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ong 语文数学这方面我也不算特别擅长,给不出什么建议,抱歉(˃ ⌑ ˂ഃ )!!!我选的是物化生,所以政治也不懂,抱歉(˃ ⌑ ˂ഃ )!!!
英语:你大概是哪一个板块比较欠缺?
听力的话,因为我们广东地区是做听说的,所以我可能给不了很有用的提议。抱歉(˃ ⌑ ˂ഃ )!不过这两个玩意的共同点就是抓关键信息,像一些时间、地点、工作之类的东西,但要注意是否有变化或是否是准确答案,这个可以在听第二遍的时候进行验听。
如果是阅读、完型这些的,把词汇量刷上去,做题的时候多注意一下结构相似的词或派生词之类的进行揣测。有给中文解释的一定要注意,考试试卷不会再无用的地方加解释,试卷编辑是有字数要求的,通常不会编辑无用的内容。
应用文多看看范文,学模板,题目要求的内容要注意划分好适当的篇幅,避免因为内容不够落实导致失分。多练练英语的文笔,比如有没有用到定语从句、同位语之类的这些阅读理解经常见的东西,但不要为了让句子变长而变长,要顺其自然,不让改卷老师看的累。
读后续写需要注意衔接,这是重点。高考的改卷老师改卷是很快的,所以肯定会着重看衔接点,只要脑子别太天马行空,把衔接的内容的句子写得漂漂亮亮就可以了。还有就是一定一定要读透前文,像做阅读理解把其中提供的信息吃透,好对人物的行为进行推测做好衔接工作。可以列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Bob不小心打碎了妈妈的花瓶,就可以提出“What does Bob feel at this time? "、"What did Bob do with it later?"、"How will mom react when she sees Bob doing this?"这样的简单但有逻辑且有内容可写的问题。至于衔接与衔接之间的内容,顺其自然进行叙述就好,但要注意篇幅,不要才写到一半就已经要到下一步衔接处导致匆匆忙忙的。
物理:这一块的话,首先就是灵活记忆公式及其适用情境,不要死记硬背,物理公式考背是行不通的,多做做自己经常踩坑的题型,反复对比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异,标准答案解析时多问问自己“为什么答案是这么写的,它的思路是什么”。
其次,物理大题重在过程,一定一定一定要把题目会用到的公式一字不落的写上去,不要写连等式、简式或反过来的公式,要公式、公式!公式是有应有果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值相等的关系。还要注意适当的解释,例如某一部分是计算那个过程的,简单写一下加个冒号即可(如:物块从a到b,动能定理:mg=1/2mv²)。
注意划出关键信息,比如已知量(电压U1、U2)、已知条件(电流大小恒定)、假设条件(假如开关1闭合,开关2断开)。划的时候不要一条线把一整句话划完了,这样不仅不能突出你需要的信息,还会眼花缭乱的。
每一条式子尽可能把每一个量细化到题目所给已知量和自己设的量。如果遇到数字很难算的要耗费很多时间的,不要一头闷,结果的分不多,建议先把下面能写的过程写了,有空或者下面的题目确实没辙了再回来算算拿点分。
选择题呢其实相当于一个“小大题”,其需要考虑的东西不亚于大题前一两道,和上文一样,注意划出关键信息,像正常做大题一样正常做就好(当然,选择题不用特意把过程写得明明白白的,能看清楚不漏量不写错量就好)。遇到做不出的,代选项进去分析进行排除。
化学:化学需要记的东西很多很散,不要怕累,多回归课本,特别是有机(这一部分考课本内容贼多,记好了熟练应用能让有机学起来轻松不少,我高三做化学题做有机是很喜欢的,像是玩积木游戏把每一块结构物质进行解析),把课本的知识吃透打牢基础。
化学题目情境很少和课本是一样的,所以很多物质的特性要记得牢牢的,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题型难度不高但是搞不懂或理解起来很慢的多做错题集,定时回顾,如果下次还错就去翻错题集里之前错的同样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考前也去针对性的进行回顾,不要每一次考试都从头到尾看,你错题集是越做越多的,不可能每一次考前复习都能全部吃透完,而且这样很累。
还有,化学刷题的话建议以题型为单位练习做题技巧,以知识点为单位练习重点难点。
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给大题留足时间,尽量给每一道大题留平均10分钟以上的时间,先从自己擅长的题型做,从易到难(我擅长有机和工业流程,所以我会选择先做有机,再到工业,接着到原理,最后到实验,自主安排自己的节奏,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死磕,把每一道大题前面的基础分拿完,确保不失不该失的分
最后,希望我的愚见尽一些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