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的文物源于当年北京故宫和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还有一些接收、捐赠和收购等。目前典藏品数量近70万件,其中尤其以商周青铜器、玉器、瓷器和书画最为有名,许多都是稀世珍宝。这么多的文物,经常展示的只有几千件,其他的则3个月到半年更换一次。在这些珍宝中,有几样一定要仔细欣赏。一是翠玉白菜。翠玉白菜是清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原来摆放在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故宫的永和宫。翠玉白菜由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雕刻而成,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上面还爬着两只红色的蝈蝈。这棵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滋润新鲜,感觉用手指一掐就能掐出水来。据说在清代,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表明新娘的纯洁,蝈蝈则有子孙绵延的意思。由此可见,翠玉白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嫁妆。二是肉形石。这块石头,看上去没有一点石头的影子,而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红烧肉。然而,它真的只是一块石头,其色泽纹理都是天然形成的。三是毛公鼎。出土于陕西的毛公鼎腹底有近500个字,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周宣王赏赐而铸此鼎的事实。毛公鼎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称得上是无价之宝。
