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从去年起就是不报不录政策,报满6个专业志愿后专业不被调剂,分高的把技科放第6个专业志愿保底即可。推荐南大苏州校区技术科学实验班保底。目前在大部分省(市)录取分数都徘徊在南大最低录取分数线附近(多年前南大计算机、软件的录取分数也是),价值洼地,超值,后面还会继续涨分。
南大苏州校区技术科学实验班在各省(市)投放的招生指标都非常多,因为很多考生(家长和班主任指导报专业)估计都不太了解南大苏州校区技科,或者因为“物以稀为贵”的经济规律和哲学思维,南大技科在各省、直辖市的分数都不高,比南大生化环材等理工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只高了一点点。其实,南大苏州校区技术科学实验班只有四个专业:智能科学、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系统与集成、数字经济(大数据方向),专业好好。


建议成绩只能踩线进南大的,干脆第一专业志愿技科,然后再填5个希望更小的好专业。技科在很多省份都是保底。南大从去年起就“专业不报不录”,即踩线进南大了,专业不会被调剂,只录取填报的6个专业之一,不会录填报的6个专业之外的专业。去年好几个省市都有专业零录取,包括直播填报志愿的内蒙古,没人报的专业都是零录取,这都是有据可查的,没必要骗考生,骗了很快也会揭穿,不可能去做不诚实的事情。这两年在全国各省(市)考生咨询中,犹豫要不要压线进南大读南大苏州技术科学实验班的不在少数。因为南大苏州校区技术科学实验班在各省(市)普遍招生名额多,录取分数在南大各专业排名中偏低,徘徊在南大最低录取线附近。主要是考生周围人都在说“南大只是文理强而工科不是很强”这个刻板的印象。其实,这都是老黄历了。

严格地说,一些工科强校比南大强的只是传统工科,而南大的传统工科极少,南大以前比较强的建筑设计都基本不在一批次招生了,南大的材料也是集成电路材料、锂电池材料方向,属于新工科范畴,并且非常强。南大的新工科人工智能(AI)、计算机、软件工程、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大数据都非常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水平!南京大学在每年在各省(市)录取分数线排名并不高,不是南大生源不够好,而是南大在一批次招生中算分的招生人数多而已。南大匡亚明学院大理科,2025年也就是今年起,出台了百分之百升学保送、百分之百任选专业等六个百分之百,诚意满满,也对高分考生更有吸引力。
南大今年的匡亚明大理科实验班有百分之百本硕博阶段任选专业(自由退出任选普通班专业)、百分之百升学通道承诺等六个100%!2025年南大还新增了好几个热门专业至诚班,人工智能至诚班、计算机至诚班、软件至诚班、集成电路至诚班、智能机器人至诚班、大数据至诚班,明年估计还会有更多热门专业的至诚班。考生的分数排名足够高的话,南大第一志的专业梯度也足够了,不会浪费分数的:至诚班≥匡院大理科>AI≥CS>软工≥技科


如果一些考生因为高考分数不够,不能在高考录取时选到南大更好的专业,也不要紧的,2025年8月底新生报道后,就去报名南大在9月份军训期间进行的新生全员“匡院拔尖计划”报名参加拔尖班选拔,共有10多个匡院拔尖班,可以跨专业报名,选拔上了相当于第一次转专业成功,而且还是等于把你自己高考的分数提升了20-30分。匡院拔尖计划里有南大最强大理科、大文科、大社科、大金融拔尖班,还有热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大数据拔尖班,等等。

另外,很多人特别是北方人感觉苏州城市规模不够大,地理位置有点偏,全是误解,其实江苏省在全国经济大省排第二,南大在江苏也只排第二,江苏经济长期排名江苏省第一!网上咨询的时候,还有一些北方人说苏州偏的,我就笑了。苏州校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当年也有人说仙林怎么偏僻怎么荒凉不通铁铁食堂难吃建筑像工厂,现看仙林校区,绿化上来了,铁地通了,周边通勤服务配套也好了。苏州校区也很快会好起来
苏州是全面最大的工业城市,北京-南京-苏州-上海的高铁有两条都经过苏州的,现在还有一条苏北-苏州-杭州的高铁在修,这样苏州就成了高铁枢纽了苏州是上海、南京和杭州大三角的地理中心,比南京和杭州到上海还要近得多方便得多。地铁11号线直通上海虹桥,苏州高铁网、地铁网与上海虹桥区融合在一起,苏州就是货真价实的小上海。


1950年,国立中央大学到国立南京大学到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拆分,南京大学主体文理院系从三牌楼搬到鼓楼校区,到1977年,南京大学一直顶着国立中央大学的原罪没好日子过。上世纪未从198几年开始一直到这个世纪初二零零几年,全国大学全并大潮,南大也没全并成,想收回来当年分出去的一些学科也未如愿。
那怎么办?只能自己新建学科、新建校区。南大之后跨过长江在江北新建了浦口校区,后又返回江南在栖霞区新建了仙林校区,接着又走出去在同省的工业超级城市苏州新建了苏州校区,现在又准把拳头收回来再在南京紫东区新建青龙校区。




南大新工科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不太成功的是白手起家的医学院,主要是鼓楼医院集团和华东战区医院都没有完全搞定,只能看南大自己出次合作新建的南京国际医院了。南大新工科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南大理科的强大,当年南大物理系有9个院士,化学系有7个院士。
南京大学在强大理科基础上发展新工科,包括计算机、软件、电了、人工智能、微电(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新材材、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学、天文……南大都要每一个都做到顶尖,加上南大从新建浦口校区、仙林校区开始,学校高层就有意识的往新工科方向发展靠近,后面到了苏州校区、现在的青龙校区,就完完全全的青一色新工科起步了,一切都以新工科为核心发展新质生产力!南大有深厚的底蕴,正如诚朴雄伟之校训,是一个除了学知识还能长见识增气质的神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