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红色高棉推翻了朗诺政权,建立了所谓的民主柬埔寨。刚一成立,中国就急忙承认了这个政权,并且立刻成为了其最重要的支持者。虽然这种支持表面上看,更多是因为中国需要在东南亚遏制苏联和越南的扩张,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支持红色高棉的行动可谓是一场复杂的博弈。红色高棉刚掌权时,中国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外交上的口头承认,还有一系列实际的援助。作为早期承认红色高棉合法性的国家之一,中国通过外交手段,推动联合国给予红色高棉席位,并且一直坚称它是柬埔寨唯一的合法代表。经济援助方面,中国也没有含糊。粮食、药品、农机设备、基础设施修复资金,几乎是全方位的支援。最显著的莫过于在1975年至1979年间,中国参与修建了金边到西哈努克港的公路,还修复了柬埔寨当时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三。四水利工程,并派遣农业专家到当地帮助指导水稻种植。可以说,那时的中国,几乎把所有能拿得出手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对红色高棉的援助中。而在军事方面,中国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轻武器、弹药、训练支持,甚至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称,中国的军事顾问还参与了红色高棉的战术部署。面对越南的威胁,中国不惜通过这种形式,来确保红色高棉的政权能够稳定,并牵制越南在东南亚的扩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红色高棉的支持逐渐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特别是在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的统治,这一事件让中国陷入了非常复杂的境地。一方面,红色高棉的暴政在国际上已经臭名昭著;另一方面,越南的扩张主义则是中国不得不防范的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能采取两难的策略。为了牵制越南的影响力,中国仍然支持红色高棉的流亡政府。为了名正言顺打击黎笋政权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甚至不惜挑起了中越边境冲突,60W解放军攻入越南,给黎笋政权制造了巨大的军事压力。与此同时也继续为柬埔寨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保持红色高棉的游击队存在,但在经济援助方面则开始大幅度缩减。到了1985年,中国对红色高棉的物资支持几乎停滞,只剩下象征性的一些政治支持。1991年,巴黎和平协议签署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对外政策也开始发生调整。此时,红色高棉的暴政已经无法再被忽视。1997年,红色高棉的领导人波尔布特被捕,中国在声明中明确表示:柬埔寨问题应由柬埔寨人民自主解决。这算是中国对红色高棉罪行的间接承认。实际上,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的支持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全力支持的红色高棉,如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负担。回顾中国对红色高棉的支持,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外交、经济和军事的多重博弈。从最初的支持到后来的削减,再到最后的彻底放弃,这其中有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也有中国自身战略需求的深刻考虑。特别是在越南入侵后,中国的务实政策突显无遗,虽然不再公开支持红色高棉,但又不能轻易放弃这个作为反制越南的棋子。对于中国来说,支持红色高棉的历史,也是一段充满两难选择的曲折历程。不过,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那些曾经在柬埔寨遭遇极权统治的人民,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华人社区,所承受的苦难与中国的支持决策相比,显得更加沉重和痛苦。许多中国驻柬外交官回忆,1979年金边解放后,城市变成了废墟,华人社区也遭遇了系统性的清洗,部分外交官甚至私下里称红色高棉为柬埔寨版四人帮,。这种深刻的历史反思,也让今天的我们更难简单地看待中国曾经的支持行为。从红色高棉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深刻的教训。首先,国际政治往往需要在复杂的战略考量中做出抉择,而这些选择的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无辜人民的命运。其次,过度理想化的政治实验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一点在红色高棉的集体化政策和暴政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最后,任何政权的支持,都不应盲目,因为背后不仅涉及到对方的政权合法性,更涉及到对民众生命与尊严的深刻责任。历史不能重来,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有的责任。(作者:派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