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并不算专业的短文。
1、解构
互联网上大部分被使用的“解构”一词,无疑问地取自西方近现代“解构主义”。然而多数人并无能够理解“主义”的底子,“主义”的部分在此是被弃而不顾的,剩下的“解构”的部分脱离了其原本的严肃性,被“解构”成“解构”。可以说,“解构主义”本身即为“解构”的第一个对象。由是一种对话方式被支撑:
a说“哈基米”,b说“解构”。
这样的对话是不含实际意义的,却依然能够成立。与“解构主义”无关,其本身体现出来的是空洞的语词能指的滑动。换而言之,“解构”“解构”了“试图说‘解构’者”,并建构了“解构”。
“解构”在此行使一种覆盖的力量,遮盖了去除了“主义”的“解构主义”,也遮盖了“解构”这个词本身背后的空白。
-
2、蠕虫裂狼
游戏上:
蠕虫为虚界的扩张做出贡献,后果或使得“漫宿亦为虚界”(如果这段文本笔者没有记错)。
与此同时裂狼被接纳,在30位之中并非虚源神,也不与虚界同工,是各种更加“正常”的神灵中的一员。
如此,它们总有什么区别。然而在许多讨论的语境里,二者常被并举。又或,裂狼似乎比蠕虫更加可恶——比如xtl时或被归给裂狼——在蠕虫从设定上看远比裂狼更靠近“邪恶”的背景下(与此同时,fxs是真正无可辩护的),这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裂狼”在此所被置于的,是本来属于“邪恶”的、“最终可被谴责者”的位置。这或许是因为“蠕虫”的形象实际上无法担起“邪恶”的大梁,更多地偏向于“非人化”、“混乱”、“不可理喻”、“莫名其妙的恶意”之类。
-
3、综合
第一节中涉及的结构:
①“解构主义”(绝非真正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②“解构”(去除“主义”)→③“解构”。
“蠕虫”的形象的位置类同:②“解构”(去除“主义”),而在语境里被使用的“裂狼”的形象的位置类同:③“解构”。
语境中的“裂狼”在“邪恶”程度上实际上超越了“蠕虫”,其动作可转写为:“裂狼”③“解构”此词越过了“蠕虫”②“解构”(去除“主义”)去指称“最终可被谴责者”①“解构主义”(绝非真正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
这个动作的发生,本身即意味着③的完成。
第一节倒数第二段的陈述:“解构解构了试图说解构者,并建构了解构”。
可用来梳理此处的动作:“语境里的裂狼‘解构’了试图指称‘最终可被谴责的对象’者使用的语言,并建构了语境里的裂狼”。
第一节最后一段的陈述:“解构在此行使一种覆盖的力量”。
可用来理解语境里的裂狼为何被用来指称一些如fxs般邪恶的事物:“裂狼在此盖过了缺少真正邪恶的蠕虫,也遮盖了游戏世界观里真正邪恶的角色的空白。”
哪怕是虚界的神也会管位于醒时世界的图书馆,在这个“斑驳玫瑰”或可以诞生的世界,纯粹的“邪恶”着实是罕见的。
“解构”这个词在此填补的空白,为现实中有而言说者尚未能把握的那部分。
“裂狼”在此填补的空白,为现实中有而游戏中无有的那部分。
二者的指向都实际上偏离了它们的自身,此种滑动带来延宕,使得言说者可以暂时不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类似这样的操作并不鲜见,这是当被归类为“正常”的操作。
1、解构
互联网上大部分被使用的“解构”一词,无疑问地取自西方近现代“解构主义”。然而多数人并无能够理解“主义”的底子,“主义”的部分在此是被弃而不顾的,剩下的“解构”的部分脱离了其原本的严肃性,被“解构”成“解构”。可以说,“解构主义”本身即为“解构”的第一个对象。由是一种对话方式被支撑:
a说“哈基米”,b说“解构”。
这样的对话是不含实际意义的,却依然能够成立。与“解构主义”无关,其本身体现出来的是空洞的语词能指的滑动。换而言之,“解构”“解构”了“试图说‘解构’者”,并建构了“解构”。
“解构”在此行使一种覆盖的力量,遮盖了去除了“主义”的“解构主义”,也遮盖了“解构”这个词本身背后的空白。
-
2、蠕虫裂狼
游戏上:
蠕虫为虚界的扩张做出贡献,后果或使得“漫宿亦为虚界”(如果这段文本笔者没有记错)。
与此同时裂狼被接纳,在30位之中并非虚源神,也不与虚界同工,是各种更加“正常”的神灵中的一员。
如此,它们总有什么区别。然而在许多讨论的语境里,二者常被并举。又或,裂狼似乎比蠕虫更加可恶——比如xtl时或被归给裂狼——在蠕虫从设定上看远比裂狼更靠近“邪恶”的背景下(与此同时,fxs是真正无可辩护的),这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裂狼”在此所被置于的,是本来属于“邪恶”的、“最终可被谴责者”的位置。这或许是因为“蠕虫”的形象实际上无法担起“邪恶”的大梁,更多地偏向于“非人化”、“混乱”、“不可理喻”、“莫名其妙的恶意”之类。
-
3、综合
第一节中涉及的结构:
①“解构主义”(绝非真正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②“解构”(去除“主义”)→③“解构”。
“蠕虫”的形象的位置类同:②“解构”(去除“主义”),而在语境里被使用的“裂狼”的形象的位置类同:③“解构”。
语境中的“裂狼”在“邪恶”程度上实际上超越了“蠕虫”,其动作可转写为:“裂狼”③“解构”此词越过了“蠕虫”②“解构”(去除“主义”)去指称“最终可被谴责者”①“解构主义”(绝非真正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
这个动作的发生,本身即意味着③的完成。
第一节倒数第二段的陈述:“解构解构了试图说解构者,并建构了解构”。
可用来梳理此处的动作:“语境里的裂狼‘解构’了试图指称‘最终可被谴责的对象’者使用的语言,并建构了语境里的裂狼”。
第一节最后一段的陈述:“解构在此行使一种覆盖的力量”。
可用来理解语境里的裂狼为何被用来指称一些如fxs般邪恶的事物:“裂狼在此盖过了缺少真正邪恶的蠕虫,也遮盖了游戏世界观里真正邪恶的角色的空白。”
哪怕是虚界的神也会管位于醒时世界的图书馆,在这个“斑驳玫瑰”或可以诞生的世界,纯粹的“邪恶”着实是罕见的。
“解构”这个词在此填补的空白,为现实中有而言说者尚未能把握的那部分。
“裂狼”在此填补的空白,为现实中有而游戏中无有的那部分。
二者的指向都实际上偏离了它们的自身,此种滑动带来延宕,使得言说者可以暂时不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类似这样的操作并不鲜见,这是当被归类为“正常”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