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吧 关注:4,418,774贴子:27,837,949
  • 15回复贴,共1

【知识普及】心理学—黑羊效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期着重于讲述心理学—“黑羊效应”的成因基础、施于当今社会的普遍干预和社会反作用于该效应性质“变相”成果,分析长期受其影响造成的辐射异化及对应合理有效解决因素。
各位,首先请观看并思考以下所举案例。某省高级中学频频发生校园霸凌现象,监控镜头记录下荒诞一幕:二十名学生沉默围观三人组撕毁“不合群者”的课本,空气里震荡着集体施暴的嗡呜。没有恶魔附体,只有凡人堕落—《社会心理学前沿》第62卷
以上行为于同年级或高年级学生(此处不做具体性别区分)通常以团体为基础单位直接或间接向低年级或同年级学生(此处不做具体性别区分)施压甚至造成人身攻击,进而衍变极端劣性事件。至此,导致被霸凌者们心理、精神和机体受严重不可逆创伤。但通过调查取证与霸凌者(团体)交谈过程中,得知,83%霸凌现象中被标记“不合群”“看不惯”的受害者们遭遇系统性排斥。此信息令社会与各界人士哗然,进而引出今日心理学—“黑羊效应”。
各位,在我们学生时期想必身边都会存在或遇到这样一些同学,他们并没有真正做错什么事,但就是不讨人喜欢,融不进各种小团体之中。就这样无缘无故被孤立被质疑,以至于连他们都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自身真实存在什么不妥当的言行举止;同样,职场中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人并不想争名逐利,也无站队攻击他人之举,只想老老实实上班做好自己的事情,但那些麻烦的工作总是不经意间落在他们身上。正如某互联网公司调研触目惊心:“老实人”生存报告显示工作量同比超标1.8倍、背锅率上升至470%、晋升机会下降92%… …当会议室的冷箭射向“不站队者”,HR系统里赫然写着:“团队融合度提升”。
形成“黑羊效应”的原因有多个。对于带头引发言论排斥或参与攻击的加害者来说,他们有的是为了转移压力,有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归属感;对于旁观者而言,他们沉默纵容恐惧成为目标。看客们指着黑羊讪笑:“它毛色太扎眼了!”屠夫们磨刀霍霍:“总得有人当祭品。”却不见那羊瞳里映出自己变形的嘴脸—今日你举着刀柄,明朝刀尖,必抵住你的咽喉。正如智者悲鸣“雪崩时没有无辜的雪花,只有装睡的冰山”。
所以在群体之中,我们作为独立特立且具有明辨思维的个体需保持独立的判断,不要成为带头攻击的屠夫,也不要成为袖手旁观的白羊。因为今天被伤害的是黑羊,明天被伤害的可能就是白羊。当群体指向某个“异类”时,请记住津巴多的警告:“邪恶最肥沃的土壤,永远是普通人的沉默”。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6-26 22:59回复
    我还黑猫效应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27 13:28
    收起回复
      2025-08-27 05:35: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种东西看个乐就得了,黑羊就被杀?不一样的就要被铲除?什么垃圾定理?现实如果你是唯一黑羊,屠夫很可能去杀白羊。真是因为你基因稀缺性,说不定将来能用上,而白羊太多了,最适合当肉羊了。果然是书呆子看书越看越傻,这种乱七八遭定理听多了反而现实阻碍,不会辩证好坏两方面来分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27 13:34
      收起回复
        都说理论以实践现实为依据。现实这种稀缺性老板最看重了,傻的反而是白羊。出头怎么了?不出头的羊都是肉羊,都被宰了,你出头才对老板有价值留着你,脱离实践搞理论就是这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6-27 13:36
        收起回复
          但大部分人只会从众,如果不能拉拢一部分人调转矛头自己贸然发声,只会被当成另一只“黑羊”。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沉默,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28 08:41
          收起回复
            人就是这样子,世界就是这样子,最好看得明白些,别当胆小鬼。
            但是到哪都融不进团体的人,总归他自身是有点问题的。始终独来独往的人在交际中表现出敷衍、排斥、拒绝的态度,这其实会给别人造成伤害,而且不免给别人留下他高人一等的印象。总之吧,这样的人情商偏低。
            受到集体攻击这样的事,我所知道的只有很少部分人是完全无辜的。


            IP属地:四川6楼2025-06-28 22:45
            收起回复
              看环境吧,环境已经有问题了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6-29 2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