这个问题,大家都了解。再就是基础设施了,说实话哈威基础设施和其他985老校区差不多,本部之所以现在条件好是因为翻新了,前几年本部还是六人间,住宿条件不如哈威,而且现在哈威也在变好啊,从去年开始基础设施就一直在更新,今年年底整个学校的教室和设施就都能大变样,其他的基本都是捕风捉影的言论,很多学生混淆了运营经费和科研经费,哈威少的是学校内勤的运营经费(不过这几年也多了不少),科研经费很充足,只不过专款专用,只用于科研不能用来建楼买东西,哈威人均科研经费是山东省第一,拿材料学院举例,每年人均800万,用脑子想一想,如果哈威真的学科实力不足,“威海一号”是怎么发上天的,地面微波基站是怎么建成的,工信部实验室是怎么批下来的,一堆省重点是怎么拿到的,说到底还是惯的那些喷子。
还有就是对于武大华科同济东南这档的学校,我们承认哈威在保研率和硕博科研规模(国家级人才数量、院士、导师数量、论文数、硕博规模)方面确实不占优势,但对于本科教育,哈威真没有那么弱,和这些强校比也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差距,甚至某些方面可能还占优势,没必要软骨病那么严重。几年前威海校区为了优化师资力量就已经实行非升即走政策,教师团队实际上每年都在清理不达标教师,威海校区的基础课公共课从最开始,教学大纲就是由本部派来的老教授们撰写的,在校区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本部退休的基础学科老教授很多都会选择来威海养老,威海校区通过返聘这些在本部从教数十年的老教授们,逐渐发展壮大威海校区基础学科教学实力,可以说,在本部这些老教授们的努力下,今天的威海校区基础课甚至不逊色于本部;受诟病比较多的是一些专业课,其实威海校区专业课老师绝大部分都是三哈博士(哈本硕博),理论上来说,教本科生绰绰有余,但是在哪个学校都有水的老师和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老师懒(比如金某实习时,明明可以做的更多,但带教老师图省事就领着做一部分),还有一些选修课,老师为了省钱不让外专业的用一些东西,(说过好多次了,哈威缺的是运营经费,但这种科研经费不缺,老师省下钱可以揣自己兜…)这时候就需要大家点点举报了,其他的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哈威招聘老师都是博士起步,没有点本事也进不来的,教本科生足够了。哈威的科创环境其实也很好,从各大赛事获奖结果来看都是一个C9校区应有的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优秀的学生为了保研去卷竞赛了,另一方面其实哈威营建科创平台和相关环境做的也确实不错。
综上,哈威并不是有些人主观想象的那样只有牌子没有里子,如果真的只有牌子,没有里子,本部早就趁哈威规模不大的时候搬回哈尔滨了,也不会现在加大对威海的投资了,青岛也不会为了争取威海校区的科研团队一次投5亿了(青岛本地目前已经谈拢了并且这两年建完启用了的就有: 北航研究院、复旦研究院、西工大研究院、武理研究院、哈工程研究院……都是工科相关),零几年和一几年的时候,好几次本部有人提议把威海校区搬回哈尔滨,但都被哈工大常委会否决了,当年王树国校长、刘永坦、马祖光院士等一众院士教授来到威海,考虑校区未来,最终得出结论:“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办强”,一直到今天的韩杰才校长,其实本部领导们对威海校区态度都是积极的,2025年哈工大党委班子首次把工作部署务虚会开到了威海,明确指出,威海必须办强,要成为哈工大的增长极。校区也制定了一系列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学校党委定期验收。总而言之,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威海校区都不弱也不可能弱,我们承认劣势,但我们确实没有那么差,高分段学生来威海校区除了保研率低(三哈普通班都低,不知道学校能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其他的性价比真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