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A的全名是Real time API,意思就是实时接口的意思,本质上就是一个用户分层的工具,用来给广告主挖掘付费意愿更高,付费价值更大的用户,让投放变得更高效,ROI更高。根据公开数据表示,RTA内侧时,已经有不少游戏在日消耗中RTA的使用次数超过50%,ROI也比常规投放提高超过50%。那RTA工具应该怎么使用呢?
常见的RTA使用策略:
策略1:过滤已注册用户
功能:10分钟级过滤已注册用户,避免无效曝光。
策略2:按广告已曝光个数筛选用户和调价
功能:避免广告对同一用户多次曝光,加速曝光更多用户
策略3:付费意愿度
功能:层级越大代表付费可能性越大,用于购买高价值用户
策略4:用户兴趣度分层
功能:基于用户历史广告点击,游戏内行为等维度进行算法学习挖掘,按品类及场景进行打分,层层分级,层级越高代表兴趣越高。
策略5:人群包选择
功能:根据游戏阶段提取标签或者模型包(模型包基于游戏自身用户进行学习挖掘扩散而来)
对于中重度游戏以ROI为主要目标的产品来说,建议测试重点优先级为:策略3(付费意愿度)>策略2(曝光次数)>策略1(过滤已注册用户)>其他
比如:需要测试未注册用户,曝光3次内,付费意愿用户筛选及调价策略:策略1:注册用户:已注册为0,未注册为1策略2:已曝光测试:0次为2倍,1次为1.5倍,2-3次为1倍,4次以上为不购买。策略3:付费意愿度:1-4层为0.5倍,5层为1.5倍,6层为2倍,7层为2.5倍,8层为3倍。 根据测试,使用RTA投放策略后,用户的注册成本和付费成本会高不少,拿量速度也会变慢,但arrpu会提高很多,付费率也会提高不少,整体的ROI也能提高30%左右。虽然消耗量级降低了,但ROI确实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RTA投放使用建议:
计划达到一定消耗量级(5000元消耗或者5个付费)后,再绑定RTA策略,会更加稳妥。
使用RTA后,要特别留意分时消耗,如果出现了消耗下降,那么就要及时加价,或者开启一键起量之类的其他补救措施,要不然容易凉。
要拉长观察周期,成本肯定要升高。要更加耐心地观察,给更多预算来探索。
常见的RTA使用策略:
策略1:过滤已注册用户
功能:10分钟级过滤已注册用户,避免无效曝光。
策略2:按广告已曝光个数筛选用户和调价
功能:避免广告对同一用户多次曝光,加速曝光更多用户
策略3:付费意愿度
功能:层级越大代表付费可能性越大,用于购买高价值用户
策略4:用户兴趣度分层
功能:基于用户历史广告点击,游戏内行为等维度进行算法学习挖掘,按品类及场景进行打分,层层分级,层级越高代表兴趣越高。
策略5:人群包选择
功能:根据游戏阶段提取标签或者模型包(模型包基于游戏自身用户进行学习挖掘扩散而来)
对于中重度游戏以ROI为主要目标的产品来说,建议测试重点优先级为:策略3(付费意愿度)>策略2(曝光次数)>策略1(过滤已注册用户)>其他
比如:需要测试未注册用户,曝光3次内,付费意愿用户筛选及调价策略:策略1:注册用户:已注册为0,未注册为1策略2:已曝光测试:0次为2倍,1次为1.5倍,2-3次为1倍,4次以上为不购买。策略3:付费意愿度:1-4层为0.5倍,5层为1.5倍,6层为2倍,7层为2.5倍,8层为3倍。 根据测试,使用RTA投放策略后,用户的注册成本和付费成本会高不少,拿量速度也会变慢,但arrpu会提高很多,付费率也会提高不少,整体的ROI也能提高30%左右。虽然消耗量级降低了,但ROI确实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RTA投放使用建议:
计划达到一定消耗量级(5000元消耗或者5个付费)后,再绑定RTA策略,会更加稳妥。
使用RTA后,要特别留意分时消耗,如果出现了消耗下降,那么就要及时加价,或者开启一键起量之类的其他补救措施,要不然容易凉。
要拉长观察周期,成本肯定要升高。要更加耐心地观察,给更多预算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